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紫色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技法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紫色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技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紫色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技法探析

一、紫色在历史中的象征意义

从古埃及代表着太阳神的圣甲虫胸饰和图坦卡蒙面具,到中国汉代以神仙信仰为代表的墓葬习俗卜千秋墓的女娲顶脊壁画、墓门内上额仙人王子乔图[2],再到连接神与人间的东正教拜占庭镶嵌画宝座上的圣母与圣婴等中外艺术作品[3],无一不是通过紫色暗示着权利与财富,甚至当今英国皇室也将紫色的加冕王冠用作王权的象征。不难看出,从古至今,紫色一直是特权阶级使用的色彩,相较于其它的色彩,它有着极强的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意义,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紫色具有强烈的渐离感,而终究紫色与别的色彩的区别在哪里?

二、紫色的科学定义

要了解一个色彩,就先要知道我们人类的肉眼是如何感知色彩的。人的眼睛的视网膜分为两种视觉细胞,一种是感知明暗的杆状细胞,另一种是感知色彩的锥状细胞[4],然而大自然的可见光谱范围是波长380nm至780nm,也就是彩虹色,但是对于锥状细胞来说,在这个可见光谱的波长里其实只能感知三个小范围的波长,它们是440-45(nm)、535-555(nm)和570-590(nm),[5]这正好对应的是短波(short-wavelength)蓝光、中波(medium-wavelength)绿光和长波(long-wavelength)红光的波长,我们肉眼能感知那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正是通过红(RED)、绿(GREEN)、蓝(BLUE)这三个不同波长所显示的颜色组合而来的。为了更好的做到色彩管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②规定了色彩的标准和度量程序,将蓝色短波、绿色中波和红色长波分别代表XYZ三个轴,规定了三维的色彩模型,并进一步通过科学的计算在这个空间里展示出一个二维的肉眼可见的色域范围CIEChromaticityDiagram,也称之为色度图从这张色彩空间图中可以看出,在色度图的内部有一条曲线,这是通过普朗克定律③模拟出来的普朗克曲线,它代表的是黑色辐射体通过加温发热而发出光,光是眼睛可见的电磁辐射能量,而能量的不同,给定的波长不同,温度低波长长,发出的光偏暖,温度高波长短,发出的光偏冷,这就是色温①。而太阳能也是黑色辐射体,通过温度发光,太阳也是自然界的光源,因此,在普朗克曲线上代表的颜色正是自然界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光色彩[6],在普朗克曲线以外的色彩就是需要人工制作的光线色彩,或者说在普朗克曲线以外的色彩不是通过升温燃烧而产生的自然光的色彩。通过色度图可以发现,紫色区域是远离自然光线的底部的边缘直线区域。从紫色的物理特性上能比较直观的理解,它是个极有意思的色彩区域,是由红色和蓝色这两个原色相加而成,红色和蓝色在色彩感受上就是两个极端的色彩属性,一个偏暖,一个偏冷,而紫色正是两者的混合色,正因如此,紫色给人的心理感受是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矛盾与统一的边缘色彩,再加上自古人工提取紫色的复杂性和它所代表的少数权贵阶级的属性导致这个色彩被赋予了相当独特的气质。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色彩,它又是如何表现在视觉艺术上的?用传统的绘画艺术来解释它是相当合适的。

三、从绘画走向电影的紫色

从古至今,西方美术家们对于紫色,或者说组成紫色的蓝色和红色的运用就已出神入化。拿众所周知的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所绘的著名绘画作品来看,首先,莱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7],在刻画耶稣时的色彩安排上,就运用了蓝色与红色的色块,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耶稣,只露上半身,但是却身披红色和蓝色的上衣,虽然采用了两个不同的色块,但是在整体的观感上,却叠加出了紫色的心理暗示。同样的,在梵蒂冈宫签字厅展示的《雅典学院》的湿壁画[3],拉斐尔在描绘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位哲学家,也是此幅作品中重要的两位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将紫色拆分成红蓝色块分别用在画面中央的这两位人物身上,用红蓝两个矛盾而统一色彩来描述这对既有传承而又有分歧的伟大师生关系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最后,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创作的湿壁画《创造亚当》[8],画右侧的上帝,身穿浅紫色的长袍,伸手指向亚当,画家将上帝的智慧与力量的形象通过紫色表现出来,紫色在这里又有了不可捉摸的意象表达。当然,会使用同样手法的艺术家从古至今确实是不胜枚举。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到来,摄影术被发明了。摄影(photography)②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它的意思就是用光绘画,所以对于电影摄影来说,同样是二维平面上的视觉表达艺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样式,但是相比绘画的表现形式,电影摄影与绘画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影是连续性的画面,在这个前提下,电影能够表现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在高感光度③材料的发明和后来有色光二极管(LED④)的普及与运用,电影摄影在表现光色的运用上,不仅只能表现普朗克曲线上的自然光线的色彩,而是能有更大的空间来表现丰富的人工色彩。对于紫色来说,虽然在新的艺术形式里即将大放异彩,但是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需要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中蛰伏探索。

