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10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美术创新能力,文章从激发学生兴趣、实施多元化教育以及强化学生思维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提高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其成长、成才。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目前,美术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虽然学生的美术教育不断得到普及,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还存在诸如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美术学习意识薄弱、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评价等问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由于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定性思维严重。所以,加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关键。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及动力,学生对美术产生极为强烈的兴趣之后,会使其对该门学科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在实际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此外,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务必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通过直观、生动以及形象化的美术图片,让学生体验创造美与体验美的过程[1]。比如,教师讲解到“绘画中永生”时,首先就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如《蒙娜丽莎》《自画像》《罗马少女》等著名作品,将其制作为PPT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线条轮廓等各个多角度对绘画进行直观欣赏。同时再配合语言文字解说,在播放幻灯片的同时讲解绘画的背景,让学生感知人物精神、内涵、气质、思想等。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也喜欢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对于实践课程总是保持着极高的参与性。但往往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心理的审美观点不同,加之对于美术知识掌握不足,很可能使教育难度增加。此时,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其个性给予保护,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充分开放学生思维。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总是重视“讲”,而轻于“练”。但是,美术则需要学生多动手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一对一教学、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等等,通过新鲜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助于激发其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比如,教师讲述七年级第二单元内容“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一课时,可以采取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并且要求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触碰到的一切,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如果本节内容恰逢春日,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绘画出春日生机蓬勃的景象,如果是在其他季节,恰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实践与想象、创造相结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思维锻炼,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务必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以及直觉等多方面给予重视,并积极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联想性活动、模仿以及对比活动等,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2]。比如,在讲解“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时,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作与联想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介绍室内装饰物品所具备的独特之处,然后不断引导学生去发掘室内装饰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所蕴藏的文化与内涵,让学生直接感受物品造型、色彩等带来的视觉与触觉冲击,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同时也培养其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与艺术情感。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房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制作能够与之搭配的室内饰品,可以是墙面装饰,也可以是家具设计等等。学生观看图片之后就会想象,房间中应该放置什么样的桌椅,墙面应该粉刷成什么颜色才能与之想匹配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想象之后,学生动手将想象中的室内装饰图画出来,这样就能达到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效果。总之,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需要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掘学生的独特之处,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训练、强化思维等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创造力,创造出更多独特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管磊.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2,9(6):192.

[2]邓金川.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学刊,2015,11(1):84.

作者:黄亚辉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要求的,各个科目都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师生合作的学习策略越来越得到相关从业者的关注。从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和研究了进行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式。

关键词:初中美术;师生合作;学习策略

在初中的学习科目中,美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肯定,而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初中美术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其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就能够很好地满足课改要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更强,还能够激发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美术在初中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尽管其在升学考试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多,但是美术的学习,对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和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和帮助。学习美术,带领学生感受艺术之美,走进艺术的殿堂,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同时能够帮助其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使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阶段,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大多还停留在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模仿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完成课堂作业,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学生之间也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这远远达不到初中美术设置的初衷和目的,甚至违背了其希望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意愿。学生不仅缺乏独立的审美能力,也缺乏合作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和课下对学生进行有意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合作、多交流。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初衷,所以,师生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可能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需要教师和相关学者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和实践。一般来说,鼓励合作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很多益处,例如,能够提高授课的效率,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美术这一门学科。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1.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师想要达到师生合作学习的目标,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将氛围调节恰当合适,才有可能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教师需要认识到的是,合作学习的宗旨在于互动和自我实现,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地方能够发表自己的言论,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头的时候调节氛围,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授课,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不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2.改变具体的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教学方式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不仅停留在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达层面。教师还可以对教学中的实物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改进实际的设施来调整整个课堂的氛围,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与学生合作,将教室中的照明设施改造成色彩鲜明的灯饰,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能够得到改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坐椅位置,将传统整齐的座位改为穿插式座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添加挂饰,如壁画等,在教室显眼的地方摆放有趣的艺术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激起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的兴趣;摆放一些造型各异的艺术品等,可以就某一个艺术品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就同一个艺术品表达每一个人不同的观点;为了避免长时间后学生对同一套设施失去兴趣,教师可以不定期做一些改动,改动可大可小,还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改动之处,并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双方之间产生信任感,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之间信任感的培养。例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5个学生一个小组,小组内相互帮助完成一些课堂和课下的任务,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小组之间定期进行竞赛等,这些方式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培养其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实施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对美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对美术这门学科形成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非常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宁宁.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2]王胜东.初中美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2).

