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生成路径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生成路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生成路径浅析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构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把握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促成思维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构建,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高校要在坚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平等、双向互动、求同存异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树立主体间性的教育观念、完善师生沟通的制度体系、搭建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沟通平台、加强教育对象需求的精准对接、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等途径,创新高校师生沟通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主体间性;沟通机制;生成路径

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高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立场对抗、供需错位、沟通不畅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有效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这不仅会增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沟通成本,降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还成为制约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瓶颈。因此,对师生有效沟通机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教育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和难点。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反映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它作为对“主体—客体”对立关系模式的超越,能够指明高校师生关系的实质,对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生成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1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构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意义

1.1有助于把握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转变思维观念

通过传统理论来探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都只能描绘出高校师生关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借助主体间性理论研究高校师生的关系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一般特征,并进一步把握高校师生关系的实质。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主体与主体即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可以避免主体性的过度膨胀而陷入“个人中心主义”和“唯我独尊”的误区,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交往,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1]。主体间性理论不仅包含教育者对受教育主体差异的认同和个性的尊重,同时也包含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承认,是对以教师为中心、在统一教育目标驱使下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单向式沟通模式的批判和扬弃,促使人们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义,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和沟通机制中的非科学成分,从而为构建新型的师生沟通关系和机制厘清思想障碍。

1.2有助于构建师生有效的沟通机制,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主体间性理论可以明确高校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内涵,对于构建师生有效的沟通机制、提升教育交往的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目前,高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在师生关系、沟通渠道、供需匹配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和谐的现象,有序高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尚未建立,这将极大影响着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主体间性作为一种以消解传统哲学中的“主客对立”和“一元主体”为目的的哲学范式[2],强调主体与主体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和谐共处。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和具体实践,强调平等沟通、良性互动等原则在高校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构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开辟道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校师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阻隔和缺失现象,使受教育者的主体身份回归并在教育过程中得以确证,营造出实施主体间性教育所需的良好校园生态。

2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构建原则

2.1地位平等原则

从主体间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高校师生的沟通过程进行考察,就是要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视为地位平等的双方,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中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一元主体”关系模式以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关系模式,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为多元异质的教育主体,并且与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之间共同构成了“主体—客体”的关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被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教育过程也不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因此,承认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多元主体关系,也就确立了双方的平等沟通地位。这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修正,有利于改变“师生地位不平等”和“教师唯我独尊”的现象,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与和谐关系的建立,为教育主体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搭建桥梁。

2.2双向互动原则

双向互动原则是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要通过展开对话达成共识,双方既是信息的表达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这是建立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以主体间性为基础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所谓交往行动,是指不同主体之间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为中介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行为。它体现了主体在现实世界中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哈贝马斯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该是互为客体的,而应该是互为主体的,主体可以通过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即相互理解和对话达成共识,最终实现自我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的统一。[3]由此可见,以“交往”和“对话”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起着重要的方法论作用。在高校以往的教育过程中,较多的是遵循由教育者到教育对象的单向沟通路径,受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主要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因此,须实现由“主体—客体”的单向沟通模式向“主体—客体—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的引导和转变,在宏观层面的场景互动和微观层面的师生对话中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最终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2.3求同存异原则

主体间性理论承认不同主体之间既存在差异性,又有着统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地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和交往的方式认识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试图对同一事物达成相似或相同的认识。“差异”与“共识”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现代西方哲学家一直试图在“差异”和“共识”之间寻找达成统一的路径。[4]主体间性理论反映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沟通过程中即为在交往目标上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以往的高校师生沟通机制忽视了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千篇一律或千人一面的沟通方式,难以激发学生主动表达诉求的欲望和能力,无法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因此,求同存异原则就是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在不同教育对象之间寻求共性,在政治性、社会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与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以求同存异为特征的主体间性不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个体主体性的超越。个体主体性的存在以主体间性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主体间性也有利于使个体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

3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生成路径

2018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与研究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5]”。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师生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转变理念、完善制度、媒介融合、精准管理、健全反馈等途径,创新高校师生沟通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

3.1转变理念:树立主体间性的教育观念

一方面,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要认识到自身与教育对象之间应是平等与共生的和谐关系,教师虽然在沟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掌握着沟通的主导权,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能仅把学生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教师在沟通过程中应对学生表达出尊重、真诚和理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良性的沟通机制是双方共同参与、彼此协作的结果,其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选择。因此,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同样需要转变教育对象的思维观念,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由被动的接收转变为主动的输出,提高教育对象主动表达学习诉求、反馈教学评价的意愿和能力,在明晰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目标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增进与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同时还要珍惜自身享有的表达和建议的权利,积极通过建言献策参与到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建设中。

3.2顶层设计:完善师生沟通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促进师生良性沟通提供组织保障,加快构建党委直接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班主任和辅导员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整合教师资源、明确岗位职责,形成推动营造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秩序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和建立师生有效沟通和联动机制。其次,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达。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全面解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国家教育部门专门针对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建设出台的相关文件,从而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群体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最后,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制定目标规划。高校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起草出台《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建设和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奖励措施、平台搭建、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还应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行业特色等设计与制定具有明显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师生有效沟通的制度体系。

3.3媒介融合:搭建全方位、多样化的沟通平台

首先,教育者要根据自身对媒介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沟通内容的相关性以及信息量的大小、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等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灵活选取和运用线下面谈、电话、邮件、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方式,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贴吧等平台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掌握其学习和生活状况,充分发挥各类沟通媒介的特性和优势,实现不同媒介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保证沟通效果的最大化。其次,还要客观认识到媒介融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互联网媒介向师生沟通领域日益渗透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使教育者的传统优势日渐消解,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教育者要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升自身运用网络媒介的水平。另一方面,互联网纷繁复杂和良莠不齐的信息、各种负面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在校大学生的理性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教育者要合理运用网络沟通引导教育对象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提高其辨别是非曲直和各种错误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负面价值观念的侵蚀,从而趋利避害,发挥网络媒介提升沟通实效的正向影响。

3.4精准管理:加强教育对象需求的精准对接

构建高校师生的有效沟通机制,须尊重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个性和差异,避免采用千篇一律的沟通方式,通过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与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首先,高校要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实践调研和精准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着力协调和解决师生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其次,要对重点学生和困难群体进行精准摸底和排查,建立“一人一档”的学生台账,实行“一人一策”,安排专门人员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积极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沟通的渠道和契机,做好精准化、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和保障工作。最后,大数据技术为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状况以及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构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同样要紧紧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战略机遇,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大数据支持系统,不断提升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3.5评价反馈:健全师生沟通评价与反馈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教育者要对各类反馈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努力做到正反馈与负反馈相互结合、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相互补充以及前置反馈、中间反馈与后继反馈相互照应,将各种反馈形式贯穿于沟通过程的始终,结合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沟通情境有针对性地选择反馈形式,以保证能够全方位接收学生的需求和信息,进而对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加以分类和整理,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回应。另一方面,要健全教育者开展沟通教育的评估机制。高校要制定高校师生沟通工作的一整套评价标准,坚持质与量、点和面相结合的原则,着重考察主体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建立包括学校领导部门、教育者、教育对象、社会和个人等多元评价主体在内的评价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公平公正、理性客观的原则进行反馈评价,以达到提高教育者沟通能力和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丽君 高鹏 李菲 单位: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