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印刷方式论文:宋代印刷方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印刷方式论文:宋代印刷方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印刷方式论文:宋代印刷方式研究

本文作者:安晓燕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制取松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平面窑烧烟法。其烟窑形式为一长方形的平面窑,窑上用木板相次覆盖,然后用泥将整个窑密封。在烟窑中心部位的地面上留有出气眼,直通烟囱以便通气。这种烟窑的窑身较短,烟炱运行路程短,不利于烟炱的分级。但此窑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在窑上开了三个火眼,当主火眼中的松木快要燃尽时,则放入别的火眼中燃烧。这样,主火眼中的烟炱就较少会被灰烬污染。因此,可以保证主火眼中烟炱的质量。

2)立式窑烧烟法。由文献可见,该窑的窑膛较宽而开口较小,窑上不设烟囱,而是覆盖一个大瓮,在大瓮之上再依次覆盖四个从大到小的瓮。每个瓮的底部都开有一个小孔,与上面的瓮相连通,瓮与瓮的接缝处用泥密封。制作烟炱时将松木放入窑膛内点燃,同时人为控制气流,使整个立式窑处于不完全燃烧气氛之中。利用立式窑烧取松烟,设备安置与操作都相对容易,通过分层叠放的瓮对粒度大小不同的烟炱进行分级也比较容易。

3)卧式窑烧烟法。该窑沿山坡地势高低用砖石筑成,总长达一百尺,脊高三尺、宽五尺。烟室由若干节组成,小烟室长约八尺,大烟室可长达四十尺,每个烟室之间有挡板,烟室与灶膛之间有烟道相连。烧制烟炱时,每次在灶膛内加入3~5片松木慢慢燃烧,每次放入的松木若超过5片,则产生的烟炱虽多但颗粒较粗,质量较差,反而不如少放松木,慢慢燃烧产生的烟炱质量好。

写版是刻版印刷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刻印出的书籍字体美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宋代的写版往往由一些具有一定书法造诣的知识分子来承担。一般一本书由一人进行写版,一方面是因为一人抄写可以保证全书前后字体一致美观,具有名家风范;另一方面则有益于写版者与刻版者在技术上的交流,便于即时校勘。这种写版者管理刻版者的模式,在两种不同的工序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反馈机制,对减少抄写与刻版的错误率,提高整部书籍的印刷质量都是十分有益的。宋代是印刷业最为兴盛的年代,特别是印刷业较为集中的杭州、福建、蜀中等地书坊林立,印书数量巨大,这一切促生了一个以写版为业的群体。这个称为“书手”或“写匠”的群体,在中国印刷技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是中国印刷字体变革的主体,是他们与书坊经营者们共同创造了专门适应于刻版印刷的字体。

刻版也是整个印刷工艺中技术最精细的工种,能否完美地将书手书写的内容与书法艺术用刻刀表现出来,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刻工的技能。有些技艺高超的刻工不仅能够惟妙惟肖地再现书手的书法艺术与画家的精妙笔法,而且有的刻工身兼书手、画师与刻工三种角色。宋代刻工的技艺传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承继模式,他们的刻版技艺世代相传,并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法,使技艺不断提高。尤其是这种刻版技艺在家族中男女均可传授,从而为稳固这种典型的刻工家族技艺传承模式奠定了技术与人才的基础。在遗存的宋版书中,常可发现印本的中缝有刻工姓名。其主要目的是一旦出现刊刻事故,管理者可以通过刻在中缝上的刻工姓名直接追查刻版者的责任,便于计算工酬。因此,对宋版书中出现刻工姓名一事应该理解为这是宋代的图书印刷管理者在印刷工程技术管理中的一个进步。

刷印也是印刷工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艺,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假如刷印技术低劣,则难以体现高超的写版与刻版水平。宋代前期的刷印是否有专人从事,因缺少相关文献暂不明确,但至少在宋代,已经出现了专业的刷印人员。据统计,宋代的印工有姓名记载的有二十人。这些专业刷印人员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印刷业在写、刻、印三个重要环节上均有了明确分工,尤其是刷印工序的独立,标志着印刷技术整体工艺水平的进步,为创造灿烂的宋版书时代,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观现存宋版书展现出的刷印之清晰、墨色之纯正、用力之轻重等,可知当时的刷印者已经具备了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探讨宋代印刷业兴旺发达的原因,除了得益于政府的鼓励提倡与民间印刷业的积极响应,以及社会需求强烈,印刷环境良好,印刷数量巨大等社会因素外,技术因素的影响也尤为重要。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宋版书时代,为后世印刷技术的精进与印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与文化基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