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美术论文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美术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美术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挖掘乡土资源,构建美术课程体系      

我们这个地方有很多螃蟹养殖场,在教学动物画的时候,我们以《可爱的螃蟹》为绘画主题。在绘画之前,首先组织幼儿参观螃蟹养殖场,引导幼儿了解螃蟹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参观回来后,幼儿的创作热情都很高,画出了养殖场“池塘多螃蟹多”的热闹景象。有的还把螃蟹争食的神态勾画得淋漓尽致。每个幼儿画完后都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外,我们还把蟹壳都收集起来,用彩纸、画笔、剪刀、固体胶等进行“蟹壳装饰”。在幼儿的巧手下,《看门的小狗》《奥特曼打怪兽》《长在蟹壳上的向日葵》等手工作品纷纷诞生了。可见,通过《可爱的螃蟹》主题绘画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整合乡土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进乡土资源,并对其予以整合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园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且幼儿感兴趣的乡土资源作为美术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教育活动中。比如,我们开发的小班乡土资源课程内容有:我喜欢的狗尾草、蚂蚱与蚂蚁、美丽的树叶、秋天的田野、大西瓜、蒲公英飞起来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小蝌蚪等。中班乡土资源课程内容有:晶莹的露珠、好玩的泥土、秋天的叶子、有趣的蚯蚓、芋艿番薯土豆三兄弟、参观服装厂、可爱的螃蟹、清明的团子等。大班乡土资源课程内容有:多变的云、丰收的季节、奇怪的根、甜甜的葡萄、野菜真香、蚕豆与油菜、可爱的蚕宝宝、青蛙的一生、水上的船、神奇的电动车等。乡土资源的利用是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是课程与幼儿之间的桥梁,是幼儿成长的促进者,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成长速度和方向是一致的。在“乡土资源”利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能力。如观察分析孩子行为的能力,调整预设主题的能力,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能力,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支持幼儿表征的能力,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等等。在实践过程中,极大激发了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乡土资源,力促家园合作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幼儿园挖掘、整合乡土资源的实践中,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最终达到对乡土资源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家长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库。首先,汲取家长的美术素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长生活的空间里,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的积累,幼儿园就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所掌握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加强与之合作,使之能够将自己所熟知的与美术相关的乡土资源带到幼儿园,从而丰富幼儿园的美术内容和形式。其次,鼓励家长参与美术活动。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乡土资源的取舍与创新,更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因此,以美术活动的开展为出发点,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来,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美术素材、一起培养美术情趣,一起展开美术创作,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美术实践活动的价值,还搭建起家园合作的平台。比如,在开展《甜甜的葡萄》主题活动时,班里一个孩子的爷爷把我们邀请到他的葡萄园,为我们讲解葡萄的生长过程:育苗—搭架—治虫—包果—采摘。爷爷把这一系列的过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讲述。幼儿在听完故事后,都纷纷把自己听到、想到的用一幅幅图画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家长的配合下,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促进了幼儿美术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因素,灵活地予以继承与创新,尽最大努力拓展幼儿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幼儿在贴近大自然、走进社会的实践中汲取美术活动的素材,从而为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静贤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幼儿园

第二篇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特点

幼儿的创造是天真活泼的、可爱的,是一种重视过程的创造,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创造力的特点有效开展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创造性美术活动,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然而现阶段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对现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要求幼儿把教师的示范画画到惟妙惟肖,越像越好,追求全体幼儿绘画成果的一致性、统一化,认为幼儿直观性的绘画成果是体现教学结果的最有效的表现形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需要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教育培训,改变她们传统的教育思想,给她们注入新鲜、具有创意的教育思想,只有在有创造力的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孩子。

二、幼儿创造性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

活动前进行充分准备是美术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活动前的准备:首先,良好审美环境的创设是必要的,幼儿在富有创造力的环境中自由想象。幼儿无论在园还是在家都是其主动学习的良好场所,教师和幼儿家长要积极为幼儿提供各种有意义的体验机会。其次,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幼儿进行创作的基础。给幼儿提供一些优秀的卡通素材,可以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提高创作灵感。教师在幼儿学习新东西之前要先呈现一种材料,它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知识的桥梁,在这种前后关联的美术学习氛围中,幼儿的抽象思维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好的美术创作。由此,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美术活动便会顺其自然地展开了。活动中,教师选择的新颖的活动主题也是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内容的选择让美术活动更加广延丰富,材料的挖掘让一切皆可美术,方法的创新让美术更加童趣盎然,形式的尝试让孩子的心灵自由放歌。

(1)内容选择创意———让美术不再孤独。内容是创意的源泉。幼儿园在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源于社会生活,融入本土文化,将幼儿的情感、思维、想象和创造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中,让美术活动成为丰富幼儿感知的一个出口。如在大班美术“我喜欢的聊斋人物”中,个性鲜明的聊斋人物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和喜爱的情感,感受独具东方魅力的水墨画艺术。

(2)造型材料创意———让一切皆能美术。美术材料是幼儿发挥想象、探索实物、尽情创意的载体。生活中废旧的鞋子、衣服,纸箱,自然界中的树枝、树叶,餐桌上的蔬菜、水果……所有的这些东西在孩子眼中都可以成为美术创造的造型材料。就如在蔬果拓印的《牡丹图》中,教师可以变戏法似的用卷心菜的菜根作画,拓印出一朵朵美丽的牡丹,孩子们带着欣喜和惊奇跃跃欲试,完成的效果令人惊叹。当然,在开展美术创造活动时提供充足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单一和数量少都很难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在“美丽的花瓶”这一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应该给幼儿提供可塑造“美丽”的多样材料。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瓶子、彩纸、透明彩带、彩布、丝带、彩色毛线、细绳子等多种材料。当幼儿看到五彩缤纷的材料时就已经为本节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且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审美情趣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3)教学方法创意———让美术童趣盎然。在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有效方法的运用是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创意灵感、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开展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巧妙地教授技能、适时地慧心指导、有效地进行作品评价,引领幼儿大胆创造,让幼儿稚趣的童年在美术创意中尽显盎然生机。例如,“云朵面包”一课就围绕“做面包”这一游戏情境来设计,幼儿在活动中就是学做面包、想吃面包的“小猫”,教师就是带领幼儿制作面包的“猫妈妈”。

三、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新事物的出现,一切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都离不开想象力的活动。水果剖面的大块拓印,经过幼儿的添加想象,一个个不同姿态、不同表情的水果娃娃跃然纸上。不同的形象和质感给予幼儿不同的感受和想象空间,这是个性化作品形成的基础,也是创意美术最为美丽的开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幼儿亲自对环境进行布置,也可以将幼儿的创作成果作为环境布置的一部分,在细小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遐想、想象。教师与幼儿费尽心思创设的环境不应该当作摆设而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是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不但能给幼儿美的感受,而且能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的审美体验,激发幼儿美术的创作热情。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越来越成为幼儿园创造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园内墙面设计、门窗设计、室内悬挂物设计及各区角的设计都是美术创作的直观表现,都渗透着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灵感。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人包办的设计理念,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并让幼儿的创造成果活跃在自己的身边。总之,教师要给幼儿一个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走进他们纯净稚趣的童心世界吧。

作者:麟怡 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