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艺术教育探索(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现状,文章分析了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措施,以期为改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要性;实施办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针对非艺术专业面向全体大学生而进行的艺术知识技能的普及型教育,它与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影响层面和教学目的,或是传授方法等方面,公共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都有质的区别。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门类繁多,主要有美术欣赏、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高校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不仅要有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包括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对于促进社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公共艺术教育正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手段。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艺术文化知识,这是前人智慧和创造能力的结晶,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让这些艺术精华得以传承,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第二,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贯强调艺术的德育功能,正所谓“成教化,助人伦”(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知、意志等,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总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才引起其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进而受到教育。
第三,公共艺术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的过程中,势必会接触和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感人之处与动情之理,受到心灵的震撼,引发对自身、对生活的反思。同时,艺术也是人本能的一种精神需要,艺术能使现实生活中人的焦虑、压抑等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使人的心灵趋向平静与和谐。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心智与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相比,尚未完全成熟,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失恋、学业受挫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使他们的心境趋向平和。
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在政策层面高度重视,以法规的形式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在各高校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实施效果不佳。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是值得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艺术教育实践出发,从操作层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建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平台
教育部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高校不应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挂在嘴边,应落实到行动中,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学生应具备艺术知识和艺术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多门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的艺术选修课程,甚至在部分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开设,设立公共艺术教育学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一方面要开设艺术理论和艺术赏析的课程,用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这个层面的教学应以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艺术作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不可枯燥讲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在艺术实践方面成立类似兴趣班的小组,让部分在艺术天赋或兴趣方面有较大可塑性的学生获得更进一步学习和施展自己艺术才能的机会。根据艺术教育的特性,这个方面教学的实施应是较小范围的,难以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因此,两方面的结合解决的是高校艺术教育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二、以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为载体,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艺术社团是指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如舞蹈队、合唱团、电声乐队、管乐队、书画协会等),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是学生体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艺术社团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有共同艺术理想和艺术兴趣的学生自发组建的,二是由学校层面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出面组织的艺术社团。不管哪种形式的社团,都是对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是有基础的学生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也是其他无基础但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艺术技能的好场所。艺术社团的成员完全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不会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可以系统地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门类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实践证明,艺术社团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在政策层面对艺术社团给予支持,如指导教师的委派、经费的报销、场地的提供等。
三、开展艺术类的具体活动,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提供展示平台
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以及艺术教育机构应把握全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定位,可以每年定期举行大型艺术主题活动,如以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等)为时间节点,也可以某个艺术门类为主题举行一年一度的展演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艺术展览等。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与奖励机制,以量化形式对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以此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实践与竞赛活动。这样,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学生也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充分利用所在城市的公共艺术平台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现代城市都十分重视公共艺术平台的建立,如各地建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剧院、电影院等,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平台。教师经常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场所参观或进行艺术实践,通过耳濡目染,亲身接触大量鲜活的艺术形象,在感性和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博物馆为例,地方博物馆一般都浓缩了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涉及的专业和知识面也非常广泛。高校的艺术教育偏重理论教育,而地方博物馆则更注重实践教育,注重审美感受与应用,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够使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完善,资源与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也成为培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许多博物馆内都藏有大量从古至今各个时期造型艺术的代表,如精美的工艺美术品、绘画作品等,展现着不同时期的艺术之美,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知识与启迪。没有博物馆参与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不完备的、有缺陷的艺术教育,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就更丰富、更完整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利用本地区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及型的教育方式,应该对各艺术门类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使学生对艺术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然而,谈论与普通大学生相距甚远的艺术门类,会使公共艺术教学形式空洞,内容虚无,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及质量的下降。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学生身边的艺术元素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学生能够方便接触的、在平时显而易见的本土地域艺术资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产生了丰富而灿烂的地域艺术文化,如古建筑、民族歌舞、民间服饰文化、民俗活动等,无不如璀璨群星,散落在大江南北,成为国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高校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时,应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相结合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来讲,地域艺术资源给学生带来了异彩纷呈的艺术文化,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接触更多的艺术门类。最重要的是,这些地域艺术文化就在学生身边,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中山路万国建筑群、海口的骑楼老街、海南的黎锦苗绣等。平时能够接触到,已经熟悉于心,通过公共艺术教师的深入讲解或现场引导,介绍其艺术价值,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乃至研究身边传统文化艺术的愿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此外,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角度来说,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可以使地方文化艺术得以传播普及,发扬光大。
六、对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要想做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支稳定的、艺术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现在许多高校都采取由艺术专业院系的专业教师兼任公共艺术教育的授课教师,这样做有利有弊。艺术专业教师在单项艺术门类的业务能力上钻研较深,但非艺术专业学生需要的是普及性质的艺术知识,要有广度,深度上不宜过于深入。同时,在教学实施和管理上,兼任教师往往受制于教师的所在院系,因此,成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从事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一定的支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成为高校需要反思的问题。以往过于功利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创造力。而艺术教育特有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基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势在必行,着力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办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刘杨.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艺术教育.华章,2013(36).
