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摘要:继续教育是构成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类继续教育入手,梳理了艺术类继续教育资源的基础,分析了社会艺术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专业单一以及目标不明的问题,提出了由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参与的社会艺术教育实践探索方式,从资源整合、细化设计、直面问题、多管齐下方面来保证社会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社会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实践探索

一、艺术类继续教育资源基础

许多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均具有社会艺术教育功能,这些可以通过各音乐学院的官方网站查看。纵观国内九大老牌音乐学院以及新成立的两所音乐学院,基本都设置有继续教育功能的继续教育学院,只是各院校在继续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差别,有的侧重艺术培训、有的侧重音乐考级、有的侧重学历进修,但都体现各大音乐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笔者所在的沈阳音乐学院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中心,是沈阳音乐学院下设的教学单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承担着成人学历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音乐考级等具体工作。总之,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着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及文化推广、音乐考级等几大方面的重任,除学历教育之外,其他均可划归为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或者说是社会艺术教育当中。其中,社会艺术培训、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旨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办专业面广、实用性强的专业进行的社会艺术教育。

二、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地区差异,发展不均

新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不同造成了社会艺术教育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仍相对落后,势必会影响社会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面对这一事实,我们通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向薄弱地区倾斜,以达到共同发展来推动促进社会艺术教育水平提高,进而实现社会艺术教育均衡。让每个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地享受到社会艺术教育的权利,感受艺术带给人的快乐和幸福。近几年,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许多高校也参与其中,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找准方向、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到地方区域的发展建设中,通过品牌院校、特色院校等办学路径提升社会艺术教育水平,使社会艺术教育实现普及化、专业化、特色化。具体来看,从事社会艺术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参与社会艺术教育的人群没有明确的要求,因而会产生许多不同,从教学形式来看也有“一对一”授课、小组课、大班课等多种,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发展不均,这些不利于社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专业单一,门类不全

相对于文学绘画这两种艺术门类,音乐舞蹈和舞台表演这些艺术形式,能够更加直接迅速,灵敏地触及人们情感内心的世界,使人产生丰富多变、细腻微妙的情绪体验,作为社会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思考现今习惯使用的自然科学的授课方式,采取普遍的听课式、传授式教育形式,更应该有效地促进学员获得这样的美好愉悦,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让学员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享受艺术。在新的形势下,重新思考并准确定位社会艺术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在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索与改革,改变专业单一、门类不全的不足,社会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改变的问题是适应社会需求,让社会艺术教育种类更加丰富多彩,专业门类齐全,让学员想学有教,达到社会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艺术教育的专业、门类以及成果主要体现在考级、比赛和相关的音乐演出等多方面。学员通过参加活动,特别是考级来检验自身音乐技能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各省市音乐家协会、各大音乐学院及许多专业院团都组织有各种专业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很多社会艺术教育也是随着考级活动走进人们的视野。例如社会艺术教育的艺术考级,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艺术技能,并在考级的曲目、技能等方面有相应的积累。多种多样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顺应了社会艺术教育需求的发展,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舞台,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但单纯从考级、比赛以及音乐演出来看社会艺术教育也是不够的,有些比赛、考级活动被培训机构参与后,通过利益分成为吸引广大学员参与报名,使比赛、考级行为转变为商业行为,这与社会艺术教育的培养人的本质背道而驰。为了得到证书的级别的认可,只重视对考级目录曲目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对艺术内容进行深层挖掘的现象,选择不适合自己程度的级别,拔苗助长似的社会艺术教育培训,内涵关注不够,不利于社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3.受众分化,目标不明

明确培训受众群体,增强学员的主体性和参与感。利用平台建立学习小组,制定和提供学员视角的活动方案。在培训前,在学员群体中,开展指导性、提纲性的课前说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使学习有针对性、具体性,展示和说明讲解,让大家排除对未知知识的慌乱和恐惧,让学员充分展示出主体者和参与者的姿态。利用社交平台的互动性,让学员参与到培训项目的策划之中。学员、学校教师之间的注重沟通与交流,提高可操作性,保证教学反馈的及时和有效的教学评价。在课程安排与选择上征求教师的意见,以确保项目与学校教学大纲的关联性和知识信息的学术准确性。以学员提出关注点和兴趣点为突破,构建课程框架,有助于学员进行探索、创造性思考。我们要打破混乱无序、目标不明的各种培训,选择有针对性,学员易于接受的积极、乐观、自信的模式来培养个体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社会艺术教育的和谐、有序、文明发展。

