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传统书法介入当代陶瓷艺术创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传统书法介入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传统书法介入当代陶瓷艺术创作

【摘要】中国传统书法和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将书法元素介入陶瓷文化艺术创作逐渐得到业界推崇和认可,文章从景德镇陶瓷书法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书法介入陶瓷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最后具体分析了书法在陶瓷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关键词】中国传统书法;陶瓷文化;艺术创作

1、景德镇陶瓷书法现状分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陶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经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陶瓷仍占据着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流地位,这已不能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美有更高的需求,陶瓷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陶瓷书法是以当代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工艺和造型相结合的一种新兴艺术,逐渐成为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陶瓷书法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尚在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装饰的范畴,以摹写古人为主,自由创作还远远不够,投入创新研究的人力、物力资源也十分有限,对陶瓷书法的系统性理论研究也很少,所以只能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等方式,才能找到一些相关资料。

2、书法介入陶瓷艺术创作研究的意义

书法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陶瓷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融入当代陶瓷的意义在于:(1)完善书法抽象艺术理论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抽象化,是以汉字符号图形作为创作元素的现代抽象艺术,从本质上保留了书法的特征。这是中国独一无二抽象艺术特征,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种独特样式。探索“抽象书法”的贡献在于使书法创作独立于汉字之外,迈向其艺术的本质,追求它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表现艺术家的感受和情绪。(2)促进当代陶瓷书法发展陶瓷书法是将陶瓷、书法糅合创新,以传统的书法元素为基础,通过抽象的手法,丰富陶瓷书法的内涵和外延。突破陶瓷书法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摆脱束缚,着重探索陶瓷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创作,具有开拓意义。(3)丰富当代陶瓷文化内涵陶瓷书法是当代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陶瓷书法,能开拓陶瓷文化的新领域,形成解读陶瓷文化的新视角,展现陶瓷文化的多元化魅力,为这古老的陶瓷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江西在全国的文化地位,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

3、书法融入陶瓷艺术创作的内涵

陶瓷书法的主要构架及组成元素,陶瓷书法的理论研究。中国传统书法元素是中国特有的符号。传统艺术陶瓷仍占据着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流地位,这已不能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美有更高的需求,陶瓷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陶瓷书法是以当代陶瓷为载体,以陶瓷书法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工艺和造型相结合的一种新兴艺术,逐渐成为当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陶瓷书法字非字为案例,根据陶瓷器物的不同,将书法元素介入到陶瓷造型当中去,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1)中国传统书法元素抽象化研究中国传统书法包括汉字的字形字义,间架结构,书体的不同特征、书写的章法要领都必须符合传统审美规范。历代书论及书家,对书法的认识与追求虽有差异,但总体审美原则是无可动摇的。在这个多元文化冲击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开放、自由的抽象艺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抽象艺术已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成了当代审美追求。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抽象化,就是用现代或当代的审美眼光发展与延伸传统书法,其中对字型的结构,章法的结构变化,书写内容的表现总体是尊崇传统审美。抽象书法主要在于艺术视觉的表达,追求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与笔墨结构的探索。(2)陶瓷书法的概念陶瓷书法是以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工艺和造型相结合的一种新兴艺术,它与陶瓷雕塑、陶瓷绘画等是姊妹艺术,都属于陶瓷工艺美术的范畴。(3)陶瓷书法的艺术特征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与墨的艺术。两者之间不乏契合。陶瓷书法正是建立在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通过传承和创新,从而达到融合和升华。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汉代的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道明:“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中国作陶的祖先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陶瓷以艺术和精神文化的涵义。“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一个“陶”字竟是思想的象征,于是有了“陶冶”、“陶铸”等由“陶”字而生的人文意味,也有了陶瓷作品作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本质。在窑炉面前,每一个陶瓷艺术家都充满了希冀和期待。他们在用泥加火的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灵魂。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创造过程中把精神与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创造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作品。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自己的思想寄托。再次,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两者都讲究和强调变化。清人陈介祺在其《习字诀》中主张“练字不如练气”,正是受到陶文与金文布局结构的启发。因为有些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形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迭宕多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秦砖汉瓦”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臻上乘,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秦砖汉瓦”的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陶上的图案、文字既表现了淳朴的时代风格,又富有天然的艺术情趣。刻的无论篆书或隶书,多在圆形或方形、云形轮廓内变化其形体,介乎文字与图案之间,别有一种圆浑典雅的神韵,令人百看不厌。总之,对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特征的深入、完整的理解,有助于在创造过程中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从而创作出更加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4)当代陶瓷书法的创新与探索秉承传统,立足创新,不断向更高审美层次追求探索,努力寻找“真我”,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内心感受,摆脱了传统书法的束缚,抽象化汉字,把文字从理性和逻辑中释放出来,似字非字,形减而神不减,再结合陶瓷这一古老载体,自由奔放地宣泄作者的情感,表达心灵深处的碰撞,将陶瓷书法创作和个人情感表达相结合,敢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创作出更具时代特征和审美情趣的陶瓷书法作品。

4、总结

陶瓷书法应自觉充当传承文明发展的载体,表现社会主流文化的美学精神以及审美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才会踏上光明的大道,陶瓷书法家应以此作为创作出发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兼顾,高雅和通俗共存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曹唏.象外之象大象无形——关于尹志军现代陶瓷艺术作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05):57-59.

作者:尹志军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