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难点
摘要: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审美智能等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存在较多的难点与问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校以及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并积极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与创新。文中将从新课标视角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对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新课标得以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与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因而对美术教学展开探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新课标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与教师应当以此为指导,创新美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1.1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第一,很多教师缺乏美术教学经验,虽然其理论素质较强,但是却无法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较为被动,他们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课堂氛围较为死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展开有效的互动,教学质量较差;第二,很多美术教师非美术专业出身,可能是其他教师兼任的,因此他们无法将专业性的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也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课堂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
1.2美术课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的到了重视,但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日常的小学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课时安排较少,虽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较强,但是学校并没有为该学科安排充足的教学时间,因此美术教学仅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入展开,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其次,教师的数量与素质不足,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并非专业美术学科出身,而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而他们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不足,实践能力也不达标,因而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最后,很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都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课堂时间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占用,致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
1.3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持
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到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感知美术的魅力,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设备、绘画用具等教辅工具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其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因而设备支持缺乏。很多学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室,也没有为美术课堂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
1.4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这使得教学评价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果教师的专业性较差、责任意识不足,那么教学评价就会显得较为随意,这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他们也不能根据教师的评价,掌握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其美术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对策
2.1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继而在美术教学中投入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游戏教学,让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与参与度;最后,教师还应当将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从而积累创作素材。
2.2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将美育教学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情感价值、想象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情感价值,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不仅要结合现实更要结合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设置必要的问题对学生予以驱动,使其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
2.3为课堂教学予以充足的设备支持
学校应当对美术教学予以重视,并通过向政府寻求帮助、合理调配资金资源等方式增加在美术学科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专业性的美术教室,让学生能够有空间进行学习;还应当积极引进多媒体设备以及绘画工具,让课堂教学能够有充足的设备支持,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物质保障。另外,学校还应当对教师予以必要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美术素养可以与时俱进。
2.4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对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予以完善,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创作的专业性意外,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意、色彩搭配与表现力,教师应当看到每名学生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词语评价学生。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家长对学生予以评价,并将家长评价、自评、互评等均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
3结语
虽然新课标得到广泛重视,美术教学积极开展了创新与改革,但是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改革,首先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其次,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再次,学校应当为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设备支持;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殷昳.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方法管窥[J].北方文学(下旬),2017(03).
[2]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3]杨晓丽.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
作者:杨静 单位: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美术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摘要:在新世界,我国的教学改革收获了极大的成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已经由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上来。这无疑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图像感知;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一、引言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目标已经从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团队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转换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意义
美术是艺术性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美术的学习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其意义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美,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更好地创造美,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2.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作品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在进行欣赏课《八骏图》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于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骏马奔腾的蓬勃气势,仿佛身临其境,在草原上观看骏马奔驰的勃勃英姿,进而通过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3.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发现美和感受美是创造美的前提,通过对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作品的鉴赏能力,更深层次地去学习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提升个人的艺术气质以及艺术素养。
三、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有效办法
1.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首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在美术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将图像与学生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设立情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情感的发散,通过有趣的教学场景,合理的教学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情境设置一定要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2.在教学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小学生正处于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思维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进行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的空间。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图像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引发学生对于图像的深层次感受,进而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3.在教学中添加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添加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要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要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将艺术和知识充分结合。美术学科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创作,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欣赏泥塑作品的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充分表达出来。4.在教学中设置教学小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教学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们科学合理地分组,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并对学生的不当言论进行指导,通过分组的形式,促进课堂气氛,建立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教学的效率,达到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作用。5.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结合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例如我们在进行欣赏课《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四、结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美,形成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董学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82.