[2]何亚峰.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艺术研究,2013(2).
[3]汤爱芬.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创作,2013(12).
[4]刘廷娥.高校艺术社团及其在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3).
[5]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音乐创作,2013(7).
作者:李锦林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第二篇: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思路
摘要: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对特定的民族所具备的软实力有着普遍性和统摄性的核心作用。众所周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赖于教育,这使得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中心。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教育;民族文化艺术;核心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共生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在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和异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继续保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及其发展的连续性呢?高校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是进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将民族文化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能够借助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造功能改变民族艺术的生存现状。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因而,高校应具备文化自觉,主动将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以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完成传承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重大使命,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当代价值
艺术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核,其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任何教育活动的进行都是以艺术为媒介。与艺术创作不同,艺术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不仅在于教育的实施,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这些决定了其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境遇,高校艺术教育更是被时代赋予了更高的历史使命。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文化传承与创造的重要载体,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赋予文化生命般的活力,使古老的传统以活的形态生存下来,其与学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和社会文明发展趋势相符合;加强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还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提高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得以提升,才能更有效地传承和创造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当代价值显得更为重要,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也逐渐从显在性的艺术功能向潜在性的艺术价值转变。
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大使命
(一)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经历了多次的异质撞击之后,仍然保留着自身“和谐”与“包容”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主旋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和谐”的本质特征是共赢、均衡、平等、发展、公平、公正、团结、友爱、和睦、可持续,积淀了我国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我国一直都主张“和”,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谐包容的理念在中国迅速崛起,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也由此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在全新时代中,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应超越单纯的文化艺术知识学习和文化技能的传授,应承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中国梦。
(二)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主体和文化思潮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使得各种矛盾产生,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异质化,这就需要根据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而中国民族文化中“和谐”、“包容”的文化价值不仅有利于凝聚人心,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形成互帮互助、互让互谅的风气,还有利于其他异质文明的国家消解对中国发展的疑虑,进而创造良好的文化、经济交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应时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坚守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
(三)全球化语境下坚守本土化核心价值的呼声日益高涨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强势体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综合国力的制约下,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推广、展示甚至生存都面临着各种困难。面对此种情况,全球范围内坚守本土化核心价值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文化传承的价值理念理应受到更多关注。
三、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路径选择
(一)在认知层面上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艺术修养
西学的引进给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审美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而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却没有在学校中得到相应重视。为此,高校艺术教育应对外来文化进行严格筛选,并在艺术教育设计中融入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使我国民族文化在与全球文化的交流、冲撞之中坚守自身文化价值,凸显自身文化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知层面上提升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第一,加大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力度,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这样才能提高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弥补自身不足,拓展艺术创造的深度、广度和厚度。第二,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不仅要追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高水准,还应重视对现代社会理论的解析,引导学生从局部向整体思考,掌握现代科技、设计、造型的应用理念与传统文化理念之间的传承关系,学会以现代人眼光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将更多现代构想和观念渗入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中。
(二)实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艺术都可作为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所以要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教学就应不拘一格,大可创建并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入民间,将艺术与自然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采风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了解不同人群的审美标准,学习过程才会更生动有趣;也可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或打破教师界限,将民间优秀的艺人请进课堂进行讲授,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使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紧紧跟随时代步伐;还可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比如通过民俗活动、博物馆、美术展等渠道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丰富教育内容,使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向更宽、更广的方向拓展,也使学生真正具有热爱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热情。