[3]丛娜娜.合作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20).

作者:王亮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的见解

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紧密地把知识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算体现了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任务。那么,如何能够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更好地掌握美的规律,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呢?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初中生年龄不是太大,刚刚要步入青年时期的他们意志力不是太强,容易疲劳,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师要了解他们的这些情况,要不时地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教学,使他们的精神集中。我经常用游戏、实物或者音乐融入课堂进行教学,形成一种快乐、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快乐而轻松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执教《中国古代花鸟画赏析》时,我就用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音乐来作为讲课背景,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那欢快而又优美曲折的旋律加之百鸟悠扬的鸣叫声,令学生心旷神怡。随之我就用多媒体把孩子们最熟悉的麻雀搬到屏幕中来,让他们参与进来,说说麻雀都有什么特点,讨论后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把你眼中的麻雀用快速的方法画到纸上,看谁画得快,画得准确。三分钟后,按照小组交上了同学们的作品。接着我进行了总结,又导出了下一个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绘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没有把这个学科作为负担来对待。

二、用启发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我们教育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各个学科都具有的中心任务。质疑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现,创新需要有质疑思索的精神,拥有了它就能够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或寻找答案。我在教学中经常去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质疑乐趣,激活孩子们的认知,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我在执教《奇妙的肌理》一课时,我就把两盆清水分别让学生各自滴了墨汁和颜料,接着让他们搅动水面,又让他们把画纸铺在上面,最后发现画纸上面出现了非常美妙的图案。孩子们惊喜地大叫了起来:绝妙,绝妙!喧闹过后,他们用惊异的眼光看着我,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好奇心由此产生了,他们思考着,思维的大脑机器打开了,接着我就讲解了制作肌理的知识,他们听得是津津有味、若痴若迷。

三、让学生在审美中得到熏陶

人类生活表明,人的任何认知动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是每个心理健全的人都拥有的,它以人类所共有的美好行为内在而升华为道德高度,与之互为依赖,共同相存。教学生活中我知道,让一个学生去把一篇欣赏的文章背诵下来,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让他们以欣赏审美的角度去谈谈自己的感触,则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欣赏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它们构成了艺术审美的特征。怎么能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有机的结合并激发出来呢?这就必须要运用较好的教学手段,要安排欣赏课的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讲座、参观等等方式,加上一定的语言艺术感染,向学生介绍那些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使孩子们真正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领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些作品的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他们的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也使他们的美术基本技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总之,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美术这个教学课堂成为他们自主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要为学生搜集更加优质的信息,指导孩子们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去开动脑筋,不断地探索创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使我们的课堂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教学更加高效。

作者:杨云波 单位:扶余市陶赖昭镇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

摘要: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新课标的要求尚有差距。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文章分析了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的初中美术教师由于过分注重技法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情感,使他们由于无法自主思考和分析而丧失了学习美术的热情,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个人教学经验,分析并总结了将自主学习策略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价值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制订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实现的目标,并以此进行相应的学习而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相长[1]。初中美术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拥有独立学习和探究的动力与积极性,并使学生利用自身的思考方式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其次,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思想观念,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利用符合自身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方式学习,而不能压制学生的个性,强制所有学生都变成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产品”。这种倡导个性的教学理念必然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美术素养。

