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课堂里有老师说“:一幅好画,就是一篇好文章。”语文课堂里也有老师说“:一篇好文章,就是一幅好画。”可见,美术与语文的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美术不仅仅与语文学科有联系,还与其他学科也是紧密相连的。例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何图形的绘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简笔画,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版图绘制等等。新课程中指出“: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这里我就结合这十几年美术与语文的教学经验,就美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谈谈几点做法。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于是,我就将美术中的绘画运用在语文课堂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运用”的要求

要将美术中的绘画很好地运用在课堂中,使绘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审美”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必备的要素。我们美术教师更应当努力培养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发展自己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从《春》中体味道春天充满生机的自然美,从《荷塘月色》中领略到宁静和谐的美,从《听潮》中感受大海的广博浩瀚之美。从文学作品中领略到有血有肉的人物美:曹操的多疑和好奇,鲁提辖的鲁莽和仗义,孙悟空的叛逆机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保尔•柯察金的执着与坚韧……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简笔绘画的能力。教师应该是多面手,因为面对的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多面立体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渐更新提高。然而,语文课堂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较抽象的,教师就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抽象文字幻化成一幅具体的画面向学生表述,要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在黑板上勾画出来,画出穿脏兮兮有补丁的长衫大褂的孔乙己让学生感受到“孔乙己”潦倒窘迫,画出藏在深渊的“地下森林”让学生感受它的罕见奇观,大海波涛中的日月使学生感受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开阔胸襟。

2“运用”的实施

2.1学生主动参与

语文学科教学是建立在文章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去实习知识,感受作家的心境,获得美的享受。然而这个过程又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纲要》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抽象语言文字去看那另一个美的更为具体的意境。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几乎没有见过紫藤萝,如何让孩子透过宗璞那优美的文字去体悟紫藤萝瀑布般的旺盛?如何去欣赏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呢?首先我让学生观察书本前的一串串紫藤萝彩色照片,然后让学生们把它串联起来加上绿的叶子,画成瀑布的形状。大多数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们借助美术课中的绘画技能和绘画工具,结合丰富的联想,把紫藤萝的茂盛“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都具体地呈现出来了。最后我在他们画得最理想的“瀑布”上添加几点亮色花瓣就点成了点点银光,展现在黑板中间。再借助作者在课文后面谈到的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由衰到盛来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来表现自己思考的内容——“如何使自己所画的内容更符合文义更有美感”,在思考分析和交流后,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2文本内容再现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社会生活。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美景或人物的思想境界,或阐述了人类生存的意趣,或创造了大量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例如,在高挑的个子上画上几处皱纹和伤痕,加上几笔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再在其长衫上瞄上几个破洞,手里拿一个碗,旁边添上几颗茴香豆,这便是孔乙己。然后提问“: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些文化,为何落到这般地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立刻去文中透过文字看本质,反映了世态炎凉的冷酷,以及孔乙己的懒、爱面子、迂腐等。教学《故乡》一文时,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画像更深刻地感悟到“封建制度的毒害”。契诃夫《变色龙》中穿着军大衣,提着小包的奥楚蔑洛夫警官的形象,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的窘态。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等都是可以根据其特点用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来的。这样,教师可以从教学中真正获得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得到的快感和成就。

3“运用”的果效

前面也讲到了美术中的绘画在教学内容中的运用,教师边教边画边学,学生饶有兴趣,不乏味,上课效果明显提高。下面我在从小结板书和思维导图来讲美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果效。

3.1小结时板书的图画效应

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具体直观的呈现。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小结内容时板书更多的是用文字组成的形式,其实在板书中运用绘画会收到更意外的效果。可以将这节课所教内容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情趣又来一个高潮,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去年10月份我在江苏省武进区参加全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所教的《蚊子和狮子》一课,小结板书时将本节课内容幻化成一个狮子头和一只小蚊子的图画,学生顿时掌声雷动,兴趣高昂,听课教师纷纷拍照。后来本堂课效益特高,荣获全国特等奖。这不能排除图画板书带来的效应。其实很多板书是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的,像《散步》可画成一颗爱心《,墨梅》就画成一朵梅花等等。这样的图画板书更直观形象,更有利于学生把我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2思维导图的使用

思维导图是什么?杨大宇老师在自己所著的《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说是工具,我更认为是一种绘画艺术,它用文字和图画结合将所学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美术的很好运用。各学科可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这里,我只是借语文课堂来谈谈运用美术的好处,在其他学科中老师们也可借鉴,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最后我想说的是,每门学科课堂中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定的,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而通过美术技能在其他学科课堂中的运用,只是领悟教学课堂中“美”的渠道之一。但要注意的是美术的绘画不能在一堂其他课中过多的出现,也不能占用过长的时间,否则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

作者:汪国武 单位:上饶县应家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