(三)将区域文化特色资源引入艺术教育课程
中国文化体系是一个多民族多元化文化共生的集合,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构成了各自特有的区域文化,进而产生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在高校艺术教育相关课程教学中,应始终保持对区域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关注,将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引入课程,坚持因地制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现场操作等环节使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民间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视觉想象力,使学生对区域性的文化资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此外,现有高校艺术教育有多个专业方向的资源,我们大可利用这些资源组建团队,通过平面宣传、空间设计、产品研发和包装、广告制作等手段全方位地开发区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从美学的角度创新民族文化艺术,并将其推向市场,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概念界定的标志,其运行态势是否良好、生存现状是否健康直接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特别关注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中心,高校应将民族文化纳入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系统中,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使命,坚持与时俱进,坚守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同时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得以树立,文化素养得以提升,人格品质得以陶冶,最终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卫红,广予.高等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与使命[J].民族艺术研究,2010(2).
2.高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10(11).
3.谭苏,刘红梅.浅论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J].教师,2014(2).
4.胡天月.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J].华章,2012(2).
5.许琛.豫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共建模式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6.束霞平.基于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4).
作者:郝芳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新媒体发展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的新兴媒体形式,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变革。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艺术教学中被普遍应用,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乃至现代化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通常是指利用数字、网络、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各类渠道向电脑、手机等接收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日前,新媒体的传播理念与教学手段在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诚然,以“快速、便捷、灵活、准确、及时”为特点的新媒体给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变革。
一、新媒体教学应用的动力与双面性新媒体优化教学形式
首先,新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丰富了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手段,以电脑为基础的多媒体被广泛运用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将教师的板书、图片、音响资料等融为一体,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全面、便捷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其次,新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质,特别是在当今新媒体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数字音乐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掌握难度更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自身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数字音乐技术,拓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内容,增加当代数字音乐相关课程,如音乐录音、音乐制作等,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要求;最后,新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在变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以服务社会,是现代音乐教育氛围形成的动力性因素。新媒体教学形式是一把“双刃剑”在现代高校艺术教学当中,新媒体以图片、视频、音乐的形式出现,这种结合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推广。从教学内容上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语音、视频等软件的应用还增加了对音乐艺术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从互动层面上来看,新媒体形式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色彩,新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对于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新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和老师过分依赖新媒体。同时,新媒体教学形式也存在一定的虚拟性,容易使学生在情感上对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产生依赖,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新媒体教学模式的碰撞
新媒体模式带来的多元化观念与传统观念的交锋10多年前,国内多数人们认为互联网就是新媒体,将数字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等同,然而,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学术界领域可谓众说纷纭。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范畴有了较大的延伸,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不断地为音乐艺术的表现提供着新的可能,它推动着音乐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拓展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多元化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段。以“新媒体”作为重要依托的音乐艺术教育,恰逢数字视觉时代的来临,以其动人的旋律、丰富的节拍、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和声等独特的方式感染着人们,它对于陶冶情操,促进人们内心真善美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受到多年来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虽然依靠感性艺术发展起来,但是凭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源泉关系,仍不能摆脱其他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找到适合自己审美意识与观念的空间。因此,在当今中国的艺术教育观念意识下,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还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与此同时,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模式的改革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利用新媒体模式加强推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新时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探寻新媒体模式与传统观念融合的渠道