二、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方法

(一)设定相应的训练目标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告知学生美术课的目标设置情况,以及实现目标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美术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具体课程的动机和热情。其次,教师在制定目标的同时,还要简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自行设定美术课的学习目标。另外,针对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复杂或抽象的学习任务这种现象,教师还可以把美术学习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简单的小目标,把复杂或抽象的任务分解成便于完成、可操作性强、具体简单的目标,让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通过一步步地完成小目标增强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完成了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愈高,审美教育的效果会随之提高。比如,在进行素描教学之初,教师不妨这样引导:“我先不给大家讲素描的基本知识,先让大家通过自学的方式理解知识,然后试着把讲台上的这个作品画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达到无师自通的效果。”这样的尝试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的方法投入学习。另外,教师还应肯定与鼓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进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除了语言的鼓励和教学引导之外,教师还应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美术作品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工具进行范画展示,而如果能利用与美术作品相呼应的音乐来渲染意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学的效果。

(三)提供充足的自主时间

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必然要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少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还会因为教师维持课堂纪律、分发学习资料、调试多媒体设配等原因浪费正常的上课时间,更不要说自主学习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美术兴趣小组、举办美术知识竞赛、开办画展等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美术的自主学习和创作中,从而有效延伸学生美术自主学习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广,学习兴趣更浓厚,自主意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实现美术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3]。

三、结语

提高初中生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也能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同时,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其教学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微.当今美术现象与美术教育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

[2]郑成君.浅析初中美术中自主学习教学策略[J].大观周刊,2012(14):271.

[3]钱晶.美术教学中优化自主教学的三种策略[J].中国美术教育,2004(6):30-33.

作者:杨大坡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

第五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三平台”思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立足现实,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设计科学的美术教学路径,强化学生思考力度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路径;思考;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好美术已成为很多学生及家长的共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于美术的认识更为深刻,学习的欲望也更强一些。初中美术教学,是美育中的重头戏。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及美术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应该从美术教学模式方面加以改进,寻求教学出路。现结合美术教学实践,对美术课堂教学“三个平台”加以论述和探讨。

一、兴趣,是学好美术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有兴趣,心里就会感到轻松,学习效果就会好。那么,要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第一,从现实生活出发,点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就是因为学习的功用或前景不大明确,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对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从现实生活入手,引用一些事例,讲解学好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美术的意义,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学习就会感到快乐。比如,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开学典礼会场的布置、庆祝教师节板报的设计等,都是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样一来,无形中或多或少地会激发一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好美术课程的内驱动力。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美术教学的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在学校广泛应用。集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设备,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凭借美术课本上的几幅静止、单调的图画来吸引学生,显得枯燥无味。而今,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使用,使美术教学生动起来,充满活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件制作,把书本上的画面制作成动漫形式,一方面激活了教材,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致,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路径,是教好美术的重要因素

水,有水路。文,有文路。教,有教路。“教路”就是教学路径。路径设计好了,就能依照路径而展开教学。路径不清,教学思路不清,课堂教学就杂乱无章、无序。为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意识决定行动,美术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美术教学,只有重视了,才能深入钻研教材,才能驾驭好课堂。第二,要钻研教材与学生。一节课的教学怎样展开,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立足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活起来。比如,可将实物或图片与教材结合起来,进行配对组合,或者使教材内容前后连贯,浑然一体。第三,要设计教学路径。这是课前准备的最后一步,即考虑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设计教学路径,就是设计先讲什么,接着要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对整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统筹安排。比如,九年级上册中的“长河漫步”,此课类型属于“欣赏?评述”,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前四个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造型方法、表现形式、审美认知等基础知识,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会用所学知识欣赏、思考、评述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与内涵美。根据这一目标,教师设计的本课的教学基本结构如下:一是抓住兴趣,吸引注意;二是积极参与,加强记忆;三是学会欣赏,提高能力。这样一来,教学路径条理清晰,浑然天成。