[2]金波.视觉时代下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4,(34):99-100
作者:田晓艳 单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第二完小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
摘要:色彩感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该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色彩感;培养策略
在小学生眼中,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但是他们对色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责任。
一、认识美术工具,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的第一步。小学生喜欢接触颜色多变的美术作品,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就应该从基础的美术工具入手,让学生在认识工具的同时,了解色彩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彩泥、彩纸、水彩笔、蜡笔等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基础颜色,并指导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创作。如,在粘贴画的创作中,教师可以利用蜡笔或水彩笔为学生描绘一个海底世界的框架,然后让学生利用彩纸、剪刀、画笔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鱼,并粘贴在图画中,完成一幅《海底世界图》。
二、利用游戏教学,感知色彩变化
固有的小学美术课堂较为沉闷、僵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要用丰富多样的美术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如,教师可以“神奇的手掌”为主题,为学生准备各种颜料,然后让学生用手掌蘸上各种色彩在画纸上创作。这样自由、开放、愉悦的创作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感知能力,更发散了其思维,提高了其想象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色彩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在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下,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画作,进行色彩对比。如,将吴昌硕的《秋菊图》与凡•高的《向日葵》进行对比,前者是淡雅的水墨画,后者是浓烈的油画。虽然两幅画作的主色调均为黄色,但是由于颜料、风格的不同,两者传达出的情感截然不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东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色彩意识。
四、利用音乐引导,营造色彩氛围
音乐与美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均有调动人的审美情感的作用。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色彩体验。如,在欣赏《我们的田野》这一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插入《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让学生在欢快的曲调中体会画作中的意境。
五、联系实际生活,强化色彩感知
生活是色彩的宝库,是学生强化色彩感知的重要途径。生活化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导理念。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上,只是通过平面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接触生活和自然,这样学生容易失去探索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多样的色彩,并将这些色彩运用到美术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安排“我的卧室”的绘画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卧室中各种家具的颜色,并将其画出来。此外,大自然是学生探索色彩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个季节、每一种颜色都会让学生深刻地感知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学生在探寻自然中强化对色彩的感知。
六、鉴赏美术作品,深化色彩认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已经突破了美术知识讲授、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局限,向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在美术作品欣赏中,色彩的欣赏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缺乏系统的美术知识,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他们最先感知到的往往就是色彩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其创造更多的作品鉴赏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其欣赏水平。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如展子虔的《游春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家作品了解传统水墨画中的色彩运用,以拓宽其色彩认知范围,深化其对色彩的理解。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色彩是美术欣赏与创作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局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贾云玲.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6(4).
[2]王峥如.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戏剧之家,2016(9).
作者:邬佳妮 单位:银川市青少年宫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阶段教育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构建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对小学美术的良好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培养自身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论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这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构建。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紧密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谨记美术教学的实质和初衷,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一、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因此,为其讲解学习美术对今后发展的帮助,学生难以理解。小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往往取决于兴趣的浓厚程度,当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时,便会愿意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运动场上》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班内学生外出,对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他们正在进行哪些体育运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班级学生集合带回。在学生回班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刚刚在操场观察到的情景进行描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所见的场景描绘在画纸上。相对于单纯地对运动场上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描绘,统一组织学生外出观察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场上的情况有更确切的了解、回班后能更好地作画,更有利于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播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相较于课本,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感到有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全神贯注。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对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发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双能发现美、鉴赏美的眼睛。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有关大自然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大自然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并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蕴含的美,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美景描述出来。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你觉得哪里美?在学生思考、分析后,随机提问部分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对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独到之处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回答中语言组织不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不断培养自身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构建。
三、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后,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创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若学生只对美术知识有理论性的了解而缺乏实践,就不能使自身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讲解完课本内容后,应及时布置课下作业:针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前上交。在学生将作业上交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对每名学生的画作给出相应的评语,表扬其画作中的优秀之处,及时对画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以促使学生不断发扬自身优点,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当堂为学生布置作业,在班内采取巡视的方式观察每一名学生作画的过程,并及时对其进行辅导,给出指导意见。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创作时的灵感源泉,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绘画创作时不至于无从下笔。固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较大约束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绘画内容的约束越来越少,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绘画时具有充足的灵感。如,在教学《太空中的植物》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太空中的植物和地球上的植物外观是否相似,大小是否相差悬殊?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并将其画在纸上交给教师。课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创作的各种植物,让学生自行观看。学生通过观看他人所画的植物,有利于其想象力的不断丰富。结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旨在通过对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结合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促使学生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教学与管理,2012(3).
[2]刘兵兵.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东方青年•教师,2012(5).