随着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音乐传播技术问题变得比以前更容易解决。可是观念的更新就不那么简单了,它是一种以人为主的传播思维模式的改变。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科学及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如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音乐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自己对音乐艺术的认知构架,这就使得传统观念与新媒体时代的模式有所碰撞。因此我们应该把当代音乐艺术知识系统化,将它放到由音乐史、美学、哲学、社会文化等组成的思想坐标里,只有这样,我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才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在观念上做出主动的调整与引领。
四、利用新媒体探索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新途径
1等新媒体音乐教学手段融入到学生校园生活中所谓艺术教育是指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文明、道德修养、鉴赏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教育,是不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艺术教育。对于目前我国专业技术顶尖的高等专业院校来说,音乐艺术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能够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的学生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渴望与现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我们应当适度地推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模式的改革,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进而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校园活动中,我们可以融入网络投票,手机终端投票,网络监督等手段发挥新媒体的互动,快捷、平等、即时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参与其中,扩大活动的影响面,突出音乐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从而营造良好音乐艺术教育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热情。
五、完善“微”力量,加强对学生音乐观念的引导
所谓“微”力量即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媒介以其短小精悍,获取信息自主性强,信息同步迅速便捷的特点被青年学生们广泛应用,如果能借此构建与学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完善多样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机制,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音乐艺术学习动态,还可以此打造师生工作交流、艺术推广、思想沟通、特色组织等平台,把高校音乐艺术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艺术素养。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改革高校音乐教育的模式,深化快速发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更好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各级教育部门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将“微互动”列入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使音乐艺术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像“微”媒介等传播手段强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爱好、音乐基础,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六、加强新媒体群建设推动音乐人文关怀
利用新媒体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迅速被青年学生们掌握和接收,这就要求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创建微信、QQ等互动交流群,给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快速通道,借助这个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全方位关注学生音乐艺术培养动态,引导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开展多方面人文关怀与沟通,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学生团体凝聚力,将音乐艺术教育自然而然地带到学生的群体生活中。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身心发展,专业技能飞速提升的重要阶段,更是健全道德品质,培养高尚情操的关键时期,学生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对其综合素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媒体平台上的沟通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团结友谊,提升团体凝聚力。全方位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我国全方位发展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我们不单单是要通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考量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还要通过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新方法。与此同时,还应该总揽大局,积极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让音乐艺术教育变成一种自发的、积极的学习行为,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专业强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作者:黄雪 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艺术教育民间舞蹈纳入策略
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高潮,尤其是对于2000年以后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范畴,不仅可以为高校注入新的活力,保证其文化品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可以培育出独特的办学特色以增强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同时这样一种融合,也可以为区域特色文艺提供一条传承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教育策略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河南民间舞蹈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3]-JKGHB-0054*)的研究成果。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不断地深入,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又迎来了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高潮。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专业设置雷同、教学模式单一、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社会竞争力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切肤之痛,变为了阻碍其继续发展的拦路之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的转型发展逐渐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建设应用型的科技大学,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基础上,唤醒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活力,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核心精神。这就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艺术教育是指通过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对人进行教育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素质的审美活动”[1]。作为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艺术教育的效用已经毋庸多言,但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如何积极地发挥服务区域社会文化的发展的职能,如何与区域社会文化密切结合并积极参与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摆在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社会文艺的发展密切结合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实地发挥这一职能却不是简单的事情。