三、问题,是练好美术的关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对于美术学习同样适用。思考,是学好美术的关键。思考,就是抓住问题这个“引子”后深入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学习美术。作为初中生,对于美术学习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空间与思维习惯。他们的思维习惯应该得到保护,不可使之荒废,造成思维上的浪费。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领会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比如,在“长河漫步”的教学中,教师先后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一:陶器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长河的源头——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学生在分解图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人面鱼纹采用了哪些组合手法?(回顾以往所学知识)。学生欣赏同时期彩陶纹饰,找出纹饰对原始人生活的再现特点。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人面鱼纹图案并没有直接表现原始人渔猎的情景,它有什么含义?就这样,依照教材内容,教师逐一设计、提出问题,增加学生的思维力度与思维强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盘活教学资源,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全力设计好教学路径,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力,以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玉丽.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初探[J].艺术教育,2011(08).

[2]朱丹萍.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J].黑河教育,2012(02).

作者:吴劲松 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墩坂中学

第六篇:初中美术的欣赏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初中的美术教学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优化,能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加强欣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主要就初中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加以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美术教学的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问题

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阻碍。强化美术欣赏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和问题分析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强化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以及意蕴的认识的加强。在美术教学课堂上,通过欣赏教学的优化发展,能有效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通过欣赏教学的优化和强化,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对学生审美标准的建立也比较有利。只有注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才能有效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初中的美术欣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表现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上。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欣赏教学的认识不足,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这就很难提升欣赏教学的水平。其次,没有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在对一些艺术价值比较高的作品进行欣赏时,没有注重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能让学生对作品的美感以及内涵进行充分的自我展示,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欣赏教学课程的认识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没有得以明确化上,最终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最后,在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优化初中美术欣赏教学,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的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学生在欣赏课上的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了探究,认为通过对这些策略的实施,能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第一,老师要全面认识欣赏教学,欣赏教学的目标要明确。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需要老师能对美术欣赏教学有充分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总之,老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欣赏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在具体的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和时展相契合。传统教学中老师掌握着美术教学的内容的决定权,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需要将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要和时展的特征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对作品产生共鸣。只有谨慎选择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欣赏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在欣赏课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第三,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和老师自身专业化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要求老师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即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功底,因此需要注重对老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丰富的美术知识广泛地传授给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水平。第四,在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对新技术应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如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为学生创建动态化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养非常有利。例如,对《蒙娜丽莎》这一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就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作者的相关背景,如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品的背景能有清晰的了解。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具体的作品进行理解,并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强化欣赏教学,是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只有从以上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亚文.巧用目标对比完善欣赏课堂[J].北方音乐,2016(07).

[2]马昭向.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

[3]唐波.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11).

[4]赵广军.初中美术欣赏课浅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8).

作者:赵洁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罗桥中学

第七篇: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做好教学示范,这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学生的作品感受力,并且能让学生自己作品创作时方向更加明确。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作品感受力,也要慢慢培养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很多学生刚开始作品创作时都比较艰难,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切入点。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适当进行课堂示范,学生的困惑会或多或少得到化解,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也会更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 示范教学 策略

教师适当的进行课堂示范,这可以给学生欣赏与感受美术作品提供一扇新的窗口,学生也能够从教师的示范过程中学到一些作品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来合理的融入课堂示范的环节,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示范,这样收获的教学效果会更为理想,学生也更容易从教师的示范中学到东西。

一、教师进行亲自示范

课堂示范教学有一些不同的展开形式,教师示范的程度也可以有所差异。首先,对于一些学生不太熟悉或者学生表现能力有限的创作题材,教师可以采取课堂上亲自示范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教师创作过程的仔细观察,学习绘画或者是美术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于作品的感知更加直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示范时要把握好方法与尺度,对于示范哪个过程、示范占据多长的教学时间等都要有相应的安排。灵活的课堂示范教学才能够让示范的功效充分发挥,可以让学生对作品创作的基本方式更加熟悉。不少教师在进行课堂示范时,对于示范的方式及示范教学的时间安排都缺乏较好的把握能力。有的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几乎占据了整堂课的时间,或者是教师示范的过程学生完全看不懂,这些都不是示范教学的正确过程。如在《人类的朋友》一课中,教师就采用了示范全过程的方法,最后学生的作业大部分都是临摹教师的作业,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为了杜绝学生集体临摹的现象,教师可以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来进行局部示范,这样的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课前完成范画

