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美术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美术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美术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21世纪世界的发展形势决定了教育的终极任务不再是刻板传授知识,而是培养适应社会并能充分发挥其个体作用的人。世界范围内教育理念亦转向发掘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的方向,“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发展、能应变、能作为”逐渐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流价值追求。自主学习成为专业人才成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就业者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对高校美术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自主学习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这些论断表明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同时,精神的成长还需要自主,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由此而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提出“4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自我。”人本主义思潮也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开发人的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学生应是学会学习的人、能够适应变化的人、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为“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这种追求,并呈现出最大的社会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开展高校教育活动的终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本质的是协助受教育者扩大活动的自由度和建立自主精神,从而促进人的生存繁衍与自我实现,进而通过受教育的人来完成社会的传承与进步。

(二)自主学习对美术专业学生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影响

1.美术创作的特殊性:高度需求灵感美术创作首先应该是创作者心灵的一种自由表达,只有出于心灵的,才是新鲜的、有艺术生命的。美术创作本身最初决不是出于生理、安全、归属或者自尊的需求,而是属于“自我实现”的过程;美术作品也往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是一种审美者与创作者自我实现体验的共鸣。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应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美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身的特殊性所规定的,因为艺术之花生长存在于创作者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中。艺术灵感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瞬间迸发,无从预测。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者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欲下手时无从下手,百思之下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经意间却疑窦洞开,思潮汹涌,了然于胸,作品一气呵成。灵感就是这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艺术顿悟。有了灵感,才能开始真正地艺术创作。

2.自主学习利于灵感的捕捉灵感的产生不受时空限制,课堂的45分钟容量有限,而灵感的激发难易更多取决于美术工作者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书籍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无可争辩地成为捕捉灵感的利器,相应地,阅读视域的大小维系着灵感的质量。因此,书宜博观百家而勿泥于专攻,足宜泛涉八方而勿拘于斗室,学生只有在课堂之外有选择地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进程,针对艺术范畴内契合自身兴趣和特质的课题展开独立探索钻研,形成独到理解和领悟,进而离灵感更近,才能让成功的艺术作品创作成为可能。此即朱光潜先生所谓“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

3.自主学习利于美术类学生开拓创作思路任何学科归根结底都要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艺术领域一直提倡不断创新,强调艺术的个性,创新和个性上升至艺术创作及评估的主流意识。然而,创新和艺术的个性从何而来,应该说,在艺术领域,时尚是“创新”的近义词。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永远对充满新鲜元素的物品感兴趣,一成不变的设计和产品必将被淘汰。豆浆机诞生至今短短几年,但平均每年都有两到三项技术革新及外观设计的变化,这也使其迅速成为家庭必备小家电之一,新鲜感对设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美国苹果公司原以硬件闻名,现在却延伸到电脑、手机等多种领域并成为手机领域的时尚风向标,这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在做手机,更是在以创新能力引领时尚。时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一个想要走近它的人的用心体会。但这些新的形式、动态、趋势难从课堂上获取,而课外自主学习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时刻保持对时尚的艺术敏感,调用多样化媒介资源收集最新时尚动态,为艺术设计活动提供大量即时、鲜活、有用的素材,以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艺术实践自身规定的普遍认识论和一般方法论。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不局限于本科阶段,更现实地,它贯穿并持续作用于人的一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实践表明,课堂知识在职业工作中,其功甚微,边干边学方能适应日益变化着的职业生涯,而艺术类事业因其前卫、新锐的特点要求则更为苛刻。要成为“时尚”的专家,唯有持续关注社会、关注人群,收集它们的新动态,才能为设计走在时尚前面准备必要的条件,赋予“引导时尚”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相反,如果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新信息反应迟钝,不能迅速接受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及时准确把握时尚新趋势,则很快被行业淘汰。总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为美术专业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有力保障,善而为之可终身受益。

二、当前高校艺术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虽然自主学习对美术生现阶段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高校美术生在校学习仍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教育者曾经这样总结:“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瓶颈和顽疾。

(一)教师引导者、组织者、辅助者的角色定位

美术教育要在一定的教育规则下促进美术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而美术创作本身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具有约束性,而创作却要求自由。这两个矛盾决定了美术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其终极任务是教给学生用视觉元素进行自由表达的能力,并且要在这自由表达里满足社会的具有约束性的价值诉求。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任务,但同时对于教育者而言,这也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任务。对教师而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容易。传统教学观念的思维惯性和应试教育模式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并热衷于“一言堂和满堂灌”,将知识尽可能细化并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思路学习和思考;特别是美术类专业,教师更是手把手带徒弟,对学生的作品从创意到创作都尽可能“辅导”到每一个细节,以为讲得越多越细学生掌握得就越深越牢固,帮助学生修改作品越多他们的技术就会进步越快。这种教学方式虽出于对学生负责任的初衷,但却客观地限制、迟滞乃至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灵感激发———自主创作———自我提升的艺术成长的重要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完善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依靠自我独立思考将人类知识成果批判性认知、悦纳并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找准自身引导者、组织者、辅助者的角色定位,不可越庖代俎,更不能喧宾夺主。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艺术学习才会有强大动力,才能真正开启艺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使之真正领略到美术的乐趣与魅力。为此,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独特性和具体生活情景的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抓住好奇心去全力扮演生活和艺术发现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积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适时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为其个性化发展创造空间。正如皮亚杰所说:“把一样东西教给人家,有时是剥夺那个人自己发现那东西的机会。好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或者说要将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生自我学习的发起者、执行者、受益者的角色定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发起者、执行者、受益者的合体,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自主学习的挑战。教育接受理论及其实践在抹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之后,本科阶段的美术生迅速接受素质教育论及其实践,这种釜底抽薪式变化使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生深感听课尚且捉襟见肘,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穷则思变,变自心始。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修正认识,摒弃学为应试的观念,破除唯分数论迷信,树立能力优先观,适应自主学习模式。这是本科阶段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种追求,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体验心灵最大的快乐。”因此,“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获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的同时,会本能地接受外在信息,在先前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的知识大厦。通过认知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和个性等才能得以丰富、发展、完善。”如何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稚嫩的心智,放飞理想的翅膀呢?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自主权,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正如前文所述,人在自主状态下,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及成就感,当然,也就越能迅速掌握相应的知识培养对应的能力。试想,有谁愿意被人拿着鞭子催促着学习。教师如果如是说,则似有推诿之嫌。但是,如不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就难以学会学习;不让学生进行有选择地自我学习,学生在人生路上就难以正确选择;而不在社会大环境中经风雨,也就难以练就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可见,自主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及成功不可小视。所以,学校教育应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点拨下,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不再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与教师分享一部分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作主,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能自主表现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无疑都是有益的。

作者:张睿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