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媒艺术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媒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媒艺术教育论文

1媒介融合发展改变媒体的传播与运营范式,传媒艺术教育需要与全媒体发展趋势“合拍共振”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宣传意识形态和学科客观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趋势、专业能力与市场前瞻能力等,都是传媒艺术学科发展考虑要素,需要传媒艺术理论作为骨架支撑。以开阔且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视野,以客观为准绳,在全媒体视域下不断推动传媒艺术教育的理论建设,打造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和新路径。

作者:李月起 马燕妮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