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艺术就业市场相对饱和,随着毕业生的逐年递增,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艺术生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然而,却没有得到教育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纵观近几年风起云涌的高校专业艺术教育改革,涉及学科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教改等,但对就业问题却关注过少。诚然,上面所提改革对于整个专业艺术教育的繁荣与发展肯定是有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当今专业艺术教育改革,如果不把就业问题当作重点,无视整个严峻的就业形势而盲目发展,那么这些改革的作用将显得苍白无力,专业艺术教育也将走向一个死胡同。原因在于:第一,在我国现阶段,专业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其次才是素质教育。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学生进大学学习艺术纯粹是为了提高自己素质,但事实仍是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这巨大的投资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在现今中国,一般百姓还没到掏出高额的学费并付出时间去大学培养“素质”的程度。既然是职业教育,当然须以就业为重。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专业艺术教育也已倾向市场化。无论是招生模式、高收费还是暗箱操作的建校费、赞助费等等,都具有强烈的市场因素。所以,尽管高校是事业单位,但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一个生产部门,它培养的学生就像企业的产品,学生的就业率就等同于产品销售状况。企业的革新一般都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因此,专业艺术教育的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第三,是专业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明确表示,“对连续2年就业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6],这几年各地高校陆续有就业不达标的专业停招。若单从上面山东省统计数据来看,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就业率离30%也已不远。倘若是不努力提高该专业的就业率,那么,总有一天,某些高校的该专业将退出历史舞台。这对于有过一定的投入,现在又集聚了较多师资的艺术专业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既然说专业艺术教育改革须围绕学生就业进行,那么,其改革思路该是怎样?笔者认为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以教育部为主导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所进行的宏观改革。在这个思路中,主要有两点。首先,必须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艺术生就业难,大手笔的扩招是主要原因之一。就从现在来看,控制招生规模是有效解决艺术生就业难的最好途径。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高等艺术专业招生的宏观调控力度,统一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审批制度。招生规模控制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总体招生数量;二是控制高校新开专业。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新设专业,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控制应以市场为导向,对一些就业面窄、就业率低下的专业要降低招生数量,并停止审批。招生规模的控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艺术生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反应:招生量的下降引起升学率的下降,升学率的下降引起当前不正常的“艺考热”的降温,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提高必将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也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次,改革现行的收费制度。事实上,高校增设和扩招艺术专业,很多就是冲着昂贵的学费而去。现在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年学费是从6000到18000元不等,有些表演专业甚至高达25000元。难道艺术生的培养真的需要高收费不可吗?很多专家持肯定态度。但就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专业艺术教育模式,正处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时期,因而收费也需一分为二。对于国家级艺术类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由于有高水平的师资、高的就业率、好的前途,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收费上放开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于一般院校就不应该高收费。现在,这些院校的招生量大,其生源很多来自底层百姓子弟,难以负担高额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高校为解决师资紧缺以及减少教学成本,已把先前由专业性质所决定的个别课(一对一,如音乐类专业声乐、器乐等技能课)、小组课改为小组课、集体课;一般公共课程更是上百人聚集在一个教室,使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普及性、大众性方向的平民教育。既然培养都已经向普及性、大众化了,那么学费也完全可以同一般的专业看齐。所以,教育部门应该重新制定政策,除实行精英教育的国家级艺术院校外,其它大学的艺术类专业,特别是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费可向一般专业靠拢。如此做可以有几个好处:一是能提高就业率。说艺术类人才已经供大于求,这其实主要是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而言。实际上在一些内陆省市偏远地区以及沿海一些条件较差的民办单位,艺术人才还是处于一种缺需状态。先前艺术生不想去这些地方就业,除了待遇差外,最大原因在于他们的高额投入。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投入与产出要成正比,才会符合其规律。