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艺术创作特征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字艺术创作特征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字艺术创作特征分析

摘要: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家运用计算机这一新的数字载体和现代艺术思维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数字艺术。以国际当红的艺术团队teamLab的艺术作品为例,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是表现“数字化自然”的“世界”,运用超主观空间的理念打造虚拟沉浸式的多维艺术空间,目的是打破现代人脑中的界限——自己与世界、世界与他人的界限。数字艺术是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为一体的创作手法,本文分析teamLab虚拟自然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

关键词:数字化自然;无界;互动性;虚拟沉浸性

一、teamLab的创作历史及理念

1.teamLab的创作背景

teamLab是当今最受欢迎的互动多媒体艺术创作团体,2001年,猪子寿之(ToshiyukiInoko)在大学时期与四位好友一起创办teamLab,2002年猪子寿之提出用技术手段创造一个沉浸式体验的艺术世界,这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思想。随着teamLab的不断发展,他们团队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团队的创作致力于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其团队人才包含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建筑师、CG动画师、平面设计师、程序员和编辑,组成一个庞大的跨领域设计人才团队。teamLab团队打造出多件结合艺术、科学、科技、设计的作品,他们常常在创作中借用众多自然元素,如花朵、蝴蝶、水波、瀑布等打造“数字化自然”的“世界”,据不完全统计teamLab从2007年开始计算创作出约220多件数字艺术作品,其中应用自然元素的作品达91%,teamLab作品一直都以自然以及人性与生态的的交互为中心思想。同时teamLab的作品运用独特的数字技术理念,让观赏者融入到作品中,也让作品创造的气氛感染到观者。

2.teamLab的创作理念

teamLab表达的数字艺术作品是包含了多种文化、知识和学科,teamLab团队受到了日本文化艺术观念的启发,日本美学聚焦的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共存,日本艺术把自然美学作为创作灵感的源泉。teamLab创作吸收了传统日本艺术的文化理念,将“自然”作为创作灵感来源打造出“数字化自然”的“世界”。teamLab的作品把握“无界”的概念,传统艺术基于物理材料的基础上,其作品有“边界”的存在,要想打破这个“边界”需要从创作形式进行研究。teamLab认为大自然是没有界限存在的,创造一个虚拟自然的世界,将艺术走出房间,与外界产生交流、相互影响,组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人们是凭借身体去感知世界、认知世界,自然的生死轮回是时空的象征,teamLab作品《花舞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1影像结合了互动技术和动态识别技术,根据观者的参与,影像中花朵会经历生长、开花、凋谢、枯萎、死亡这一过程,人与作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用自然的“一期一落”感染参与者,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物理界限。

二、teamLab“虚拟自然”的表现方式与特征分析

1.teamLab的表现方式

(1)虚拟影像和实物装置的表现形式。teamLab的作品多为新媒体互动装置,常用数字投影技术将作品以影像的方式投射在场地内呈现出一个沉浸式虚拟空间,其影像并不是将实现录制好的视频进行放映,而是采用互动技术根据观看者的动作,电脑程序实时不断地改变进行描绘。teamLab除了使用虚拟影像来表现艺术外,还会将实物装置与影像相结合,创造新的表现空间,增强现实感。teamLab的美学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美学,数字艺术是可以让体验者感受到交互性和虚拟现实性,将观者与作品融为一体。teamLab作品《共存》2的灵感来源于“日本稻田”,场馆中设立了各种不同高度且样式类似稻穗的萤幕装置,用投影在装置上映射出一片色彩斑斓的稻田。伴着虫鸣蛙声,虚拟影像创造出摇曳起舞的绿油油的“水稻”,一大片“锦鲤”跟随着你的步伐缓缓游弋。在观赏的过程中观者行走在装置中,结合虚拟影像,人们似乎能够触碰到水稻,实物装置与虚拟影像的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夏日的稻田中。(2)teamLab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数字艺术具有虚拟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多媒体装置的使用可以给人们声、光、电、视、闻等跨维度的艺术享受。交互式设计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而来,交互式设计总体来看属于技术领域,但其需要与艺术相结合提高技术的人性化程度。对于teamLab互动装置艺术设计,其创作形式会运用到数字编程技术、图形绘画技术、声音、图像等知识,提高了数字艺术的虚拟沉浸性。teamLab的《被追逐的八咫鸟、追逐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鸟、超越空间》3这件作品使用投影在场地四周塑造出的虚幻空间令人叹为观止,八咫鸟(三只脚的乌鸦)在空间中相互飞翔追逐,同时,会留下一道光影般的飞行痕迹,八咫鸟彼此或与观者相撞时化成花朵。当观者聚集在一处时,作品的中心也会逐渐趋向于观者的所在位置,这种沉浸式作品的交互体验让参与者的存在改变了作品。这种表现手法达到teamLab打造沉浸性艺术的目的,技术为艺术带来美学的革新。

2.teamLab表现沉浸性数字自然的表现特征

(1)对自然元素进行“极”化处理。teamLab沉浸式的展览能让人瞬间脱离现实,用虚拟现实和互动技术让人进入另一种个“世界”,形成体验式的艺术作品,在创作影像中将自然元素进行“极”化处理。“极”化处理,顾名思义就是将实物进行量化或质化处理。teamLab创作中将的相同的自然元素进行大量的重复的出现,如teamLab的《花舞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中用数字技术将花朵重复构成花海,让人感受到了绚烂的“世界”。除将自然元素进行大量复制出现外,teamLab还将自然元素作放大处理,如teamLab的《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4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瀑布装置,水粒子从整个建筑墙面流下汇集到场馆中央,消除作品的边界。观者被这种数字极观表现手法包围,很容易营造出一种魔幻迷离的感觉。网络时展下的数字艺术正在逐步演化成为一种新的波普艺术,为数字艺术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依据。(2)teamLab自然的超现实表现形式。teamLab沉浸式体验展示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通过放大、复制、扭转、叠加的方式重新定义自然元素以及它的存在方式。从视觉形式来看,teamLab所运用的自然元素接近自然而不同于自然,给观者创造一个新形式的“自然”世界。teamLab作品的呈现出超现实主义手法,超现实主义是将梦幻的、潜意识的、碎片化的“世界”组合起来创作出艺术作品。如teamLab的《水粒子的世界》作品中根据超主观空间理念在虚拟三维空间中打造的虚拟瀑布,将人的主观世界注入到今日的客观知识时代。这个作品对瀑布的模拟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瀑布的水体借鉴前现代亚洲绘画用线条表现,其线条传递出动态生命的色彩。这种神秘梦幻的创作形式让人能感知自然,将人的情感、作品、自然融为一体,让其界限消失。

三、结语

teamLab的作品是高科技数字技术和创作者设计理念的结合、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teamLab打造数字化自然的“世界”,通过艺术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新关系,让科技摆脱冰冷的固有印象,而是充盈着怜悯万物的情感。从作品和观者的关系来看,其团队从虚拟沉浸、增强现实和体感互动等技术减弱了作品观者之间的界限,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更好的感知作者表现的“世界”生命。当然数字艺术不仅仅在艺术作品创作中大放光彩,数字艺术还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给受众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数字艺术已与我们生活有了密切的结合。

作者:高宇婷 朱一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