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美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美

本文作者:鲁宁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一、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特征

在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受楚文化传承和影响,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民间美术表现出浪漫、热情、丰富、奇异的艺术特征,以及色彩的丰富性和绚丽性。“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中的故人之思非常贴切地印证了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特点古而有之的传统。另外湖南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省份,湘西南地区是通往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入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也让湖南民间美术的生态有了民族多元化的因子,因而在整个色彩表现上也呈现了艳丽、鲜明、强烈、极具繁富之美的特征。

二、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美

1.鲜艳夺目、火辣热情的年画色彩

湖南民间美术中,包含着丰富的色彩元素,滩头年画中的色彩风格表现得更为突出。其特点之一为:高纯度色彩的使用。它毫无拘束地大胆使用高纯度的红(红丹),黄(嫩黄)、蓝(品蓝)三色,色调以暖色为主,常辅以品绿、青莲、玫瑰、灰等辅助色的使用。特点之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在画面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近似色对比手法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如滩头镇李富记作坊生产的《门神秦琼、敬德》中,以红丹、品蓝形成冷暖对比,嫩黄和玫红为衬托,使画面色彩显得热烈饱满。特点之三:由于套版的原因,色板之间会留有白色的间隙。这些白色恰恰起到了间色调合的作用,使这些鲜艳夺目的色彩之间过渡自然。特点之四:根据画面内容与气氛的要求,灵巧配色。如《和气致详》,采用玫瑰红为主调,辅以品蓝、品绿、嫩黄等色,显得古朴而典雅。年画《老鼠娶亲》中的老鼠几乎全部套上一种瓦灰色,部分老鼠、猫和马套用嫩黄,点缀少许玫红和品绿,以加强画面诙谐、幽默的效果,而大量门神画则以大面积的红丹为主,辅以对比强烈的嫩黄、品蓝与品绿,各种色块并置画面,形成鲜明、浓烈、热辣的基调;特点之五:色彩符号语言丰富。人的眼睛对任何事物,在视觉上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巧妙地运用色彩可让其产生情感、联想,让其充分表达象征的作用。在这些民间美术中,红丹多用于脸部,让人觉得充满希望和喜气洋洋,就算是严肃的门神,看上去也充满太阳般的温暖,黄色象征着光明,大气而又温和,且多与红丹配合使用,蓝色、绿色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让整个年画充满了视觉冲击力、整体色调鲜艳夺目。

2.层次丰富、极具秩序美的织锦色彩

湖南民间美术织锦中的色彩体现出一种平面化的装饰色块构成,随着材质和经纬色纱产生不同的色彩效应。这些精美的色彩纹样背面线头外露,看似一团乱麻,正面则秩序井然,每位织女就是一位色彩搭配师,看似随意自由的配色,却锻造出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在湘西土家织锦中,用色表现上重视丰富的搭配,有同种色相对比,配合不同深浅的颜色的搭配,色调和谐统一;有类似色对比,红色与黄橙色搭配,色彩美观;有补色对比搭配,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运用深色底色和框架衬托,效果强烈、响亮,锻造出“以深衬浅”、“以黑衬花”的绚丽多彩视觉效应;有综合对比,多种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差别,画面色彩丰富繁杂,因而画面中运用大片黑色底色,显得热烈丰富但又稳定沉着。除了对比,土家织锦还善用色彩的明度推移,在织物图案中选用单色系列组合,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成渐变形式。同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中间调,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中都加入一定数量黑、白、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呈现不太浅也不太深、不太鲜也不太灰的中间状态,感觉随和、朴实、大方。

3.色彩绚丽、神奇浪漫的民间刺绣色彩

受楚文化的影响,湖南民间美术充满着奔放的热情和大胆的想象,色彩艳丽鲜明、强烈。湖南的苗、土家、瑶、侗、白等少数民族,利用当地的土产材料,绣制出精致秀美具有民间色彩的刺绣生活用品,小到荷包手帕,大到帐檐门帘,绣上美观的图案。瑶民喜欢用大红大绿作为主色调,再用其他颜色镶边,与底布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图案花纹显得既富有活力而又不失沉着,体现出鲜亮厚重的特点;侗绣最有特色的为挑花背带,常在黑色底布或靛蓝布上绣出五彩多姿的花纹,不同色彩的间断性使用,让整块图案富有节奏感,透露出清丽古雅的艺术特征;土家族服饰简朴,挑花帕多为白色,常用黑线或蓝线或彩线挑出各种几何图案,显得精致别巧;湘西苗族的刺绣,常用凿纸花样作为刺绣的底稿,因而图案形式丰富、浪漫,常在黑色的底料上挑绣五色花纹,绣出红花绿草、青龙黄雀,色彩对比强烈,极具艳丽华美之韵。湖南民间刺绣保留着楚、汉刺绣的神奇浪漫风韵,并融入了当地劳动者的创造意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朴实健康的审美观。

4.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的自然蓝

湖南民间美术中,美丽的蓝印花布色调简洁而单纯,明朗而澄静,清新不落俗。草本靛蓝,家织土布,通过民间匠人的巧手和神奇莫测的调和缸水,便造就出惹人喜爱的蓝色印染花布。据苗族学者石启贵记叙“湘西苗族染布,向用本地所产之土靛”,植物蓝靛染出的蓝印花布不易脱色,愈洗图案愈显分明,蓝色愈来愈耐看。湖南民间美术的印染工艺,归纳起来主要有:印染、蜡染、扎染、拔染四大类。扎染和拔染表现出独特的中国写意线条韵味,色彩过渡自然,层次丰富,有着微观的色彩空间艺术美;印染和蜡染画面色彩简洁明了,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蓝色与白色结合了点、线、面的艺术美,塑造了丰富的图案。在这里蓝色变得层次丰富细腻,秀美而又富有深厚的内涵。苗族群众自古以来,在“五色”中,较偏重于尚蓝、尚青(蓝中带紫色的色调)。蓝、青等色与苗族群众所处的自然环境山、水、树木等的色调谐调,在蓝色、青色服饰上装饰五彩花边,绣五色花卉图纹衬显得更加鲜亮夺目。

结语

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绚丽浪漫,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祈愿的内心世界和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色彩搭配上既有古朴素雅、安定协调的色彩搭配,又有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性强的艺术美感。在色彩语言表现上丰富多彩,表现出真挚、朴实的理念和湖南民间美术色彩特有的艺术美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