为了更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可以对于示范教学进行一些合理的调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完成范画,课堂上将作品向学生呈现,进行一些必要的作品分析与讲解。这就可以避免示范过程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可以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明显的进步。教师对于这种示范教学形式的选用要有合理的考虑,并不是所有的题材和教学内容都适合以这种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选取示范教学的模式才能够让这个过程的教学效用充分发挥。如《变迁中的家园一一老房子》中,教师为了讲解钢笔线描的技法,事先画好了几张钢笔线描的范画,有局部图,也有完整的画面,教师对照范画为学生讲解钢笔线描的技法。在后面的示范中,为了解决绘画的步骤和难点,教师事先准备了三个画面来进行示范,既突破了钢笔线描的三大难点:构图、细节刻画、整体调整,又展示了绘画的步骤,而且还节省了时间,可以说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教师只有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安排示范教学的时间分配,才能够真正体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用。

三、控制示范的度和量

示范教学固然有其优越性,并且可以起到一些实际教学效果,但是,教师还是要合理的控制示范教学的度和量,要理性的应用这种方式,并且事先要对于示范教学的展开模式以及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有一个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全部用来进行示范显然不合理。同时,教师示范也要把握度,如果示范得过于详细与全面,会制约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这也是一种不良影响。教师的示范应主要从技术层面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即可,把更多的时间和创意的空间留给学生。如《打开的喜悦》的教学,课堂示范只是把立体贺卡上立体部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做简要的示范,为了避免学生的模仿,笔者特意把立体部分设计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学生掌握了方法,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立体部分由几何形转变为他需要的形象,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这样的示范既达到了目的,又给学生留出了创意空间,效果显著。教师只有灵活控制示范教学的度和量,才能够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推动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示范教学融入课堂中,透过灵活的示范过程来让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所了解,这也是化解学生作品创作时的一些障碍的方法。在进行示范教学时,教师对于示范的内容、形式以及示范的量和度都要有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够展现出这种教学方法的辅助效果,并且可以合理的分配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让学生的美术感受力和作品创作力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l[]陈月霞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阴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2[」陈凤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对策探讨[J]学苑教育,2015(10)玲〕毛丽敏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文婷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义丰初级中学

第八篇: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文化素质能力,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学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初中教学,我们该如何高效的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美术课是一门艺术课程,是初中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放松身心、拓展思维,丰富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节课,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顾及到这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创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充分的施展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实现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正如法国哲学家蒙田所言:“孩子需要的不是灌溉,而是激情的激发”,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则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和美术创造激情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独尊”的假象,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因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合作,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相关的美术创作、色彩搭配、造型选择上,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见解和感情的空间,在平等、自由的对话和交流中逐步的去完善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同时,大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很好的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和谐的氛围很容易让他们放下顾虑,大胆表现自我,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教师要积极的配合学生的自我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及时的对他们的美术作品给予肯定,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采用多媒体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丰富多样的表现内容、色彩鲜明的呈现方式能够很好的将美术特质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领略美术的内涵,从而帮助他们更轻松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七年级上册,《视觉和心灵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表现特征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在动、静结合,声像同步的表现过程中,学生更容易领略到其中的人文内涵,进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判断力和表达交流自己思想感情的教学目标。探究式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展开,学生的探究活动越来越多,探索式的教学在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安排中,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材,积极创造相应的探究课题,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在八年级上册,《实用与美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查询相关工艺设计的历史、种类、功能和发展,进而通过探讨不同时期工艺设计特点以及相应的文化、生活甚至环境特点等,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相关工艺美术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共同原来和规律,引导他们用美术界的眼光去思考、理解美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在每一个小组中,教师都要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分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互帮互助来得到全面发展。