作者:戴文霞 单位: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明道小学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等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作者针对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对策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如今,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在实施,但是一些学校仍然不重视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保留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就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教师基础较薄弱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人们对小学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和家长应对小学美术教育引起重视。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对小学美术教育比较重视,但是也有部分学校仍然强调语文、数学等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3.美术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美术教学离不开充足的美术教育设施。当前,大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可以为学校美术教学提供较为充足的资源,但部分学校并不具备专职美术教师和充足的多媒体设备、相关的教具等基础设施。这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教学能力,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这种情况与不同地域在教育资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有关,学校对美术教育的态度也有重要的影响,部分学校对小学美术教育不重视,导致美术教学硬件资源存在不足。
二、小学美术教学新的教学方式与策略
1.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对于现代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现代教育环境,现代小学美术教育更需要合作式教学和素质化教学方式。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自身的观念,深刻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把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教学。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情境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渐导入美术课程,通过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实践锻炼。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尊重每一名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获。如,画树,对于表现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不只表现单独的一棵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出前景的树、中景的树和远景的树,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画面;对于表现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要降低要求,要求他们重点画出树的形态即可。另外,教师还要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当地的美术教育条件,积极开发当地美术文化资源,采取具有适应性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实施教学。3.增加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中的艺术性与趣味性。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牢固把握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可以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展现相关的课程素材,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与电子白板教学形式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有些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并不善于提问,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每一名学生的作品,并且在展示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多媒体设施一般连接了网络,这样一来,教师在遇到一些难以解释或者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知识点时,便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应的资料,然后整合与展示相关的知识点并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许梦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2]张业叶.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
[3]杨杰.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16).
作者:曹卉 单位:江苏泰兴市襟江小学
第六篇:地域文化中小学美术的应用
在新课改的的宏大背景下,小学教育将对美育这一环节更加注重。我国地域广阔,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却不尽人意,不少民间美术资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事业。新课标提倡小学美术应充分体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色。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非常大。湖南的湘文化,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大上海的木雕竹刻文化,对小学生学习美术有激发作用,在课堂上充分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情操。如何充分利用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并将之带入小学课堂中,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至今中华各地区物质精神及其产品总合,其物质载体丰富多样,人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即可体现出来,这是广义的地域文化。而狭义的地域文化即先秦时期各地区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从而形成了各地域不同的文化。这些都体现在民俗,艺术,服饰,语言,饮食,语言方面。将地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改善民间艺术的现状,缓解珍贵艺术失传的危机。再就是,一些地区的民间艺术蕴含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如苏州的刺绣,綦江农民版画,铜梁龙灯,秀山花灯等等。这些民间艺术缺乏成体系的教学系统,如果把这些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带入小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2地域文化进课堂是新课标改革下的新路径
2.1顺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将传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对开发和利用各地域文化有促进作用,开发文化资源,在更深层次上也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课程改革将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开发地域文化要注意以转变学习方式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保证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倡导带动学生自己动手,相互互动交流。民间艺术具有生活气息,一些传统技艺趣味性较强,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主动参与其中。
2.2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小学美术课程就是以校为基础,根据各地域的特色,进行教学。对于美术学科的实际价值具有升华的作用。
3如何将地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中
3.1区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势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就日常饮食也划分了川、鲁、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将地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首先需要了解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学生可能对当地的文化耳濡目染,对之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但是却没有深入的成体系的学习,不能够体会到深层次精神价值。带入本地域的文化,要突出所在地区文化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带入传统艺术的高楼前。例如天津街头的传统人气小吃糖葫芦,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糖葫芦文化带入小学课堂中,由做糖葫芦的老师傅教授学生们学着做糖葫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2划分学习板块进度
小学生的认知度可能比较小,但是接受能力却在快速发展,美术教学带入本土文化必须综合考察所在地域文化的情况,再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经验划分不同的学习阶段。每个阶段把握好阶段主要教学方向,注重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为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为第一阶段,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为第二阶段,第五学年和第六学年为第三阶段,由浅至深,循序渐进,有步骤的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同时对传统地域文化的理解也有浅至深,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当地的特色技艺,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使其知识面变得更加丰富。在第二阶段的学习是,可以组织特色活动,让传统艺术技艺走进美术课堂,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在第三阶段的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艺术馆,博物馆等展览地,或在当地街头寻找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能够为小学美术增添一番色彩。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地域文化引入到小学美术实际课堂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结语
