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声乐教学中近代艺术歌曲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体现,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无论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还是对我国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音乐人才。
【关键词】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声乐教学;作用
声乐作为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声乐形式。就中国的声乐发展状况来看,艺术歌曲这一种形式艺术品位相对较高,并且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创新。
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特征
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者在创作中充分融入了与西方有关的音乐理论、曲式结构和作曲技术,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突破传统、积极创新,对声乐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主要将近代新诗词、传统古诗词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作为歌曲创作的题材,例如黄自创作的《思乡》、青主创作的《我住长江头》以及冼星海创作的《黄河怨》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同时欧洲风格、时代特征也十分明显。要想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掌握艺术歌曲有关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了解,进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一)演唱的民族化风格区别于西方追求金属色彩音质的美声唱法,我国的传统美声唱法更加注重声音的清、脆、亮。同时由于近代艺术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根据五声音阶等传统形式演变而来的,使得艺术歌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在近代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我国传统民歌演唱技巧以体现民族的独特韵味,还需要合理运用美声唱法的发音技巧以赋予歌曲浪漫主义色彩,进而确保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二)歌词歌词作为艺术歌曲的重要载体是歌曲主题的直观表现形式。以古诗词作为创作题材的近代艺术歌曲作品,其中蕴含的诗意让歌曲更具特色、让歌唱特征更加鲜明。例如基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将原词中的豪放气势、怀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激情高音的演唱,将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挚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情景交融,声韵兼备。
(三)钢琴伴奏近代艺术歌曲不仅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文学性颇强的歌词内容,钢琴伴奏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艺术歌曲通过旋律表现主题的时候,伴奏则营造出了与之相应的氛围和意境,两者相辅相成,使歌曲与伴奏融为一体,为听众呈现出了一场别具魅力的听觉盛宴。
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声乐教学的基础艺术歌曲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创新发展对丰富声乐教学素材、完善声乐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就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来看,其作品通常为诗乐结合的特定形式,充满音乐性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因此这就需要演唱者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声音进行严格的把控,要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伴随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其演唱技巧逐渐完善,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提高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近代艺术歌曲能够很好地夯实声乐教学的基础,对声乐教学具有促进作用。首先,近代艺术歌曲具有艺术性与文学性双重特点,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知能力。其次,近代艺术歌曲难度适中,更方便初学者理解与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音乐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近代艺术歌曲的音色、旋律丰富,技法独特,对于学生音乐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
(二)促进美声唱法的发展伴随着西方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其逐渐被各国艺术家接纳并引入到当地的声乐体系中,为本民族美声唱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本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期,西方美声唱法虽然被诸多国家引入,但是在我国的传播并不顺利,由于美声唱法与我们的普通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致使人们对其怀有一定的陌生感,使得其发展空间有限,仅在中国的“海归”圈以及教堂中流行。追本溯源,此种问题的产生主要还是由于语言不通,陌生的音乐内容、新奇的演唱方式、区别于大众的独特审美以及中国人民内在的排外心理都严重阻碍了西方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随着“海归”作曲家以及歌唱家的推动,西方美声唱法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我们本土的声乐教学也逐渐受其发声技巧的影响,开启了中西融合的艺术歌曲创作新道路。西方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式主要体现在气息支撑和共鸣腔体等方面,其对于音乐作品艺术魅力的展现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作为西方美声唱法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中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院校逐渐建立,音乐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音乐传播的力度大大加强,越来越多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人们所熟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不仅是西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融入,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这种中西结合的唱法,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同时又具备西方音乐艺术的重要特性,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音乐需求。
三、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基本前提,一名合格的演唱者,首先需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认识与评估,并且充分相信自身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近代艺术歌曲之所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其特点密不可分。近代艺术歌曲音域适中、旋律优美、曲式结构相对简单、音程幅度变化不大、情感丰富,同时无论是调式的变化还是音乐布局,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初学者稳定气息、调节发声器官、克服发声障碍等都具有积极作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中西结合的歌曲种类,其音色质朴、旋律流畅、创作手法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艺术歌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解决在进行吐字、咬字、发声、呼吸、共鸣等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发声技巧也会逐渐成熟,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能够更好地帮助演唱者理解歌曲,表达情感。音乐文化修养是音乐素养以及文化修养的统称,对演唱者来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学生需要充分把握作品的民族特色、文化思想以及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唱中确保歌曲思想、意境、情感的充分展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音乐素养主要反映了演唱者对歌曲调式调性和节奏的理解以及对整体演唱风格的把握,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帮助演唱者对气息、表情等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呈现出完美的演唱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引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有利于确保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文化修养的共同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声乐作品。
(三)丰富学生的训练素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种类丰富,歌曲数量较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训练素材。同时,不同的近代艺术歌曲难易程度也不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学习。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恰当的训练曲目,从而提高自身对气息的控制能力,美化音色,达到学习目的。歌曲演唱效果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演唱者对声音以及气息的控制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声乐艺术的表现力是演唱者追求的共同目标,演唱者的声音能够直观地为我们传递出歌曲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对声音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歌曲的音色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歌曲的表现力,加强学生的声音训练尤为重要。不同的训练曲目有不同的音色要求,或明亮或低沉,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安排恰当的训练曲目,通过对声音的训练使学生更好地传达歌曲情感,引发观众共鸣。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音调与节奏的准确性、音色的效果以及声音的长短。演唱者在演唱时的呼吸与我们平时浅而平静的呼吸存在巨大的差异,演唱时要求演唱者呼吸积极,且整体要放松。因此对于缺乏专业训练的初学者来说,短小的近代艺术歌曲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加强呼吸训练,使其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成长。
(四)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演唱近代艺术歌曲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技巧,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并不是西方音乐文化的一味复制,而是在结合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创作出的符合中国声乐发展实际的新作品。例如冼星海的《黄河怨》就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黄河倾听绝望妇女诉说仇怨,表达了国人对日寇侵华的怨恨。因此在近代艺术歌曲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提高声乐技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总而言之,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引入到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加强歌曲调式调性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迪.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23).
[2]聂普荣,冯存凌.19、20世纪之交的德奥管弦乐艺术歌曲[J].音乐天地,2018,(12).
[3]金相莉.我国艺术歌曲百年发展及意蕴研究[J].戏剧之家,2019,(06).
[4]刘馨.浅析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体现[J].北方音乐,2019,(13).
[5]易靖平.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探索[J].艺术教育,2019,(11).
[6]张丽珍,马语嫣.中国艺术歌曲在山西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发展现状[J].北方音乐,2017,(16).
作者:张洁 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