四、电影创作中紫色对边缘题材和身份认知的阐释

虽然在1898年,威廉•拉塞姆⑤就发现导电的稀有气体能发出色光,并且在1910年,由此发明的彩色霓虹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城市的夜空中,但是,由于电影胶片的感光度太低,而相对较高感光度250ASA的彩色胶片直到80年代初才被研发出来[9]⑥,导致之前彩色色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无法为电影的拍摄所大量使用。但是在此之后,科技的进步激发着电影人不断探索的精神,电影人对色彩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蓝、红组合的紫色的运用和它在电影语言中的意义的探究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人工色光开始在电影里大放异彩,但是对于紫色来说,绝大多数是在犯罪片和黑色电影的类型片⑦中被大量的使用,用来表现边缘人物和题材,如《银翼杀手》⑧中的主人公作为不被社会接受的复制人,在影片里总是处在黑暗的环境中,并且被紫色光线所包围,以此暗示着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经典黑帮电影《疤面煞星》①同样将紫色做了符号化处理,表现主人公从难民变为黑帮大毒枭的身份转变象征。这些类型片电影成为这一时期紫色色光运用的代表作。直到1998年,红、蓝、紫又拓展出了新的社会含义,迈克尔•佩奇②设计了红色、蓝色、紫色的条纹旗来代表双性恋的社会边缘群体,使得紫色这个由冷暖红蓝色组成的人工光色有了新的身份认知的定义。然而,自新世纪以来,紫色在电影中的运用,更是将身份认知从性取向的角度做到了自我认知的深层次的表现,并将它做为电影语言的一个形式,融入到创作中去。在连续获得艾美奖和金球奖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③的电视剧集上,几个重要场景中紫色的色光在摄影创作上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第一季第四集的一场快餐店的戏中,想要获得话语权的女主角麦瑟尔夫人不幸成为了在50年代由男性绝对统治的脱口秀节目中的边缘人物,同时性别模糊而生意失败的经纪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也是处于被大众所孤立的状态,在这场关键的戏中,两个被各自环境所抛弃的角色,联手提出了大胆的反击计划。对于这场戏的色调,摄影师使用了红、蓝、紫三种色彩的色光,用这样反常的色彩表现了两位角色对身份的认知、自我的觉醒和勇于挑战霸权的反抗精神。而电影《极寒之城》④将色光运用到了极致,整部影片充斥着紫色的色调,紫色成了导演完美阐释女主角的边缘杀手和双性恋性身份的精确电影符号。然而随着近几年的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紫色在电影创作中的拓展性也越来越强,它的作用已不仅仅是阐释电影中的人物和内容,而是更致力于电影本体空间的探索。

五、紫色对于电影表现空间的再拓展

时间来到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表彰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自此不仅开创了人类第二次照明革命,对于电影摄影用光来说,红、绿、蓝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终于凑齐,LED灯逐渐成为电影用光的主流,虽然电影的用光在拥有了LED灯后更加的富有创造力,色彩也更丰富多样,但是再大功率的灯也无法匹敌太阳的光照强度,加之,如果在有色光中加入类似太阳的白光,那色光的色彩饱和度会下降,色彩浓度明显会急速的降低,导致所拍摄的画面色彩会显得极其淡薄。由于这些特殊性,色光只有在黑夜或幽暗的空间中才能显现出它的优势,而当今的数字摄影机的技术也在不断的突破新的领域,普通的数字摄影机的基础感光度就达到了800ASA的速度,这为电影在低照度空间的色彩展现上创造了全新的创作自由度,低照度的黑色空间和背景成为紫色最好的载体。由此紫色的色光在电影艺术家的创作中,拓展出了一个新的电影表现空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空间,这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的空间含义,更是代表了一个虚幻的空间概念,它是电影本体对空间拓展和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崭新意义。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科幻片系列之一,《星际迷航》⑤系列电影和剧集里,船长每次重复的标志性独白⑥就代表了人类对未知领域勇于拓展的决心,而紫色象征着电影创作者探索电影表现空间的一种代表色。近年来紫色成了科幻电影中人类延伸未知领域和想象空间的主流色,从《阿凡达》⑦中外太空潘多拉星球的夜景描述,到漫威电影《黑豹》⑧的精神世界的虚幻空间,再到《复仇者联盟3》⑨中外星种族的肤色,全都使用了对未知领域有强烈拓展性的代表色紫色。在201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⑩中,摄影师罗杰•迪金斯,不仅延续了80年代第一部《银翼杀手》的整体风格,更是在此基础上在摄影用光上做了非常大的创新与突破,在罗•杰迪金斯①的镜头下,2049年的未来城市的夜景弥漫在红蓝色的霓虹灯下,红蓝混合成的紫色光线裹挟着电影里的复制人杀手在黑夜里为政府做着肮脏的交易,甚至复制人的女朋友已经突破了性别的界限成了用光线投射出来的虚拟人,从边缘人物到性别的模糊再到未来空间的探索,紫色在这部电影中成了表现形式的集大成者,摄影师罗杰•迪金斯也通过此片,在连续1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后,终于摘得桂冠,而《银翼杀手2049》也成了电影史上一座丰碑,拓展了科幻电影表现空间的边界。正因为紫色在近些年来早已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意义,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和各类创作题材上的使用,它的包容性使得享誉全球并以制作摄影和后期调色的标准色卡和以色彩开发与研究闻名的权威机构PANTONE公司②将紫色定位为2018年的年度流行色,确实是再恰当不过。

结语

电影能成为当今最具娱乐性也兼具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与几代电影人的不懈探索和继承其他艺术形式并发扬光大是分不开的,电影正因为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作为最年轻的一门艺术形式,未来所能拓展的方向与潜力巨大,也许这正是紫色所代表的电影创作的拓展性在现实世界的一个代表。

参考文献:

[1]修•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30.

[2]黄明兰、郭引强.洛阳汉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67;76.

[3](美)克雷纳、马米亚,加德纳艺术通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282,516.

作者:杨骥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