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雕塑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雕塑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现代社会,随着东西方文化碰撞,现代社会人类思维模式转变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与材料表达的多样,我国雕塑艺术在不断继承、创新的过程当中,实现了自身的超越。在这个跨界融合的时代,雕塑艺术创作的表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化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样带给民众以崭新的审美趣味,促使雕塑艺术进入一个富有时代感的全新艺术格局。

关键词:雕塑艺术艺术创作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转换

我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者开始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全新设计理念、全新文化态度对客观存在进行重新审视;现代社会雕塑创作者的思维模式也实现了从逻辑化思维模式向立体化、跨越式思维方式的转变,雕塑艺术创作者的潜意识开始在雕塑艺术创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雕塑艺术创作中渗透了各种超越时空界限的形象,雕塑艺术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实现了对自然形态形式上的变异。雕塑家文豪的作品《幻相,用未掺水的生石膏粉通过模具的挤压生成三维的形相,脆弱而短暂,一碰即散、稍纵即逝,体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文豪的作品中有佛性,这种佛性不仅反映在他对材料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他点石成金的方法上。

二、传统艺术的激活

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现代雕塑创作,无不是在各自的特有民族文化传承当中寻找创作灵感,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是雕塑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在过去,人们习惯以二元对立的角度去对待传统的与当代的二者的关系,但是传统与当代并非对立,二者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在创作手法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变化的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及形式上的丰富。在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创新的过程中,在现代文化意识的影响下,雕塑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是现代人对自然世界以及人类文化向往和追求的体现。雕塑家王志刚先生善于将传统艺术精神,运用当代语境及现代材料传达,其作品《无为》,波光粼粼,亦真亦幻,天人合一,相互映照,营造出如梦幻般的超然境界,不锈钢材质优异的反光性能贴切的体现了“观照”一词的哲学意味,一切都在观照中得以了解和释然。

三、独特感悟的传达

起源于生活的艺术体现着创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也蕴含着创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现代雕塑艺术呈现多元化特征正是由于创作者对艺术见解的多元性。在雕塑艺术设计过程中,不同创作者在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基础上具有差异性的生活环境中,并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独到见解通过雕塑的表现形式宣泄出来。雕塑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创作者情感宣泄、个性张扬的过程。纵观现代社会包括解构主义、抽象主义以及行为艺术在内的多种艺术思维的出现正是创作者个性张扬的产物。雕塑家谭勋的《一次性纸杯》系列作品。起源于自身不断的开会经验,当大家开会走后,他发觉一次性纸杯里有各种类似山河湖海、风云烟云的自然景观。他收藏了上千个不一样的纸杯,用装裱式聚拢、集合等不同的方式展示,引起很多理公众的共鸣,使得作品与雕塑艺术圈之外的群体产生了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四、材料媒介的丰富

随着现代社会当中可供利用的雕塑材料越来越丰富,雕塑家借助各种原始材料或现代媒介作为雕塑艺术的物质载体,使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更为重视雕塑媒介的创新和运用,艺术表现力较之以前也大大增强。材料、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世界,新材料、新技术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更多手段和更多的可能,也使得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可成为雕塑的介质。材料媒介的开放引发了雕塑艺术创作的走向多元化。在科技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适用于造型的包括不锈钢、着色钢、铝合金、钛合金、磁性材料、记忆状态材料、化学合成材料以及金箔材料被广泛应用,部分感应装置、电动装置,以及切割、锻打、冲压、铆、焊接、胶合、抛光、打磨、粘贴等手段,这些新材料以及技术的革新,为雕塑艺术打破传统材料的束缚,思维不再受制于技术的限制,一切想象皆有可能取得实现。设计者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造型能力决定了他们造型手法、造型风格的不同,促进了当代雕塑艺术作品向多元化发展。数字雕塑家张盛作品《冥王与冥后的皮囊》,用数字造型与材质,3D做的古典雕塑,再让它坍塌下来,再重塑,这是传统泥塑手段无法完成的,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五、跨界融合的时代

这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时代,知识裂变过程中不断重组,各学科之间也加速了交叉与融合,世界范围内的雕塑艺术创作也变得异常活跃起来。融入了现代文化的雕塑艺术从传统的关注造型创作发展为注重空间设计创作、创作者们还将现代社会的环保意识融入到创作当中,在各种现代艺术语言的相互交叉、影响、融合下,雕塑艺术产生了新的具有独立性的艺术形式。跨界融合使得雕塑艺术日趋多元化。不同行业的跨界行为将不断为雕塑注入新的资源和活力,也使得雕塑的边界越来越宽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3D数字雕塑这种既可以引发艺术家创作兴奋,又可以给观者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这种全新雕塑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在和传统雕塑艺术的相互渗透当中逐步发展,带动了雕塑艺术的进步。另外,作为机械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品,兼具雕塑自身美感及几何美学特征的动力雕塑更使观者感受到了雕塑作品的神奇。再者,借助高分子发光体复合材料等雕塑造型,并且利用色彩斑斓的LED光源制作成的发光雕塑更是既符合节能要求、又可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还具有极好的视觉舒适性以及观赏性。雕塑家吴雅琳的作品《变脸———西方邂逅东方》,以西方传统的、著名雕塑大卫像为基础,倚靠当代的新媒体技术,把中西方著名人物和中国传统造像投影在大卫的头像上,以此试图实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接转换,从题材与表现手法上实现了传统到当代的转换,跨学科跨媒介的艺术表达。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这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雕塑艺术的语言、形式、观念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拓展表现和宽泛表现。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也在继承各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步入了自由化表现境界,呈现多元化造型风格。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现代雕塑艺术更具活力,也更富有时代审美特色,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差异性审美需求。多元化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样带给民众以崭新的审美趣味,促使雕塑艺术进入一个富有时代感的全新艺术格局。

作者:陈晓春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