三、发掘“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来源于生活。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需要,初中美术课程在编排上都极大的融入了趣味性和生活性,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因此,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发掘美术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实现有效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八年级《图案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图案装饰生活用品,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日常生活装饰图案能够很好的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什么在日常用到的陶盘、花瓶、沙发、椅子上用这种图案呢?为什么这个年代的陶瓷图案和那个年代的不一样呢?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图案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民族对图案的创作、应有和理解,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和用正确的图案去创造新的、美的图案。总之,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各位基础美术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的探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活跃、和谐、高效的课堂,从而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韦念 单位: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永安镇初级中学

第九篇: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本文对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本文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欣赏教学;美术欣赏;美术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初中美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初中美术的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应该将欣赏教学作为重要的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初中的美术教学,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认识美和发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欣赏教学能够使同学们去认识美术作品,并且去发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义和内涵,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品味美的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人生的规划和生活品位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如“笔情墨趣”这一课中,可让学生观赏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书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培养他们基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提醒着同学们要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美术这一门课程。[1]

2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2.1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美术欣赏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并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我国的美术欣赏教学逐渐步入正轨,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美术作品形式、关系、心理过程以及美术欣赏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这些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现代化的美术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作出总结。

2.2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第一,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程没有积极的表现,导致老师很多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术欣赏教学忽略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并且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例如:美术欣赏的内容几乎是中国特色的山水画或者西方抽象画和古典画,短时间内学生或许乐于欣赏和配合,但是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喜欢小清新风格的漫画或者涂鸦等,教师如果能主动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并将这些内容加入到欣赏教学当中,与传统的抽象画或者风情画都作为欣赏的内容,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2]第二,美术欣赏的内容过于深奥很难理解,美术老师对美的品味比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以自己的欣赏水平为标准而选择一些高标准欣赏的作品,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学生对于这种意义深刻的美术作品很难适应,容易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老师刚上课就拿出梵高的《星空》让大家欣赏,大多数学生看不明白,更加不能理解其作品的意义,因此,失去了欣赏的兴趣。因此,老师要从最简单的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如梵高的《向日葵》,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的创作风格,再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这幅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3,4]第三,教学目的不明确,老师只是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而不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走马观花,教学效果自然不高。因此,老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个专业、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欣赏中国陶瓷中,老师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去找到陶瓷的图片就历史文化意义、纹饰、工艺、材质、造型等方面做一个报告,并进行评比,让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欣赏广度狭隘,不能突出重点,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老师不能有效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如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中,对这幅画的介绍必须要包括历史背景,以及图中的地点、经济状况等,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重点的偏移。因此,老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严格掌控美术作品欣赏的目的和意义。[5]第五,欣赏的方法比较单一,通常,在欣赏教学中都采用作品简介、欣赏、总结、讨论的顺序进行,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逐渐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必须创新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老师可采用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人物的名字作为开头,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讨论或者分析,最后根据学生的发言做一个总结并将欣赏的美术作品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作品的意义。

3让学生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中的美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欣赏是在课堂上,老师将一些美术作品采用各种方法展现出来,让学生去感受和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审美能力。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且,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开发。因此,老师要采取一些新颖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不一样的美。例如,老师可带学生去一些历史文化比较浓厚的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去感受真正的历史文物带来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或者可带领学生去野外风景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去学习对色彩的辨识度和敏感度,并以专业的美术用语进行描述,老师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创作类似的美术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6]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拓展艺术创作力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而且充满了想象力,美术作品大多是作者将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各种手法描绘在纸上,从而将想象力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欣赏者也带来了艺术的美和想象的空间。因此,老师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将欣赏到的美术作品以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如老师可为学生拟一个题目《粒粒皆辛苦》,学生对粒粒皆辛苦的画面进行思考和想象,并通过画画充分地将自己所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老师要注意,无论学生画的好坏与否都要进行鼓励,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5结语

新课改对初中美术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美术欣赏作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教师也忽略了欣赏美术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的重要意义。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欣赏教学起来,将教学内容实现多样化,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经验,让美术欣赏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肖平.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1):91.

