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我国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中一直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育机制存在不足、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构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要改革旧有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艺术教育体制机制、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学评估。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机制;教育投入;教学效果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一)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虽然已把艺术教学作为日常的教学内容进行开立,但其教育理念却较为落后。究其原因,在于艺术教师组成结构的僵化,所教授内容与当下现实需求存在脱节。因此有必要引进社会教学理念对其进行改造,使其与时俱进,能够满足现实所需,进而达到增强高校艺术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仍有相当比重的高等院校将艺术教育课程当作辅助课程来对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产生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相关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过于落后:大多数院校只设有美术、音乐等常规课程;而设置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如工笔画、书法、篆刻等的院校寥寥无几。在当下学生个性化普遍发展之时,此种简单且缺乏个性的课程设置显然使得听的人没有兴致,讲的人没有激情,课堂气氛毫无生机。在这种效率低下的授课方式之下,艺术教育的初衷与目的显然无法达到。

(三)教育机制存在不足

当前,普通高校处在应试至上、实用为主的教育氛围中,工作重心向培育学术人才与科研人才倾斜,忽略了美育、德育工作的开展。实际上,艺术与科学有相通之处。艺术教育与学术人才、研究人才的培养不仅不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艺术教育对于学术人才、研究人才的培养还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李四光身兼地质学家与小提琴家双重身份,不仅在在地质学上颇有建树,同时在音乐界亦有作品问世。“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非常热爱古典音乐。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莫扎特音乐也是非常热爱。宇宙学家霍金的最爱则是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得出,虽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科学家,但是艺术教育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上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可遗憾的是,许多高校并没有对此产生深刻认识:艺术教学经费占比较少,课上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缺陷,课下活动场地设备资源紧张。从而造成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使得高校对艺术教育更加忽视,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四)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足

受传统教育的应试型和实用性影响,我国高校更注重学术性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对艺术教育存在认知偏差、重视不够,体现在与其他教育门类相比,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足。首先是对艺术教育的设备设施投入不足。高校艺术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基础设施不足、不够完善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进而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其次是艺术教师人才数量不足和质量的参差不齐。与其他学科相比,高校艺术教师普遍数量不足,远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艺术类教师占学生总人数的0.15%~0.20%比例的标准。此外,高校艺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兼备扎实理论功底与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的教师比较稀缺,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也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水平,成为制约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五)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上已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艺术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比较严密完善的内容,但整体缺乏对艺术地域性和关联性的重视,本土化内容纳入教学内容数量少,并且单一,对地方特色艺术资源开发利用有限,艺术教学的地域性特征不明显、不突出。这与艺术承载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凸显地方特色的要求相背,无法更好地体现出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在教学形式方面,体现的是教学模式的僵化与创新性不足。艺术是灵感驱动下的演绎和创作,这就要求艺术学习过程中具备更多的自由性、生动性与灵活性。当前高校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课堂上理论化的说教,课堂氛围沉闷单调,过多的理论陈述与实践脱节,无法将艺术的生动性和自由性充分发挥。此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课堂教育不能使艺术作品得到充分的展示,进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构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举措

(一)改革旧有教育理念

作为致力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之一,健全的艺术教育需要改革陈旧的教育理念。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美育工作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它已逐渐成为衡量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综合教育水平的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必须进行转变。要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作为遵循,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乃至审美价值观为目标进行全面推进,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提升,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掌握获取精神食粮的正确方法,能够发现、辨别艺术与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善于发现美的人,会审美的人”。在具体教育理念中,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坚持导向、与时俱进。同时也应注意解决艺术教育的公平问题,确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使艺术教育得到广泛普及,将审美熏陶和艺术启迪尽可能地传递给每一个高校受教育者。

