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创作与艺术想象的相关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想象的相关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创作与艺术想象的相关性

本文作者:鞠虹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艺术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感知、直觉、联想、想象、理性、灵感等多种心理形式的融合,既有意识活动,又有无意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在艺术创作的各项心理活动中,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家还必须凭借他的想象来创造外在的艺术品”;别林斯基也认为:“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完成”,由此可见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想象不是普通的想象,而是艺术想象,且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密不可分。

一、想象与艺术想象

想象是大脑的一个认知过程,是人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单纯的想象与艺术想象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想象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不需要将其付诸现实,产生成果。单纯的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能够使人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并且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而创造想象则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形象思维,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大脑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改造和加工的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以感知为前提,以记忆表象为基础产生的新的形象,从而为艺术想象奠定了基础。

不同于孩童的想象和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想象,艺术想象是贯穿着审美知觉的。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想象存在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审美主体面对艺术作品时的欣赏过程。艺术创作是审美创造活动,因此艺术形象的诞生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在着手创造艺术形象之前,艺术家首先要有一个体验和构思的过程,而他要创作的形象,已经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艺术家开始创作之时,想象则发挥作用,不断地根据经验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改造,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象。想象的参与使得艺术家的感知活动成为审美知觉并富有艺术气息,因为艺术家在感知一个对象时,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感知,他不仅能够观察到对象的物理性质,还能知觉到对象的审美特点,而想象则可以在这种知觉活动中使被感知对象发生审美变形。就像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和星空,在普通人眼中的平常形象却可以在他的笔下产生生命,人们不仅可以从他的画作中看到同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星空和向日葵,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产生对生命的感悟,这就是艺术想象的魅力。

艺术联想和艺术幻想也是艺术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艺术家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引发产生有关的另一事物的想法时,艺术联想就发生了,它能够使艺术家的创作形象更为丰富和鲜明。艺术幻想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想象,通过艺术幻想,艺术家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实际生活和自己感受的局限,将现实生活无限地升华,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想象的特点

对于艺术想象的探讨,中国古已有之,顾恺之、陆机都曾论述过这一问题,陆机在《文赋》中就指出过,作家的艺术构思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艺术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其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且具有自身特点。

首先,艺术想象离不开形象思维。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新的艺术形象之前,首先要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形象进行加工,无论是在大脑中改造原有表象还是创造新的形象,都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此外,艺术想象的整体性来自于形象思维的整体性,从而也使得艺术创作具有整体性。艺术家在构思艺术形象时,无论是具体的人、物,还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

其次,艺术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它会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一个全新的形象。不同的艺术体验和生活积累造就了不同的表象记忆,也同时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想象,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方法即可说明这一点。如同样是画虾,中国的齐白石先生会用水墨将虾的形态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出来,突显一种意境,而西方的写实油画则会用色彩在画布上展现虾的最真实形态;同样是对太阳的幻想,中国神话认为太阳是三足金乌,而希腊神话则认为有一个太阳神阿波罗驾车在天上飞驰。

再次,艺术想象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做出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在艺术创作中,审美情感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正是在强烈的审美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下,艺术家们的想象才能够无限驰骋,创作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佳作。如在凡•高的画中,许多静物的形象都是变形的,色彩也有所变化,这是因为画家对自然的情感化观察使他抛开了写实的表现手法,在想象中赋予事物以新的形态。而画家凡•高更也是厌倦了现代人的生活,搬到塔希提岛上居住,在原住民单纯的生活中找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由此可见,审美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想象,进而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最后,艺术想象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一般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触和审美视角,往往在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事物在他们的眼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同时还会伴有把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艺术形象的创作冲动。

因此,艺术家们总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将眼中看到的形象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过程是主观的、能动的、积极的。艺术想象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性直接影响着艺术作品的魅力,如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达》之所以获得骄人的票房成绩,与影片中那充满瑰丽色彩的潘多拉星球带给观众的震撼密不可分,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奇妙的植物、美丽的景色,都是艺术想象的杰作,而这部影片中的艺术想象无疑是极具创造性的。

三、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艺术生命的源泉。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家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艺术想象,艺术家就是有再多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悟也无法将其转化为艺术形象。其实,无论是绘画,还是舞蹈、音乐、文学,其创作都是离不开艺术想象的。

对于想象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文论家早已有所论述。顾恺之曾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即人物和山水狗马乃天地自然造化,具有灵动气韵,不似亭台楼阁乃人工所造,仅有物质形貌,无灵动气韵,而“气韵”的捕获要靠“迁想”,这番评论清楚地说明了想象在展现绘画意境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汤显祖的浪漫主义美学观更是把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推向极致,他认为幻想可以改变现实,艺术家为了表现情感,追求理想,应该用大胆、热烈的幻想来改变不合理的现实。汤显祖还把艺术想象力作为艺术家的最本质的属性,认为有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就能表现一切,作品才有生气,“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杜丽娘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为了追求“情”的解放,艺术家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想象,可以突破生死的界限,创造理想世界。善画竹的郑板桥在绘画创作上也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观点。推广到艺术创作上,“眼中之竹”即是指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对于现实形象的把握;“胸中之竹”即是对艺术想象和构思的过程,是对生活形象的升华,也是对大脑中原有表象的加工;“眼中之竹”即是将脑中艺术想象的结果付诸实践,将新的艺术形象创造出来,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理念。

艺术想象不仅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还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增强艺术家的情感抒发。艺术想象可以开阔艺术家的视野,活跃其创作思维,在艺术家旧有积累和情绪的基础上,使其头脑中产生更多的艺术形象,并具有更加丰沛的情感。艺术想象还可以补充艺术家的素材积累,如在构思过程中通过艺术想象将大脑中原有的记忆碎片进行新的连接和组合,从而得到新的记忆表象,为下一次的艺术构思做好准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因此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艺术家创作的痕迹,很多细节都是凭借艺术家的艺术想象诞生,有时艺术想象不仅发生在初次创作之中,甚至发生在二次、三次或更多次的润色和修改之中。此外,艺术想象还可以综合艺术家头脑中支离破碎的表象,使之融合、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艺术形象。要想创作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生活积累,然而这些体验和积累有时缺乏一定的联系,如何能够理清头绪,在创作时做到对这些材料巧妙运用、信手拈来呢?想象在这时就发挥了作用,它能够使艺术家找到与创作主题相关的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和变化,使其成为自己想要塑造和表达的艺术形象。

当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想象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艺术家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审美境界,以及其所处的时展、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如中国明代的艺术家是无法想象现代多媒体艺术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想象也有相对的有限性。然而,无论艺术想象受到何种影响,它始终是艺术创作的依托,它就像一双翅膀,带领着艺术家自由翱翔、冲破局限,以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