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所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文化水平提升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挖掘公共艺术教育教化功能,突出公共艺术课程德育功能,该文通过分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作了简单阐述。同时提出构建新型公共艺术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对高校打造特色公共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1引言
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是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养成意义重大。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突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丰富其实践内容,相关教育工作者尝试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公共艺术课程中,以此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功能的体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艺术人才。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思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目标,是为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但由于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在互相渗透中属于系统性工程,相关院校在强化二者教育功能时,是借助艺术美、审美意识、规则美等内容,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艺术审美中,领悟思政精神,所以高校在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融合中,应将艺术、思政教育理念糅合在课程目标、教育方式、内容中[1]。另外,院校可基于思政教育美学观,利用思想政治、美学精神的理论产物,在满足学生艺术审美需求后,升华学生思想意识。同时,为艺术文化领域、思政教育哲学建立融合立场提供契机,有助于规范思政教育内部审美标准。再者,该美学理论,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实践中,借助自身坚实的理论支撑功能,将审美精神作为思政教育核心内容,构建与艺术教育的作用关系,促进高校思政、公共艺术教育有效融合。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自召开后,公共意识引导价值不断凸显,可作为公众、受教育群体精神引领、艺术启迪,对提高社会群众思想、道德水平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期间,需强化其思政教育功能,主动探索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价值,使学生认识到艺术、道德为人类生命本源,并在二者内涵统一性的探寻中,重新定义公共艺术教育及思政教育。具体来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是从审美、艺术角度,诠释人类成长中自由、和善等特质,使学生充分感知生命,领悟生命价值。在公共艺术发展历程中,王尔德、雷默等艺术家,在艺术审美追求中,认为艺术为自足本体,可不受外界事物约束。但其实,人属于社会、生物层面中的个体,与外界事物脱节则难以满足人类深层渴求。因此,高校促进公共艺术、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将道德作为审美前提。另外,在当前时期,社会环境中娱乐化、功利化倾向问题突出,容易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部分极端行为[2],从而导致艺术审美功能、艺术教育功能丧失,难以让学生在艺术滋养中升华其人格、道德观念、价值观。因此高校需基于内部公共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中,为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与个体成长智慧、健全人格转化打好基础。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4.1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首先,高校应将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内容,作为相关课程融合基础。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在优化思政教育形式中,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丰富其课程实践内容。并且思政教育及公共艺术教育,所含内容复杂性、系统性特点较为突出,教育实践理论多样。所以高校在融合思政教育、公共教育时,还应结合课程内容异同点,凝结教育新形态,为学生人格塑造、艺术观念养成提供充足发展空间。在此期间,高校内部思政、艺术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课程设计以及同步教研等渠道,增强课程感染力,突出其融合价值。其次,高校可利用新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设备等教育资源,转变教育内容呈现形式,用较为直观、生动且形象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艺术课程中的思政内涵[3]。例如,教师可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借助微视频、云教育平台、网络等教育载体,设计趣味性、实践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并将思政教育内容隐藏于活动内容中。同时,在艺术活动、思政教育内容相互作用中,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主题意义。另外,教师可通过微信、QQ等移动终端,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与解答,带动学生使用相关自媒体、多媒体平台,总结艺术活动感性,以巩固思政教育融合效果。最后,结合高校内学生群体年龄、需求特征,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中,还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内容,渗透在公共艺术教学实践中。并利用公共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弱化单一思政课程的思辨性功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公共艺术教学实践,多角度感知思政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在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而将教学成果具体化。或使用各大自媒体平台,正能量视频、美文、创新理论,以改进传统公共艺术课程实践工作,强化学生课程体验感。
4.2构建新型公共艺术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
课程体系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载体,影响着二者融合实践效果。因此,高校需通过构建新型公共艺术、通识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发挥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互补关系,突出艺术教育内部思政教育特点。具体来说,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在同步发展中,是高校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上,使艺术课程成为学生情感沟通、价值观念形成的培养场所。高校应基于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及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深挖公共艺术教育德育、美育内涵。同时,遵循该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升级艺术课程,将其转变为思政教育隐性课程之一,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全面融合[4]。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艺术课程、资源本身的德育功能,将课程目标、内容、方式作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观念得以贯彻实现的前提条件。
4.3营造和谐德育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公共艺术文化资源
为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实践形式、内涵统一,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功能。高校可基于艺术文化教学,从教学形式创新、主导思想更新中,寻找二者异同点。并且在公共艺术活动文化素材内涵挖掘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此期间,为确保公共艺术活动品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可在教育形式创新中,利用文化活动品牌,丰富公共艺术文化资源。例如,高校可通过讲学、艺术团体演出、艺术作品赏析、经典艺术观赏等形式,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再者,在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过程中,营造和谐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升华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属于高校内部隐性德育资源。为此,教师可利用公共艺术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使校园环境成为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驱动力。具体包括校园公共艺术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通过突出自然景观、建筑物美感、艺术社团活动,展现校园内艺术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4.4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
教师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综合水平、个人能力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同时在课程实践中,发挥有效评价功能,优化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课程融合现状,整合内部教师资源,挖掘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优势,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助力。在此期间,高校可确立思政教育、公共艺术专业教师联合育人模式,以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在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工作推进中,为避免出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象,高校在评价二者融合价值时,可结合课程实践目标以及学生综合发展、道德品质培养情况,分析该课程融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是否适用于学生专业学习,从而根据学生道德素质、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课程评价机制。
5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公共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相关院校应结合内部教育资源以及相关课程开设现状,通过构建新型公共艺术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营造和谐德育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公共艺术文化资源等渠道,强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彩云.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创新与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19(2):338-339.
[2]李文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困境及途径探析[J].参花:上,2019(2):23-25.
[3]段静鹏.“润物细无声”式的“课程思政”研究———以“艺术学原理与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艺术品鉴,2019(5):335-336.
[4]陈旭.“以德树人”融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思考[J].明日风尚,2018(22):66-67.
作者:徐艺菲 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