三、社会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1.整合资源,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发挥积极作用

艺术类继续教育满足民众对艺术的渴望和需求,能够推进全民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学员和教师参与推动、带动实践与提前进入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拓宽了艺术类大学的社会教育领域、丰富了大学的办学领域。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办社会艺术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艺术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艺术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面对全体社会民众,满足对社会艺术有需求的所有人,为他们提供再学习、再进步、再提高的机会。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的社会艺术教育功能正是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为社会艺术服务起到引领、指导、规范及推动的作用。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办社会艺术教育,是实现大学教育的扩充,对社会艺术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院校有研究推动社会艺术教育的能力,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细则来规范社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综合艺术院校教育的可用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反馈社会,促进院校教育事业融入社会,实现真正的发展。关注各群体受教育的机会,扩大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形式。能够明确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对社会艺术教育的基点和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专业教师的力量,发挥所在区、市以及省的引领作用,促进当地社会艺术教育、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荣发展。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对省市区社会艺术教育具有示范带动机制。依托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的社会艺术教育中心,通过有机结合,发挥各方优势和特点,实现资源共享。与专家、教师、优秀团队的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促进人才成长。搭建社会艺术教育培训学习平台,发挥以强带弱、以长补短的带动作用,加强社会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最终形成具有特色联盟、共享资源、共育人才、追梦未来的社会艺术教育体系。在学院内外的社会艺术教育活动实践中,整体思考、整体布局,协同发展,结合学院的需求,整体发力。建立社会艺术教育教师联盟,社会艺术教育学员联盟,社会艺术教育院校联盟等,连接学校、教师、社会,这是开放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资源创新整合。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发挥区、市社会艺术教育的管理、指导、引领、示范、服务的职能。

2.细化设计,针对不同学员的各自特点因材施教

社会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对艺术教育有需求的社会人士,其中既有以启蒙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儿童群体,有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群体,还有以成年人和老年人为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其中,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艺术教育相对于其它群体比较丰富,中年、老年群体的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因此,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音乐需求,社会不同的艺术教育目标,研究不同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实施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为了实现社会艺术教育的目标、顺利开展活动,我们应该细化设计,重新建立相应的、合理的课程结构。从学科角度有舞蹈、音乐、戏剧表演项目;从受教人群角度有学龄前(启蒙、基础、提高)、青少年进阶、成年人兴趣、老年人体验等多种。社会艺术教育是要经历体验、理解到审美的过程。因此,社会艺术教育的课程要具有明确的阶段性,有助于学员、家长明确学习目标,保证对艺术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注重课程内容设计和认知程度方面的衔接,从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群体的社会艺术教育,是针对儿童年龄阶段,以激发兴趣、艺术感知、培养习惯、良好养成、建立学习的意识的教育为出发点。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使儿童在欣赏和感知艺术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针对儿童的艺术教育,并不拘泥于某种艺术技能的掌握,更应该的是根据儿童的心理进行艺术体验。因此,儿童的社会艺术教育,更多的是用艺术手段来开启心智,陶冶情操。青少年群体的社会艺术教育,是针对学校教育以外的艺术培养,是为来自社会不同学校的青少年开展的以兴趣爱好为主的艺术教育。课外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侧重在于青少年个性的发展,鼓励青少年通过演唱、演奏、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体验艺术之美和艺术情感,发挥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和功能,培养学员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提升学员抽象思维和敏锐推理能力、自制力、毅力、专注力等非智力因素。成人群体的社会艺术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成年人接受能力,心智相对成熟,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等特点,研究适合成人心智特点的教学模式及良好的音响设备基础上的艺术欣赏课程,根据成人需要开设器乐课程、艺术课程、音乐沙龙、讨论课程,成年人的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发挥成年人的自我教育和趋势,通过交流欣赏以及艺术技能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是成年人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社会艺术教育受众群体也已经向老年人群体发展。对于这类受众群体的社会艺术教育,更应该侧重的是审美体验,自身愉悦、心态年轻、充实精神生活。成年人参与社会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是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达到修身养性、娱乐身心的目的。针对这类人群,艺术教育非高精尖深的专业教育,而是美简雅的普及教育,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上,以审美体验为主,从兴趣出发来感受艺术教育的美和快乐。一般选择简易、通俗、流行、趣味的作品来学习。3.直面问题,社会艺术教育培养学员综合艺术能力不同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固定性,社会艺术教育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更多的自由和灵活的空间。直面社会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改变艺术教师一贯重视知识传授、过度专注于艺术技能训练的现状,根据当今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对学员进行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用感受表达情绪体验和情感,用表现来传达技能,用鉴赏来感受审美,用习惯养成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优雅高尚的趣味品性。在艺术老师的引导下,学员进行艺术欣赏,艺术表演,艺术创造等大量的实践活动,完成个体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感受,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获得快乐,逐渐培养,提高个人在听觉,视觉,动觉,联觉等方面的感性能力,强化这种审美活动所带来的愉悦体验。社会艺术教育的多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有助于学员综合艺术素养的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平衡发展。艺术教育是针对不同学员的多元性、综合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教育,面对不同的学员,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灵活可变的艺术教育课程,我的教育是在保证学员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员对各种艺术的综合性认识与提高。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可以专门为社会艺术教育设计适用于培养学员综合艺术能力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管理,通过这些基础建设来保证对学员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避免单一传统的专业化教学模式、精英化教学方法。社会艺术教育的层级越丰富,内部分工越多,机构规模就会越大,事物就会越繁杂。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能够发挥对三方面管理的优势,包括课程管理,从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监控、课程优化、课程研发等一系列内容;对参与教学师资的管理,评价与激励、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职业培训等自我进步完善内容;对学员的管理涉及招生、安全与服务、评价与建议、反馈与跟踪等众多内容,来保证社会艺术教育对学员的综合性培养,通过计划、协调、组织、实施、监控、评估、反馈到下一步社会艺术教育计划的再开始循环,通过这样的向上螺旋的循环达到社会艺术教育的提升。

