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

摘要: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是,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能力匮乏,在创新型道路上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在高校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上,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高校致力于将艺术发展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为开拓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制造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个人

拥有创新能力是推动个人进步的源泉,不论是在个人学习还是事业发展上,创新能力都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众多伟人中,不曾有谁只是单纯的活在他人的阴影下就能取得成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创新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发展不能只专注于书本的专业知识,要冲破课本知识的禁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二)社会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就业者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就业者只会一味的模仿别人,企业的发展只会止步不前,所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创新能力,设计新式产品、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都离不开创新型思维。毕业大学生不仅要有过人的专业知识,先进的创新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知识为基础,思维为导向会大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三)国家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推动中国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的伟大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医技术、传承千年的建筑技术……都是无数人通过总结前人经验教训不要创新改造的伟大发明。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干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发挥创新思维,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

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

首先艺术创作是创新思维的表现,现实中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宝贵的结晶,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所有的作品里都包含着无数的心血。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将艺术带进校园,以艺术作品为媒介,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开拓思维,通过作品体会来自作者的“画外音”。在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的西方艺术者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支持,反对当时宗教主义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这一时期的艺术复兴运动对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作用。历史上的事实证实,重视艺术教育利用社会发展,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创新思维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所有的艺术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艺术起源于意识,精神进步意味着思想进步,通过艺术教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实现“艺术-创新-艺术”的最终目的。汉字从商代甲骨文演变到现代简笔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演变过程中衍生的各种字体是文人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从艺术到创新再回到艺术的现实事实。总之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艺术教育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手段,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实现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由个体到总体的整体转变。同样的,艺术教育也有利于艺术本身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进校园从本质上说是对艺术作品的宣传,是对文化的传播,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高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一)建立逻辑思维,提高创造力

艺术创作是抽样与具体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也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数学专业,学生在做数学题前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首先要明确出题意图,明白题目问什么;然后理清题目条件,构建清晰的解题框架;最后做题步骤清楚明了,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高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鼓励学生自我探索,从作品中把握创作背景、作者意图等,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思维框架,提高创造力。

(二)引进优秀艺术教育教师,加强师资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离不开学校教师,教师在课堂教育时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式,由教导教学变为引导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带艺术进课堂,将艺术与理论相结合,实现理性美与感性美的有机结合,从而锻炼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万世师表孔子一生都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教导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曾记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可见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三)艺术活动进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

良好的艺术氛围对高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引进各地艺术活动走进校园,还是传统艺术文化还是现代艺术形式,不管是语言类还是舞蹈类类,通过艺术表演工作者运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让艺术教育走进学生学习生活中,对学生从精神上渗透,环境上渲染,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活动,结合一定的奖励体系,鼓励大学生加入到艺术活动中,在活动中引发思考,比如在传统艺术表演模式的影响下,如何创新表演形式,从而吸引观众眼球,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建设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提高综合性能力。

(四)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对于高校而言,艺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发展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学习状态,针对学生学习个性,综合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实施针对性教学。如果学生对艺术感悟能力较高,教师只需点拨即可,无需过多言语;如果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较低,就需要教师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突破自我,感受艺术之美。专注学生个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感悟美、追求美,在艺术之美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开拓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我。

(五)完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创新需要动力,艺术教育能够在精神上启发大学生不断学习进步,如果能配合奖励机制,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创造也会更有动力。奖励机制要建立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艺术作品的特点结合到个人专业知识上,通过感悟艺术作品,在学习实践中应用,完成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碰撞。当然奖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建立奖励机制是为了完善这种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能够更好的学习添光添彩,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六)加大艺术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教育意识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许多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排斥艺术教育,对接触艺术作品有抵触心理。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普朗克对量子论有着重大的贡献,他的一生不止爱科学,爱创造,也爱音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他从来没有荒废自己的音乐事业,他精通钢琴、大提琴、管风琴,对音乐的造诣不输专业音乐者,普朗克曾经说过:“音乐不但有助于我消除疲劳,而且有助于我的物理奇异量子的科学思考。”可见,艺术教育对人的帮助的无穷的,可以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参与艺术教育的意识,使自己的专业学习更上一层楼!

四、关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

(一)认识模糊,进度缓慢

综合来说,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进度不容乐观。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许多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薄弱,具有片面性,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艺术教育对学生是“副科”,从主观上弱化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导致高校的艺术教育推进艰难、进度缓慢。

(二)照本宣科,缺乏新颖性

高校引进艺术教育是为了大学生能够提高综合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是高校如果照本宣科,对艺术的宣传仅仅局限于表面,毫无创新可言,这本身就偏离了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成长。

(三)缺乏艺术环境,艺术教育的条件落后

高校想要加强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的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实中,相当多一部分高校关于艺术的教育氛围不浓厚,比如缺乏优秀的师资教育团队,教育设施相对落后,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缺乏,对学生艺术教育的范围也只局限于一些文艺晚会和文艺比赛,并且还不是人人都能参加。这就导致学生关于学习艺术的意识不够强烈,对艺术文化的关注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小结

艺术离不开创新,创新推动艺术发展,对于当前社会现状而言,艺术教育仍是一个薄弱之处,高校艺术教育在某些方面弥补了这种不足,通过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向前进步。综合上文,大学生的发展进步影响着整个社会,加强自我艺术学习,培养创新性思维,接受充足的艺术教育,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思想,突破标准化思维,加强自我综合素质建设,为自身发展提供原动力。艺术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艺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欣.浅谈艺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

[2]李莉,周世祥.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学理论,2011(9).

[3]李莉,周世祥.浅谈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4]吴池.浅谈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文学生活,2012(11).

作者:陈贞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