[2]葛卫华.名作欣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与运用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5(25):219.

[3]袁帅军.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6(13):7.

[4]张传胜.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5]任志红.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的实践应用[J].新课程(上),2014(04):156.

[6]王豫珺.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19):221-222.

作者:徐丽 单位: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

第十篇: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情感教育的融入可以给初中美术课堂增添一些新的色彩,能够给学生理解和感受很多内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并不需要学生一定要掌握特定的知识,或者是具备怎样的技能,美术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如果能够辅以情感教育,学生感知这些艺术元素中包含的美时会更充分,也更能够理解这些元素或者作品后的情感表达,是对于教学过程的一种良好推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展开中,适当融入情感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透过对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引发可以让学生对于教学过程更加积极投入,在情感的伴随下学生理解和感受具体的美术作品时体验也可以更深,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更容易形成,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逐渐得到构建。教师在渗透情感教育时要注重方法的合理选择,最好是能够让学生产生自然情感以及对于作品的内在共鸣,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教学效果更理想。

一、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一个慢慢融入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尝试和学生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向导,构建和学生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对于教师更加信任,师生间的交流讨论也会更充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强且方向明确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感受作品时也会更为深入。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很多方式,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与感染大家,在这样的前提下情感教育往往更容易在课堂上融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在各个方面都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如教师上课时字迹工整的板书、优美的语言、认真负责的态度甚至教师服装搭配的形象,都会像一只无形的手把学生向情感教育的道路上推进,对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非常直观的作用。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教师必须身体力行,首先给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在构建和学生间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渗透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向导更深入的融入到美术课堂中。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效资源

情感教育应当有较为明确的依托,教师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已有的教学资源,透过对于这些素材中的相关内容的深入挖掘来给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素材,这会形成对于学生更直接的影响。课本中的很多教学主题都较为生活化,不少内容在教育实施时都可以成为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依托,比如,对于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作品欣赏或者独立创作时进行教学内容的发散,体现这些素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让学生在理解与感受具体的教学主题时找到更加丰富的视角。课本中有包含居室装点的内容,这些内容便可以成为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比如,平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变废为宝的例子,如用易拉罐做精美的笔筒,各种纸盒经过裁剪过后可以做成装饰品等,这些都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继续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告诉学生只要懂得关注生活的细节,就可以体味到生活的美。这些都是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是对于学生积极生活态度与观念的一种培养与塑造。

三、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情感教育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教师如果善于发散自身的教学思维,可以在很多主题的教学中找到情感教育渗透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感悟到民间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审美趣味等。美术课程的学习,乃至美术素养的培养都不局限于课堂,生活中往往有着更多值得学生观察留意的瞬间,有更多值得学生用心欣赏的画面。这不仅会让学生形成对于生活的更加立体的感受,这也会让学生更好的抓住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与打动人的瞬间,是学生积极生活态度形成的来源。教师要让学生对生活保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学生学习,这会对学生感悟周围的一切起促进作用。课本中有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剪纸、年画、窗花等民间艺术品,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品当中蕴含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例如,“刺绣”就是美与穿着的统一,“窗花”是美与装饰的统一,这种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方式值得推广,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情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体现形式。

四、结语

在美术课堂上融入情感教育,这会让教学的素材更加丰富,课堂教学的维度也能够拓宽,最为重要的是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受力。情感教育的渗透要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师要善于把握与利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素材与资源。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对于美术乃至艺术的感受力会更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能够慢慢得到构建,这才是情感教育的融入引导发挥的效果。

作者:田源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