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打击乐的教学与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打击乐的教学与训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打击乐的教学与训练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节奏就是音乐的灵魂。精湛的演奏技术来源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在打击乐教学当中,节奏的训练可谓是基础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打击乐的初学者来说,从节奏训练入手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1.语言节奏的训练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节奏的因素,只是我们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而已。“说话”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说话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自然能力,说话与歌唱的载体都是人类的语言,都是运用呼吸进行微妙的连结,二者之间在节奏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在节奏训练中,语言的作用具有突出的意义。我们首先可以使用单词、成语或谚语作为最小单位进行节奏教学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拓展。首先,运用我们日常语言中最短小,并具有一定音乐特性的字或词组成最基本的节奏单元,从而建立起一个最小的固定的节奏动机;然后将许多个这样小的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朗读训练。在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引导、要求和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自由的改编和创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最直接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力。其次,“唱念”的方式也是节奏训练的另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童谣或者儿歌的朗读练习,及音响或者语气游戏的练习等等。这样的游戏与训练方法不仅能起到良好的节奏训练效果,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并同时学会了相互协作的能力与合作精神,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律动训练

所谓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最基本的方式是学生根据伴奏音乐,运用捻指、拍手、拍腿和跺脚四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律动动作,以身体形态的变化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达到培养节奏感觉的音乐教学手段。律动训练的教学意义与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对于学生节奏感觉的培养与强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种训练方式通过学生身体与意识的全面调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自己精神、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使“身”与“心”两个方面得到训练和发展,产生了超越音乐训练本身的深远的教学意义。这种训练方式的优势还在于它不受任何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制约,并且与其他音乐教学手段相比较,也非常易于学生接受和兴趣的产生。节奏的教学与训练是打击乐学习者在夯实基础阶段的一项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任务,具有极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这项训练对于学生日后的打击乐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技术与技巧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只有在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基础上,音乐的完美表现才能成为真正的可能。

在演奏技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之后,情感表现就成为打击乐教学中一项更加复杂而艰巨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音乐是一门最抽象也最深入,最敏感也最直接的情感表现艺术,其最核心的审美特质就在于人类情感的表现与交流。音乐作品中那些最细微的表情标记,每一个休止符,或是作曲家每个最基本的要求,都能够真切地体现出人们试图去理解和体验自己的情感与生命起伏的过程。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情感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同时也将情感表现的任务赋予给演奏作品的人。因此,作为一名打击乐演奏者绝不可以将自身的演奏局限于机械性的技术展示,而应首先将情感表现列为自己演奏的第一要务。而情感的理解与表现能力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都不是天生就被赋予的,需要我们在后天的学习与训练中逐渐地理解、掌握和最终具备。这就涉及到了更宽泛也更加深入的艺术层面,它与我们的自身修为与音乐素养,以及生活阅历都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打击乐者,只有将对专业的研习上升到一种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和情感交流的层面,才是音乐学习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

1.深入理解并诠释作品

一名作曲家创作一首音乐作品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诉求通过音乐架构和语汇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在很多其他类音乐表现形式诸如钢琴作品、小提琴作品或者声乐作品当中,作者运用多种多样的音乐表情记号将乐句和乐段串联在一起,从而最终形成具有完整乐思的、连贯的音乐作品。虽然没有音高的标记,但这些音乐表情标记与语汇也同时存在于打击乐的作品当中,也正因如此,这些表情记号,甚至是最微小的休止符,较之其它种类的音乐作品也变得更加具体和重要。在传统的打击乐作品当中,各种音乐表情记号都具有其更加具体和固定的适用范围和表现意义。因此,不要忽视打击乐作品中任何最不起眼的标记,因为每个小小的标记都承载着作曲家的情感寄托,都体现着其内心深处最细腻的情感,作为一名合格的打击乐演奏者,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严格地遵循作曲家的要求,将谱面的音乐表情表现出来,不仅要能够达到作曲家的技术要求,同时更要能够准确地向观众传达作曲家的思想情感,从而在演奏中真正与观众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达到音乐演奏的最高境界。

2.二度创作与即兴演奏的能力培养

打击乐的演奏也同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一样,需要对原著作品的二度创作。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二度创作对于打击乐艺术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仅仅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忠实的再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理性客观地分析、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融入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并通过自身的个性创作,赋予作品更加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从而使作品具有可持续的艺术生命力。另外,在很多现代与当代的打击乐作品当中,很多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留出一定的谱面空间,要求演奏者进行即兴的演奏,这就要求演奏者一定要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最核心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原著作品的情感基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即兴创作。如果对原曲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甚至是任何细微的理解偏差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就不能完整地表现出作曲家和自身的情感。在日常的打击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还要更多地对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世界观进行适当的引导,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人文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作品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思想背景的理解能力。只有全面地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才能够更加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见,打击乐教学不仅要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天赋与能力,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意识之中的艺术理解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

总而言之,打击乐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中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融入作品演奏当中。而对于演奏的另一个层面———即兴创作来说,演奏者还要通过自身对作品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解,准确、恰当、适度地延展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既要符合原著作品的基本精神,同时还要展现出自身的艺术个性,这既是打击乐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与最高级的演奏形式。综上所述,打击乐的教学与训练是一个多层面的不断延伸和深化的过程。作为一名合格的打击乐专业教师,有必要全面地掌握这些教学内容与教学精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艺术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也符合当下我国音乐教育的总体精神与发展方向。很多其他音乐教学门类在这一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长足的进步,但反观我们打击乐教学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希望我们的业界同仁能够对此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地研究,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观点与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打击乐教学与训练得到不断的深化。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学不断的科学化,全面化和可持续化。(本文作者:易大鑫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