将地域文化带入小学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够传承传统文化,这同样对教师有着更高程度的要求。美术教师也应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积极开发民间的美术资源,并利用到教学中去。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课堂进行的关键,注重多方位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艺术资源的过程中将民间的美术功能体现出来。美术课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创新,互帮互助勤于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而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堂则很好的起到了这些作用。再者,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易感知和接受的视觉形象,蕴含着本地域民众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可以补充当代小学生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认识与感受。
作者:刘颖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钢学校
第七篇:农村小学美术课的现代教学策略
摘要: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而美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观,所以现在的小学也越来越重视美术的教学,下面就简单的阐述一下农村小学美术课的现代化教学的策略,供老师进行美术教学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现代教学;策略
美术在小学学习中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学习好这一学科是老师们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学好美术学生们可以对绘画、构思、构图等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观察的能力等,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农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并且还有乡土人情,只要美术老师善于观察、挖掘,就可以发现很多的教学资源,最终就一定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一些内容。接下来就农村小学美术课的现代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1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寻找关于美术的素材
大自然,永远给人们呈现出不同的美,初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些不同的美都是大自然的魅力的体现。小学生学习美术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实物;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素材。农村小学生在这方面比城市的小学生占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农村的自然景色比城市会更多,更美。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美术教学的时候带领小学生走出校园,去小山坡、小河边、田地里、有野花盛开的地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小学生进行美术绘画提供素材。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大自然天然、独特的美;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绘画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2设立美术教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农村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单一,学生们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老师教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小、贪玩、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动,同时小学生思想是比较活跃的、相对来说积极发言。倘若美术老师所教的内容比较生动有趣,那么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给他们视觉、听觉上的满足,激发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这样他们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就会有更深刻的意义。这就要求美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选择内容。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十三单元《香甜的水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几个不同的水果,然后将水果放在一个看不见的袋子里,让学生摸一摸,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思考,猜一下里边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老师就可以拿出来,公布答案,让学生看一下里边到底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然后紧接着老师可以问学生问题,做好课前引导:“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你最喜欢的水果的特征,怎样才能将其形象的画出来?”通过这样提问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给学生设立学习情景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可以引导小学生发现美术的独特的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为他们进行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这样他们就更有可能创造出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欣赏美术的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其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同时也是美术老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挖掘学生艺术潜力的一种方式。但是,农村的发展比较落后,学生们举行美术欣赏活动就会缺少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去找这些是不太可能的,那么要怎样做呢?
3.1美术教材与教材外的作品结合起来
小学生学习的美术教材里有一些美术欣赏的作品,并且这些美术作品都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编制的。老师可以让小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美术作品,然后表达一下自己通过这一作品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之后引导他们全面观察,并教给他们通过美术作品分析作者的绘画特点、构思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实际上课外的美术作品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包含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受农村环境的影响,收集优秀美术作品确实没有在城市方便,但是只要老师充分挖掘,也是可以找到很多课外美术作品的,比如:老师可以从平时看的一些报纸、书刊上收集一些美术作品,也可以提议让学校为小学生少买一些美术课外书,这样学生就可以欣赏到课外优秀的美术作品。
3.2老师可以与学生交换作品,互相欣赏
师生作品相互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学习老师绘画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同时老师欣赏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为自己进行美术创作提供灵感。例如:美术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一下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热情,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作品创造一幅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然后完成以后全班同学互相欣赏评比,并且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给学生评比提意见,然后评选出一幅大家认为最好的美术作品,老师可以将它挂在教室的学习天地,鼓励其他学生都向他学习。
3.3组织美术创作大赛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创作出来的,而农村条件比较差,想要找到现成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并没不太容易,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美术创作大赛,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每一位学生都展现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后学生投票评选出一些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美术创作的能力,同时美术欣赏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想要实现现代化,既有优势,如:大自然的天然风光。同时也有劣势,比如:发展比较落后,想要一些课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并不是很容易。因此,美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其中的优势,并且尽可能的弥补其中的劣势,这样就可以实现美术现代化教学,学生就可以学好美术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李晶.农村小学美术课的现代教学———浅谈如何上好《雄伟的塔》一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243.
[2]余志伟.浅谈现代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策略[J].同行.2016(13).
[3]李仁斌.试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成效[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11):293.
