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女性形象为主的绘画以其特有的功能能在动荡与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女性形象;功能魏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审美追求的变化,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文人和艺术家受到玄学的影响,他们热爱自然,推崇艺术,这一切都为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条件。在这一时期,美术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美术创作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许多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成就卓绝的专业画家。以女性形象为主的人物画作为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得到了重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女性形象画种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女性形象为主的绘画种类繁多,也出现了许多善于描绘女性生活的画家。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绘画分为卷轴画、墓室壁画、画像砖和雕塑四大类。

1)卷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擅于卷轴画的画家很多,其中卫协、顾恺之、杨子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作了许多描绘女性形象的卷轴画。根据书画著录记载,卫协作有《列女图》、《小列女》等女性作品,顾恺之作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也描绘了贵族妇女的生活。

2)墓室壁画。

壁画主要指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壁画、墓室壁画非常多,其中大部分是佛教作品。墓室壁画中描绘女性形象的壁画有敦煌莫高窟的须摩提女像品,月阳胡桥出土的壁画《羽人戏虎》、《羽人戏龙》,甘肃酒家市出土的壁画《月和西工母》,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列女古贤图》,北魏马蹄寺出土的壁画《菩萨》,莫高窟出土的壁画《供养菩萨》、《天宫伎乐.飞天》以及炳灵寺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中出土的壁画《伎乐天》、《菩萨像》等。上述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大都已经失传或者模糊不清,只见于文字记载。

3)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有了很大发展,佛教造像也日益兴盛。当时许多著名的佛学大师都积极地参与了建造。佛教造像在南北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寺院建设和佛教造像在数量和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前代。此时雕塑中的女性形象多为神化造型,被寄予人们的崇拜和期望。比如在北魏末期的洞窟里,有流传已久的西王母、娘娘、织女、嫦娥等神话人物。这些女性形象中,大多是女神崇拜的产物,如西王母、织女、嫦娥,有的是写实的肖像画。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题材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女性形象为主的人物绘画题材丰富,展现了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发展的新的审美倾向,同时也从一个重要侧面提示了当时审美观念、文化思潮和时代风气的深刻变化。

1)神话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神话题材的女性形象。卷轴画代表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僧繇的《文殊菩萨像》,壁画代表有甘肃的《月和西工母》图。

2)娱乐宴游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娱乐宴会为题材的女性形象。壁画有甘肃省酒泉市出土的壁画《燕居与出游》、《舞伎》、《乐伎与百戏》,李贤墓出土的壁画《伎乐》,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歌舞》、《舞乐与侍从》,绢帛画有杨子华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等。

3)社会风俗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俗的代表作有《宁憋夫妇图》、《孝行图》等。

4)历史故事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故事题材的代表作有《汉武帝回中图》、顾恺之的《古贤图》、谢稚的《孟母图》等。

5)仕女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仕女画的代表作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篇图》、《列女仁智图》,杨子华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手法

1)重神韵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形象多为正面,五官刻画生动,尤为注重眼睛的刻画,以达到传神的效果。如顾恺之的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尤其是注重人物眼神的刻画,顾恺之也反复强调要“以形写神”、“传神写照”。

2)重书法笔意。

从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智仁图》来看,其线条大都舒缓、绵劲而细长。从作品的线条来看,其运笔速度都比较缓慢,呈现出均匀、圆转而又自然的笔调,这与篆书的笔法是相通的。从陆探微的传世作品《洛神》我们也可以看出陆探微的线条受到草书隶书的影响。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功能

在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女性形象的出现。这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形象在绘画中体现了几个功能。

1)政教功能。

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谢稚的《列女母仪图》、《列女贞节图》、《列女贤明图》中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中,许多女性形象的出现都是起着“明劝诫,著升沉”的教化功能。在这个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对女性形象的绘画大为提倡,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礼教的地位,宣扬男尊女卑思封建伦理思想,颂扬女性德行美以及劝诫之颂和仿效之功。

2)审美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都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绘画风格从汉代的古朴、笨拙、阳刚之美逐渐向精细、婉约、阴柔之美转变,这归功于仕女画的引导。比如顾恺之用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典雅明快的色彩表现了女性的高雅,使之成为创世经典。

3)娱乐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描绘女性游玩生活的作品。如甘肃省酒泉市丁家闸五号墓出土的壁画《燕居与出游》、《舞伎》、《乐伎与百戏》,李贤墓出土的壁画《伎乐》,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歌舞》,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舞乐与侍从》等。这些描绘妇女游玩生活作品的出现,使得人物画获得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具备了更多的欣赏趣味。

五、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外美术第一次发生相互融合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人物画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对中国人物画提供了新的思想因素、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审美趣味和新的造型手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魏晋玄学与顾恺之的画论》美与时代2006.1

[2]高小慧《浅论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的觉醒》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3

作者:卞俊鑫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