(二)优化课程设置

艺术教育的课程需要科学严谨的设计与系统合理的设置。视各地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艺术教育的要求不同,只有因势利导,科学设计,才可使艺术教育走上创新优化之路。具体而言,在课程内容上,应与当代大学生特质相结合,将艺术与科学相融合,建立一套历史与现实并存、鉴赏与实践兼具、层次多、门类广、与当代大学生特质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打造高校艺术教育一系列精品课程。鉴于以往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杂乱性、随意性,在新的艺术课程设置中,要在明确的教学目的下制定较为严密的教学大纲、完善的教学体系、合理的教学时间;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重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对艺术基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实践等能力的培养。由于艺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因而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间断地更新,进而促使艺术教育课程更为规范科学,走向制度化。在此方面,国内高校已有先行尝试。广西民族大学早在2010年就立足大学文学教育与人文精神、艺术素质提升,开设了读名著、研名著、改写名著、演名著的系列课程,让学生全程参与进来,在人文素质拓展深化的同时,将审美体验双向激活。比如让一位女生扮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就得进行方方面面的准备,这一过程所获得的知识与体验,可能胜过读十遍原著。他们这一尝试取得很大成功,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并有专著进行总结。(参见陆卓宁等编著的《经典重构与文学化境》一书)

(三)完善艺术教育机制

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高校艺术教育就无法向更深远处迈进。高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其教育体制机制必须完善。首先,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建议各高校建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以校级主要领导为核心成员,对本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协调、监督以及抽查;各高校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艺术教育研讨中心,对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考核等重要事宜进行部署。其次,加强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与高校学科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尚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待解决,重技术轻理论的弊病还小范围存在,这就需要对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历史脉络、现实情状、前沿成果等进行搜集和编写,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专业的教学教材与参考书目。可以组织艺术教育领域相关的讲座与座谈会,促进各高校艺术教师间的深入沟通与交流等等。在国内艺术教育研究机构缺乏、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境遇下,各地建立专业艺术教育研究机构便显得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最后,创新培养方式。各地高校都有其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但整体而言,应在把握巩固学生基础、拓展学生眼界、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让艺术教育融入社会,体现价值。

(四)增加教育投入

首先,应在教育经费上予以适度倾斜。足够的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是高校艺术教育能够不断向前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对艺术教育各系、各学科深入调研,以做好艺术教育经费发放的规划工作,尤其在高标准的教学设备、教学道具、教学场所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并在经费发放后予以不定期的监督与抽查,以确保经费能够满足高校艺术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与艺术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对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以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知识需求旺盛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此在艺术教育教师的选拔上,应更看重教师的艺术水平与素质。具体而言,艺术教师应教学与实践兼备,善于通过鉴赏、体验、创造等方式,启发和诱导学生的艺术能力的生成。毕竟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校人才。当然,加强专业艺术教育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或出国考察、评定职称和表扬先进等,都是提升艺术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方面,建议寻求高校间、社会上相关资源的互通与合作。每一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极为有限,如能在兄弟院校之间互通互融,与社会机构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艺术教学资源的数量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加强教学评估

目前国内教育科学评估标准已趋于成熟,在高校艺术教育本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教育科学评估标准,建立高校艺术教育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总体而言,高校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应设置多元标准:在评估方式上,从简单的单一化评估,转向多元方式并估;在评价内容上,应从知识与技巧的学成、审美习惯和方法的养成、综合素质素养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估功能方面,则不宜过分强调结果性和筛除性,而应更为看重评估的过程性以及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大学生心中播撒美的种子。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地结出丰硕的果实,但经过生长,一定会绽放美的花朵,这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总之,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审美辨丑能力、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意义重大。高校既要转变教育理念,创设艺术氛围,又要完善教育机制,加大资源投入。既不能忽视对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又要在加强教学评估方面作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创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掌握专业艺术知识、拥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美的启迪———全国著名专家谈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7-126.

〔2〕王勇杰.综合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思想与实践〔J〕.艺术百家,2004,(6):158-160.

〔3〕倪亚静.论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8(2):65-67.

〔4〕封钰.大学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J〕.江苏高教,2002,(4):64-65.

作者:贾争慧 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