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创作材料的创新与趣味性表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创作材料的创新与趣味性表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创作材料的创新与趣味性表达

摘要:艺术随着时间轴不停地发展,艺术家手里拾来的艺术创作材料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般简单,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更纯粹的物质来概述一种简单的事实。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纯粹”是忠于观众自身视觉感、体验感的一种媒介,这个媒介是就是材料,它存在于当下多元化社会之中,依然传承着过去,又担负着创造未来。而在时下,大众的眼睛更加关注材料创新所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受,是一种源自材料本身的轻松和趣味。

关键词:艺术;创作材料;创新;趣味

1传统材料的创新

在倡导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今天,当代艺术呈现出多维的发展趋势,这使得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成为可能。然而,在探索形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材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者们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许多新兴材料的加入(如多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艺术)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艺术”(fineart)早已突破以往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几大门类,转向更新、更包容的创造空间。伴随着艺术家们情感与观念的介入,他们对艺术材料的运用开始了多种途径的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首先是对传统艺术创作材料的创新。这是一种对传统艺术创作材料所孕育包含的艺术语言的解构和重读。这里列举了在现当代艺术中对传统材料创新运用的几次成功的尝试。在利用石头的肌理效果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里,摩尔的《母与子》(图1)采用套叠、穿插的手法将人物元素进行柔润处理,塑造自然柔美的有线条的雕塑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尊重和保持石雕材质的坚硬和厚重感,同时加以柔化的雕刻处理,将石雕材质的柔和形态和厚重本质通过艺术方式的多样化转换最终结合在一件作品中,营造了作品在空间展示中的非常规的触觉和视觉感染力。艺术家在既保存了材料的本质特征的同时,巧妙地借用并突出石质材料的坚硬和凝重,迎合了作品主题——自然的美感,这是符合当时的工业社会背景下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给传统材料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这种以“自然之物”塑“自然之形”的相似作品也同样存在,一如隋建国的《结构》。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同样试图通过展现材料的实质——石头与钢铁这两种传统材料互相结合的可能性来思考不同材料间的对话关系。通过这两种不同材料间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抗和冲突来反映压抑与反压抑,这是一种对材料对比的阐释,也是创作者复杂情感的抒发。艺术家正是借助石质材料和金属材料的沉默、凝重来传达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曾成钢的《鉴湖三杰》(图2)、沈允庆的《风韵系列》,也都是当代艺术中运用传统材料进行创作创新的典型。虽然当代艺术在雕塑领域早已开始了对新观念和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但其创新的本质也是基于对传统雕塑材料的突破性解构和运用,无一例外地以追求以钢铁、铜质等金属材料自身的坚硬沉重的属性来塑形的作品的厚重朴实的情感。通过这些主题与较为传统的艺术作品,可以看出传统材料在艺术创作中依旧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现在的艺术家在对传统材料的理解抑或是观念上的认识已超越前人。以往传统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大多单一纯粹,或是局限于生产力而变得无从选择。例如,广场上矗立的纪念性雕塑作品,意在歌颂主题人物的光辉事迹,在这类作品中,材料并不占据主要地位。

2新兴材料的出现

新兴材料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新的艺术思潮的兴起。在如今的艺术创作中新兴材料种类的多样化令人眼花缭乱。它们的出现着实促进了创作手法的跟进与进步。在我国,在伴随着艺术领域85新潮运动以及星星美展的开始,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青年精英们的跃跃欲试,在这场思想解放的运动领导下,艺术家们重新审视艺术创作的外在粉饰与内在实质,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探索艺术客体(即材质)语言的本质和变化。新潮美术对日后的艺术发展带来了思想上的突破和创作形式上的大胆跃进,材料也同样被“解放”了。那一时期,许多年轻的艺术家,特别在雕塑界的新兴力量,他们对新兴材料的尝试和探索对日后综合材料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当中,纤维艺术伴随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蛰伏过一段低调的苍茫岁月,开始大展头角。纤维艺术是区别于硬质材料创作的另一种艺术材料的新体验,这种体验之下的潜力和空间给这一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们极大地暗示。纤维领域中的万曼,开创了在纤维艺术的手工创作模式,为艺术材料形态的多元化添加了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和例证。此时,随着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新兴材料的介入带了给艺术更多的活力,这种趋势也逐渐演变成“新一代艺术家开始新一轮的材料实验”的固定途径。艺术创作运用的综合材料,可以是单一、复合或混合的(多重结合),艺术创作材料参与的作品已经不再存有清晰的界定,其包含面也拓展到了非常规性的材料的运用。例如,农作物残余、纸质纤维、布匹棉丝、竹木绳线等。这类介入新兴材料的艺术创作往往充斥着时代的气息,材料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缩影,同时,这种类型的艺术创作大多具备较强的表现观念,自由的抒发艺术创作者对社会的直接感知与间接认识。

