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财务论文:动态预算管理路径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薛梅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计划阶段(Plan)———预算编制。计划是PDCA循环的起点,对应于高校预算管理的第一步便是预算编制。按照戴明循环大环带小环的原理,预算编制环节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高校战略目标,合理设置各部门子目标预算管理要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在预算编制环节,首先要将学校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各用款部门的工作内容,确定各自的子目标,形成预算管理的“关键点”,也就是对高校预算进行前馈控制。2.结合目标,分配资源高校年度总预算下达后,组织召开校内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根据设置的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结合部门特点分配预算资源,确定经费使用的范围及重点,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编制预算。
(二)实施阶段(Do)———预算执行及监督。实施阶段是根据P阶段的工作成果开展的,因此是实现P阶段目标的关键环节。高校预算管理的实施阶段即预算执行阶段,此阶段严格有序地开展是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目标最关键的环节。只有严格执行预算,才能将资金使用与预算相匹配,保证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执行的开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校在下达各职能部门当年预算时,同时应下发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及程序,各用款部门应按照分配的预算经费,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尽量保证实际支出项目与经费预算项目相一致,进而为后期的预算执行分析及评价做好准备。2.预算执行过程应进行及时恰当的预算调整。由于高校各用款部门的预算编制是在年初或者上年末完成,与当年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因此,高校应建立预算适时调整办法,调整时间可安排在每年6月底至7月初。在预算总额内的调整事项,用款部门可自行在预算总额内进行调整;如遇到未反映在预算额度内的特殊事项,用款部门应遵循相应的追加审批程序,严格按照预算追加办法进行追加调整预算。3.预算执行监督。高校动态预算管理的核心是全过程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对高校预算进行同期控制。因此,预算监督是高校动态预算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PDCA循环的“精髓”。只有将预算监督贯穿整个预算执行过程,才能推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完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可借助校内计算机网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各用款部门可通过各自账户登录自己部门的预算管理系统查看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或预算管理部门可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盘监控,对于预算执行中已发生偏差的部门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防止发生更大的偏差。学校还应重视审计工作在预算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加强预决算审计,将审计工作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进行监控,更能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三)检查阶段(Check)———预算分析评价。检查是PDCA循环的重要步骤,是对D阶段的成果进行分析评价。预算评价环节属于预算管理的事后控制阶段,只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分析,才能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薄弱环节,提高预算执行质量。预算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进度分析。高校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对用款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分季度、半年和年度三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差异及时反馈给用款部门,帮助其自行查找原因。这种分阶段进行的评价分析,更能减少预算执行偏差,保证预算执行质量。2.业绩分析。业绩分析是指通过建立预算考核指标,来评价高校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遵循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高校自身的性质与特点。财务指标是反映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其战略目标是提高高校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益。因此可以从高校的收支结构、资源配置情况、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考虑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比如:财政补助收入比重、教学支出比重、合作办学支出比重、设备利用率、总资产保值增值率、重点学科数量增长率等。非财务指标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学生及社会是高校服务的主要对象,高校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使学生及社会对高校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因此,可用科研成果转化率、就业率、为社会提供服务收入的比重等来衡量社会满意度;可用报到率、学校基础设施(包括食宿)支出比重、国家及省市级精品课程所占比重等来衡量学生满意度。其次,高校的内部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其相对应的职能部门也属于高校重要的用款部门,如:办公室、教务处及学生工作管理处等。具体的评价指标也可按照部门性质进行设置,如:教学管理可运用教学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增长率、教学设备使用率等。最后,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力量,高校的发展要依赖于教师团队的学习努力及发展。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教师培训支出增长率等都可以作为评价高校在教师发展层面的评价指标。
(四)处理阶段(Action)———预算评价结果应用。处理是PDCA循环的总结提升阶段。PDCA循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阶梯型推进管理水平,只有将上一循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到下一个循环中,才能使得循环提高一个层次。借鉴这一理论,高校评价结果的应用对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预算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部门负责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其次,由财务部门或预算管理部门与各用款部门进行沟通,分析预算执行的成绩、问题及改进措施;再次,根据预算执行评价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的部门应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差、严重超支的部门,处以一定的警告批评,适当调整其在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最后,对照预算编制阶段设置的目标,找出未实现的目标带入下一个预算循环,为下一周期的预算编制做好铺垫。
PDCA循环在高校动态预算管理中的实现基础
(一)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PDCA循环是周密的循环系统,反映的是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只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并严格按其规定执行,在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使该循环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健全预算管理机构。高校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尤其是动态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开始到预算评价结果应用为止的全过程都需要沟通协调。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设立预算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确定预算目标、监督预算执行以及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等工作;如果无法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应当强化审计机构或人员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用其监控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三)建立校内信息交流平台。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校内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各用款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便于预算管理部门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实际数据,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及效果。
(四)建立与预算评价相挂钩的奖惩机制。高校应建立预算评价奖惩办法,将预算评价结果与部门考核相挂钩。只有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提高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清楚地衡量自身运行状况,摆脱静态预算管理方法的束缚,通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过程监控预算执行,定期检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最后不断总结和提高,由此形成预算管理中的一个PDCA动态循环,通过有效的动态预算管理推动PDCA循环不断上升,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一直是重要又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只有各方面共同参与重视,才能使预算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更加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