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巫山神女艺术创作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其融入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与认知,并从题材的丰富上与其感受进行统合,进而塑造出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巫山神女》在创作上选自三峡的自然景观神女峰为背景,从故事情节的渲染上,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引线,从险礁的化身九妹与船工的化身水旺一系列感人的艺术演绎中,在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中,将勇于与天险抗争,敢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在悲壮的爱情演绎中进行了生动展示。《巫山神女》在主题构思上,颠覆了传统仙女的唯美形象,以危害百姓的礁石为喻,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上升为爱情的生死高度,并从大悲剧的结局中表现崇高的牺牲精神。以古老的传说立意,从人性的挖掘与生命的价值追求上,将峡江内的险滩注入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这种将爱情作为恒久不变的艺术主题,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建立关联,全剧在跌宕起伏的情感矛盾交织中,以人物的情感脉络为发展,借助于音乐的艺术表现,抒写了浪漫主义悲情歌剧的艺术震撼力。《巫山神女》在剧本描法上,以故事化风格来彰显诗性感悟,将神话传说还原于真实的人情故事,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凸显民族主义精神意境,更是从浓墨重彩中构建了一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凄美画卷。诗意化的艺术表达在于对浪漫主义意识题材的渲染,歌剧《巫山神女》在继承浪漫主义色彩中,更加注重对人物情感冲突的展现,包括对远古神话的引入,特别是对于神女九妹形象的塑造,以违背天意而与水旺用生命来换取峡江的平安,然而在亲情与爱情之间,神女九妹在十二姐妹的连理亲情中,经历痛苦的挣扎后决心消除险滩。
这一艺术创作风格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莎翁的爱情悲剧情结。在音乐艺术创作上,歌剧《巫山神女》的音乐表现在多种元素的融合,更是借助于舞台视觉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音乐创作上:一方面融入了当地音乐元素,如在剧中融入重庆本地的“号子”音乐,以川剧、清音为特征的本地戏曲艺术形式及演唱风格,更使得该剧的地域音乐色彩浓郁,强化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抒情性。刘振球在音乐素材整合中,大量运用主题音乐来贯穿剧情,同时在表现戏剧冲突中,将旋律、音色、节奏及和声等方面,更以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来塑造富有趣味的音乐旋律。歌剧语言的作为建立在文学艺术基础上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内容的选择对于歌剧剧情及故事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巫山神女》的歌词编写上,以重庆本地的方言为重要来源,在剧情场景的变换中,更让观众从熟悉的歌唱中感受歌剧的艺术之美,也从中展现了纯朴的本土气息。声乐表现是歌剧艺术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巫山神女》的声乐表现上,主角有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次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等,从而体现了歌剧声乐艺术的多样性。同时,在戏剧剧情发展及剧情矛盾冲突中,又通报对各类声乐的交织与融合,凝练成一部感人的浪漫戏剧作品。如在该剧中的合唱,以船工等群体角色来进行烘托艺术背景,一方面强化了歌剧的情感,另一方面从人物内心的塑造上获得了升华。在第三幕中合唱“奈何桥……”一段,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也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水旺与九妹的二重唱《天长地久》部分,其相知、相爱、相守的爱情誓言,在难舍难分中表达忠贞的爱情;在合唱《人间走》中,“竹篱茅舍风光秀,短笛一声么牯牛”,“月儿害羞妹害羞,爱在心头颤悠悠”……,不同唱腔所激发的不同心理情愫及人物性格,更是从语言艺术、声乐艺术的表现力上,渲染了剧情,升华了整个歌剧的艺术水平。歌剧艺术离不开精心构设的舞台,独特的舞台艺术转换更能够推动剧情的跌宕起伏,实现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在《巫山神女》舞台艺术展示上,从有限的舞台到无限的艺术空间,在诗意化的场景转变中,把握了对歌剧主题及歌剧情节的全面发展。对于峡江中险滩的表现上,利用大屏幕在拓展舞台空间的艺术效果上,也从水幕的融入上增添了舞台视觉感,使得整个场景获得了立体化呈现。在第三幕献血场景设置上,对于阴森森的鬼域,借助于玫瑰花来暗喻“还阳血”,增添了该剧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九妹升峰时,对于五彩云幕的使用,更使得舞台画面气势恢宏,视觉震撼力所带来的全剧的高潮,既给观众带来视觉赏析,又给人物留下了充分的艺术空间。总的来看,对于全剧舞台艺术的处理上,在整体写意上凸显局部写实、动静融合。
二、结语
歌剧是音乐艺术下的戏剧,作为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歌剧中的人物塑造也是重中之重。《巫山神女》在角色塑造中,围绕女主人公九妹与男主人公水旺的艺术形象,从其心理刻画与情感色彩的表现上,将情感作为最朴实的线索,使得人物的表现力更富多面性。作为重庆歌剧发展中的重要剧目,《巫山神女》的创作及艺术表现,在对中国古老传说的延续上,以新颖独特的创新手法来歌颂中华民族的自我牺牲精神,并在音乐创作、戏剧结构及人物设置上生动展现了戏剧情节,塑造了感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贾韵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