3材料创作拾来的趣味

毕加索是现代主义不折不扣的材料大师与先驱,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早涉及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最先提出材料概念的艺术家,在雕塑创作中追求表现事物新的形态,重视个人真实感受,以天才般的头脑创造了“拼贴”式的艺术行为方式。[1]在传统艺术中,材料在艺术创作的领域中扮演的身份只是“创作媒介”,而自19世纪至今,随着雕塑创作材料的不断尝试和创新,材料得以突显其属于自身的物质本性。材料囊括自然大类的各种形态,它们的物质“第一性”是最易表现其自身特质的。也正是材料被天然赋予的本身性质,索引了艺术家对其展开真实性以及趣味性的探索。艺术创作中的趣味性,是继视觉冲击力后的另一大重点。艺术作品的趣味性其目的是吸引大众参与欣赏、评论与感受这些基本元素。这种趣味性是艺术作品与大众互动性的关键,大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更能增加作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种伴随材料创作拾来的趣味性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加具备一种“随性”的愉悦,同时也增加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轻松体验与诙谐感受。趣味性材料创作的类别有材料属性体现、主题性趣味创作以及参与式趣味表现这三种方式。材料属性体现:这一类艺术创作是基于传统雕塑中,对创作形式、表现手法以及材料的物理表现等为基本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的。其核心表现是尊重材料的普遍价值,体现其最基本的物质“第一性”。日裔艺术家KaySekimachi的作品,全都是素色的自然创作。以枫叶枝梗为原材料的器具雕塑作品,以更自然和透明的方式呈现出了枫叶的脉络之美。KaySekimachi通过自己熟练的编制手法,结合树叶的自然形态进行创作,体现材料的生命力以及那份脆弱的美感。材料本身的美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自然依附的。不同材料的属性决定了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比重,同样的,艺术家处理的不同手法或是彰显,或是掩盖,还可以是模仿以此造成让人啼笑皆非的假象。主题性趣味创作:主题性创作的题材大多是叙事性的。例如,巴特罗公寓,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表现。高迪是根据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龙困在城堡里,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公主与龙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用剑杀死了龙。龙的血变成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花,圣乔治把这些鲜花献给了公主,这个故事设计和建造了巴特罗公寓。高迪用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着英雄,鳞片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房子外面是用彩色的瓷片镶贴,像是长满龙鳞的龙身,镶嵌彩饰的玻璃和构思独特的阳台是面具。巴特罗公寓(图4)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西班牙瓷砖,建筑外部和屋顶都大面积地用它进行修饰与完善。高迪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更是伟大的艺术家,他运用常见的材料进行建筑改造,作品本身兼具了叙事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将趣味性创作作品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使艺术品不仅具备趣味性,更增加了其适用性。除此之外还有毕加索1967年创作的《芝加哥的毕加索》、米罗的绘画以及雕塑作品等。参与性趣味表现:比利时设计师SebastienWierinck研究并创造了由弹性聚乙烯管雕刻家具的安装(图5)。从户外的公共长椅到餐厅商场等室内座椅,他的作品总是能挑战人们的视觉感受并与其周围的环境空间发生互动。聚乙烯是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新材料,其可塑性相对于传统的材料要灵活得多。聚乙烯管的扭曲以及流动性的外观使得创作语言更加多样化,趣味性。该艺术家的作品很好到反映了材料在创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是可以增强作品与大众参与和互动的。

4总结

趣味性材料创作往往不仅仅限于艺术创作的外观表象,反之,其以记录形式或者叙事性的方式阐释一种幽默的现象或情节,往往含有一种事件的再现与例证。艺术创作的趣味性表现是一种具备以趣味性为符号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艺术创作的形体表达一种观念或活动的主题。表象含有趣味性的艺术作品,延伸到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艺术创作实质的浓重与辨证。这类艺术创作作品往往含有表象和内在双向的表达含义,与观者的内心境界有较强的互动。论之,知者达其意,不知者,得其象。

参考文献:

[1]谭勋.雕塑综合材料教学(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精选教材)[M].河北美术出版社,第9页.

作者:易岚岚 顾宗蛟 上单位:海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