4.多管齐下,保证社会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艺术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努力建设与维护。加强政府机构的制度建设引导社会艺术教育发展,将许多分散的、各自为战、有的是分布密集的培训机构统筹规划。避免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或监管空区,使数量众多不规范的艺术培训机构成为社会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例如许多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学场地小、教学水平低、虚假宣传、收费不合理等各种问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阻碍了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多部门、多机构共同努力,主管部门健全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的认证制度,加强对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首先,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其纳入统一管理轨道。在鼓励、倡导社会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建立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制定管理细则,对从事社会艺术教育的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包括对教育场所、教学设施、师资情况、课程设计、招生办法、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审核。对符合办学条件的给予鼓励,建立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巡视制度,及时进行监管,通过信息渠道反馈机制,对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实施及有效的监管,使社会艺术教育形成政府统一监管、全民共同参与、信息及时反馈的良好局面。其次,加强政府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办学机构均衡发展。政府对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引导作用不够,出现了地理分布和教学课程分布不均衡的局面。需要有关部门的引导作用,合理布局,满足社会艺术教育的需求。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丰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门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对新兴文化艺术的创新,共同发展进步,逐步形成形式多样、艺术门类丰富的均衡发展的局面。再次,从业师资的培训。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开展对社会艺术教育从业者的师资培训,并形成常态化,整体提高社会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定期举办社会艺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技能比赛,促进从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的关系是处于相对独立自由的状态,要有效地引导和积极探索二者的相互联合、合作的模式,达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两者的共赢,学院、教师、学员、教育机构多方受益。社会艺术教育有其开放性、自由性、自愿性、从众性,因此对于社会艺术教育需要教师与学员之间多引导、多沟通,使社会艺术教育的办学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艺术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艺术之美。因此,在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设置社会艺术教育中心,开展的工作都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日积月累的程度,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促进社会艺术教育引导社会文化、社会艺术教育反馈社会和谐、社会艺术教育丰富社会生活,提升社会人群的幸福感。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的进步、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社会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社会艺术教育所起的熏陶、感染和教化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有效利用艺术类继续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知识与体验相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下,艺术类继续教育学院参与社会艺术教育,合理有效的对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必将起到带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台湾社会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雷.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3]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陈孝斌,刘淑兰,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作者:官圆媛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