作者:王春艳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向阳镇中心校
第八篇: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美术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合。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使学生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这也是传承并发展民间艺术的体现,因此应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与应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
美术属于人文艺术形式之一,其进步和发展容易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所以在美术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其社会性,同时也指出了其民族性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应对民间美术资源予以高度重视,强化学生对这部分资源的认识和掌握,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理解民间美术资源,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资源有一定限制,这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利,对于此教学期间,教师应基于教材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定了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这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使其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同时民间美术资源中涵盖了诸多美术元素,这些经典内容均值得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因此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对小学美术教学非常重要。例如:多数商场均会装饰着灯笼画和扇面画等,这些灵动的画作充分表现了经典形象,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同时教师可以将壁画和年画等民间美术资源展示给学生,不仅要欣赏作品,而且要对画作的理念和背景进行了解,使学生视野得到拓宽,这样才能使其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因课堂时间有一定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投入到民间美术资源的搜集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资源
美术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认真对待这一工作任务,在民间艺术引入教学之后,教师也应认真对待民间美术资源,因为对于民间美术资源来说,其包含了诸多优秀作品和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在将其引入小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基本美术知识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眼界,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欣赏,使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作者和历史进行了解,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我国,民间艺术分为很多种,且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在春节期间多数地区还保留着贴窗花的习俗,窗花其实就是一种剪纸艺术,这一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值得学生深入了解。如在多彩的剪纸一节教学中,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剪纸图片,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在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的过程中渗透剪纸的历史,让学生逐渐了解剪纸艺术,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兔子等,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另外,课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功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组织开展民间艺术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教学,其内涵相当广泛,而仅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美术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美术知识,体会艺术的美感和魅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课堂讲解,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可以通过民间艺术活动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民间艺术。例如:在撕画艺术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组织民间艺术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在撕画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而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创作。对于喜欢大自然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其通过撕画的形式撕出花朵、草丛、大树、白云等形状,对于喜欢看动画片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撕出动画片中动物和人物的形状,尽快学生的创作与艺术作品相去甚远,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也更加热爱美术学习,更加热爱民间艺术。
结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教学是从小培养其艺术素养的关键,因此非常重要。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内容,应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将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教学中,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创作灵感得到激发,还可以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美术活动的表达形式更加多元化,学生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个体差异,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以提升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陆艳.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措施分析[J].才智,2014(36).
[2]林立华.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3]孙婷婷.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23).
[4]杨雷刚.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2).
作者:赵晓丹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中心小学校
第九篇: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摘要:随着目前素质教育教学的逐渐深入,美术课程将因为其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等功能得以在小学开展,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可是,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带,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还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直接限制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文中将重点对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为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的美术,和其他学科不同,不但需要学生对美有一种追求,同时还是需要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将美直接表现出来。对美术老师来说,画一手好画是不足的,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各个角度吸引、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可以从美的角度获得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可是,贫困地区,专业美术老师非常少,大部分半路出家,有些甚至由其他老师兼任,促使贫困地区小学的美术教育陷入了困境,无法从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新的突破,所以,这点当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我们值得深入思考。
1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
1.1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美术课形同虚设
大部分比较贫困的地方学校并未具备专业的美术师资力量,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并未熟练对美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了解掌握。并不完善的师资是美术教育的伤口,如果不能及时治愈将会更加严重。比较发达的城市儿童花费大把的学费学习美术课,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儿童连基本艺术知识都没有专业老师来传授。美术教育面前,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是直接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小学美术教育的进步。
1.2落后经济抑制美术课程的发展
影响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发展落后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水平落后。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并未配置对应的教学器材,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承担学习用具的花销,教学操作难度比较高。当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孩子画油、版画的同时,贫困地方的孩子竟没有最基本的画笔,经济水平的落差也造成了美术教育的落差。
1.3对美术教育改革的片面理解