以高额的投入(一个艺术生从培训到大学毕业,一般须10万左右)去拿一个月顶多千把块的工资(有些还不到),不吃不喝也要好几年才能赚回来,这是不符合规律的,所以艺术生“有业不就”,宁愿死守发达地区。而学费的降低,自然使他们的投入降低;投入降低,对要求的回报值也会降低;这将有力地促使毕业生前往这些地方就业。这样,不仅解决了就业,更为重要的是还能活跃当地的艺术气氛,有力地促进当地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这于国于民于生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二是能促进社会和谐。倘若高投入得不到起码的一个就业岗位,必将引起艺术生乃至家长思想上的变化,抱怨生活甚至怨恨社会,这都与我们所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同时,让他们更觉得知识无用,使本来就已经抬头的“教育无用论”更为加剧,这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而收费的降低可以使他们投入更少,即便最后真的找不到工作,也会更多的以平常心来对待。
三是可以有效控制招生规模。对于某些想利用该专业牟利的大学来说,收费的降低使其失去了从该专业牟利的可能,因此,他们不仅不会再找原因寻求扩招,甚至可能进行自我控制。如此,使整个艺术就业向好方向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各高校内部所进行的微观改革。微观改革主要是改进人才的培养,如何使自己的学生为社会所接受是其关键所在。在市场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生产既要保证产品质量,更要紧贴市场,只有生产出市场所需,企业才能获益,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单位不仅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也要有良好的市场导向,求取培养与市场接轨,以提高就业率,这样才能促进发展。那么,如何使培养与就业市场接轨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学习理念要与市场接轨。长期以来,艺术生都是“重专轻博”、“重艺轻文”的思想,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艺术生影响最大的专业技能老师也是以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来定位自己的教学能力,从不去关心学生其它方面的学习,以至整体素质一直上不去。而在当今社会,专业拔尖的固然不可缺少,但需要更多的还是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须树立新的理念。教师,不仅要教专业知识,更要教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而学生,不仅要学专业技能,更要学会迎接社会挑战的能力。其次,就业思想要与市场接轨。从学生来说,须破除“铁饭碗”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或“弃就业,自创业”理念。并非行政、事业单位就是就业,只要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就是好的就业。因此,高校要从开始就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尽量开阔其眼界,努力把死盯艺术的目光转向死盯就业市场,围绕就业进行思维,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将来工作的选择,扩大就业面。同时,学校也要更新自己的就业指导思路。现在很多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实际是个摆设,没有起到大的作用,他们的思维还有很多停留在计划体制时代,等待需求部门前来要人。这在市场经济时代是已经落后了,这种等的体制对顶级的大学可能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大部分一般的大学来说,已经行不通。因此,对于学校,也必须走出去,就业指导中心就如企业的营销部门,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学生推销出去。只有你的学生占领了人才市场,那么你的学校的经营才是成功的。因此,学校须改革就业指导中心人事配备理念,尽量配备具有市场观念的人才,努力把提高自己学生的就业率为己任,这样才能使就业率有个真正的提高。第三,专业设置要与市场接轨。现在艺术生就业率整体是不高,但具体到各专业,则并非一律都难,而是冷热不均,如游戏制作、艺术管理等新兴的应用型专业备受市场青睐,就业形势看好。因此,高校要及时把握艺术人才市场的需求动向,在培养能力范围内多增设一些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而对于就业难的专业可以暂停甚至完全停招。同时,可以适当的增添一些试验性、探索性的专业,如艺术创意。第四,课程设置要与市场接轨。我国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承接前苏联模式,更多的注重技能和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性。现在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与社会性原则。也就是课程设置要针对就业市场进行开设,要能体现可操作性或运用性,同时,要紧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只有在社会中能运用得上的课程,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课程的机会。只有把课堂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与市场连在一起,才能较好的实现学能有用,能用所学,最终实现就业。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投入,完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增强培养能力;全面跟进,对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有效指导;改进和缩减相关程序,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等等。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为解决各种问题所进行的改革肯定也是方方面面的;但无论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正视它,就有解决的办法,无论什么样的改革,只要能抓住关键,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体制和机制完善了,相信有更多的解决办法。当然,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艺术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专业艺术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本文作者:李迪 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