旧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严重的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当中,我们往常只是一味的传授画法,过分的重视知识技能,同时,教学方式落后,通常使用灌输为主要方式;教育模式当中,老师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被人们逐渐抛弃,可是教学改革当中的极端倾向往常被忽略。一方面,是唯新教材,老师自身缺乏创新。另外,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规律。往往因为创新而创新,不可避免出现哗众取宠。当今时代下,师生之间知识的传播出现了科技的革命,是值得肯定,可是媒体滥用,也将无功而返。尤其是在美术欣赏课程中,让学生单纯感悟、欣赏,导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
1.4升学教育的影响
长时间以来,升学压力的影响着每一个学校,为了可以保证在升学教育当中获得比较大的优势,这些学校也是利用各种方法不乏利用其它学科教学时间来传授主科教学。更有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升学不开美术课,有的学校虽然根据课程标准开设美术课,可是因为升学的重要性,大部分美术课被主科老师所使用,无法展开美术课教学工作。
2发展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对策
2.1严把教师质量关
师资力量是决定美术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随着现今非常多的人涌入城市,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现象明显,大多数非专业的老师兼职美术课程,将美术课变成哄孩子的课堂,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撑,鼓励大学生来贫困地方教学,其次严格控制老师的自身质量,防止非专业老师任教,或者非专业老师对美术知识培训,更好的保证美术课的专业性。
2.2优化美术教育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只有具备充足的经济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创设美术课堂,想要将目前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情况改变,要增强资金投入力度来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专款专用。保证科学合理布局的前提上,增强贫困地方校舍的改进,尽快将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力量达到指定标准。就表示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将教育资源优化,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增强了资金投入力度。保证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育高效运转。
2.3坚持新的美术课程观,是新课改实验的灵魂
新的美术课程观念将以人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个观念指引下,将美术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实践综合起来。面向所有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进步,重视学生的特长,关注调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更好的促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内在的要求,保证学生可以从本质上变为美术活动当中学习的中心,更好的构成学生在老师的专业指引下主动、个性的积极学习。
2.4多元评价,尊重学生的创作
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过程中,不要过分单调,可是也不能夸张,无条理,要更加详细、具体、耐心同时具有指导意义。和城市学生比较,贫困地方的学生见识少,绘画用具单一,因此老师要使用欣赏的态度激励学生,可以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次详细的修改意见,都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评价效果。每当学生有了创作灵感并且付诸实践的同时,老师要利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学生大力支持,不怕是简单的涂鸦或者难看的自画像也好,也尽可能的将学生的优点寻找到进行鼓励,不能进行打击。重点是因为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更大的进步过程。任何一个人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的创作尝试来表现,尊重原创就是尊重学生自己。
3结语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学作为美术教育当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校要给予充足的关注。目前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需要艰辛过程。作为教育一线的美术老师,希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努力,互相协调,让贫困地方的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更好的健康发展,保证美术课开展帮助学生全方位的进步,给贫困地方的小学美术教育带来更加有趣的美术课堂环境。为将来的祖国培养一批具备想象力、能力强、健康积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得凤.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拙见[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2.
[2]师成翠.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166.
作者:沈祥军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统部寄宿制小学
第十篇:小学美术油画棒绘画教学的实践
摘要:绘画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提升艺术感。在小学教育中,积极开展绘画教学可以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通过油画棒绘画就是其中一种非常合适的教学方法。基于此,该文就小学美术油画棒绘画教学的实践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油画棒;绘画教学
油画棒是一种非常顺滑的绘画工具,延展性好,可以进行叠色绘画,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因此,油画棒绘画非常适合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教学。
一、小学油画棒绘画教学的优势
1.更加直观油画棒绘画的直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工具的角度来讲,油画棒绘画使用固态材料,十分有趣,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直接拿油画棒进行绘画,而不用像其他绘画方式需要使用画笔蘸颜料来画。第二,油画棒绘画的绘画方式更加灵活,可以使用更多不同的绘画方法,如薄涂、厚涂、过渡等方式。同时,该方法简单,易于学生掌握,在过渡法中,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将色彩的变化展现出来,形成过渡。2.产生兴趣在小学油画棒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静物的画法开始学习,经过教师的简单指导,学生很快就能够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中,学生会对油画棒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解答和教导,通过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增强自信。3.材料易得在油画棒绘画中,绘画工具是蜡质材料,因此会获得接近油画的色彩效果,画面具有防水功能,可以反复上色。当前,油画棒绘画的相关工具可以在很多地方买到,价格也比较便宜。此外,油画棒在绘画时不需要使用其他辅助工具。
二、油画棒绘画教学的流程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油画棒绘画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三个环节。第一,对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在小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观赏和临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局部开始临摹,使学生感受绘画的主次和其中的变化。然后进行整体临摹,让学生学习构图,体会整体的色调,在过渡法中实现颜色上的冷暖搭配。第二,根据临摹的作品进行创作。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得并不熟练,对绘画技巧的理解程度也并不高,需要在对优秀作品进行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构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油画棒绘画需要从色彩开始学习,教师通过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方式。第三,通过对临摹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创造性绘画,这也是整个油画棒绘画中最难的环节,需要学生对想要描绘的对象进行仔细观察,融入自身的想象,进而将事物通过油画棒描绘出来。
三、油画棒绘画教学的方法
1.仿生法在油画棒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仿生法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仿生法是儿童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将事物以生物的形式绘画出来。如,在绘画夜晚的景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夜色进行想象:夜空中主要有什么,可以想象成什么。这时,通过想象,学生可以将夜空中的月亮画成公主、云彩画成马车、星星画成小孩。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之后,学生学习绘画的效率就会提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2.问题延伸法在油画棒绘画的教学中,还可以使用问题延伸法进行教学,教师将绘画题目从固定的命题延伸成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如,教师可以用《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作为命题,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动物进行绘画。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自己在动物园看过什么动物。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之后,让学生开始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能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
结语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油画棒绘画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油画棒绘画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绘画的主体,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对于油画棒绘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张琦.小学美术生活体验式教学研究.才智,2013(20).
作者:柴惠玲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