中国现代教育体系是在西方教育理念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加之西方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带来的强势文化,使得我们的艺术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显示着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可喜的是,自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的艺术性,这也掀起了艺术教育的一次革新。时至今日,非遗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也不再是一句口号,但是在教育体系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却是直至今日依然存在许多模糊成分的话题。通过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梳理,不难发现,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中,最适合传统文化生根发展的土壤恰恰是艺术教育。在教育学的概念中,“艺术的教育涉及对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评价能力的培养,包含对艺术史的认知和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感官体验,对作品创作审美的评价思辨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技能的训练养成”[2],这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特色文艺展开研究、传播和创新发展的良好平台。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艺术教育在当代具有两种培养指向,一是艺术人才的培养,二是普通民众艺术审美修养的提高”[3]。高校艺术教育显然是属于后一种指向的,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同样是集中在艺术的传承教育上,艺术教育更侧重的广度和审美能力的培育,专业教育则更强调深度和专业技能的传承。艺术教育的这一特性使其天然地适合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适合于提高全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艺术教育的实效也是困扰许多地方高校的重要问题,作为生长在华夏文明土壤中的受教育者,将西方文化为背景的交响乐作为主要的鉴赏内容,无疑也是存在着一些文化上的代沟,华夏文明同样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文化成果,它也理应成为艺术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炎黄子孙而言。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引入到艺术教育体系中,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艺术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具体举措。
二、河南民间舞蹈自身的优秀品质,是其推动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
河南自古以来便处于华夏中心区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的舞蹈不仅体现着华夏文明的较高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舞蹈艺术的发展,河南民间舞蹈是汉民族舞蹈的重要代表,将河南民间舞蹈进行便于高校艺术教育开展形式的改造,对于河南民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提炼和总结。目前,仍然活跃在民间的河南民间舞蹈约有二百余个,他们是人民群众抒发感情,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表演形成的各类中小剧团,也有自发组织起来的自娱自乐团体,更多的则是演化为吉庆节日的固定内容。河南民间舞蹈不仅在艺术本体性特征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民间舞蹈不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贴近人民生活,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时代的变革,适应社会的发展”[4],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河南民间舞蹈受到了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一大批民间舞蹈纷纷再次焕发活力,其中一些优秀的代表被收录到非遗保护目录中,比如沈丘县的《槐店文狮子》,博爱县的《苏家作龙凤灯》,汤阴县的《跑帷子》,兰考县的《麒麟舞》,巩义市的《小相狮舞》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内也开展了非遗保护活动,建立了省市两级非遗保护体系,约有40多个民间舞蹈被收入其中,诸如潢川县的《火淋子》,新安县的《九连灯》,洛阳市的《曹屯排鼓》,长葛市的《莲花灯舞》,漯河市郾城区的《双狮舞》等就是优秀的代表。河南民间舞蹈品种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艺术魅力动人,这是一笔宝贵的巨大文化宝库,完全有可能被吸纳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它能够胜任艺术教育教学的任务,并且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文化品质。
三、河南民间舞蹈纳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方式
高校艺术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言,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更深入地也可以说是高校教育”[5]。将区域特色文艺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是高校实现其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文化传承职能的重要方式。
1.教育行政机构和高校管理决策者要提供大力的支持。民间艺术进校园、进课堂,首先需要政策层面上的扶持。民间艺术,尤其是那些已经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艺术,需要高校艺术教育这个传播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民间艺术中存在着一些庸俗的、落后的内容,需要一个提炼的过程。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和高校管理决策者应该鼓励建立起以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为内容的研究机构,调动起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参与民间文艺发展的积极性,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以设立课题研究专项、专项研究成果评奖、相关征文征集、专项资金投入、示范中心评选、资金资助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并将上述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实力考核及教师职称考评的参考条件,通过各项活动的定期举办,以争取在该项工作中开创出新的局面。
2.把握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将河南民间舞蹈补充到学科体系中。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在目前高校教改的大形势下,应该依据河南本土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河南本土色彩的新型专业,培养出符合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弥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另一方面也可扩大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此外通过这类专业的设置还可以带动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形成教学相长、科研促进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来为河南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以此来打造河南教育的特色和品牌,重塑河南教育的辉煌。
3.充分利用通识类选修课的平台,突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将河南民间舞蹈艺术补充课程体系中。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此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行了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通识类选修课程,要求高校在校生依据个人兴趣和学科特点进行选修。高校的公共通识类选修课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它不仅是面向各专业开放的教学课程,也是传播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良好平台,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改造,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大胆地进行教学实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地尝试创新,灵活多样的将河南民间舞蹈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综上所述,河南民间舞蹈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可以营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可以为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提供一条办学特色培育的思路,也能为河南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灵艺:《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04)。
[2]殷波:《论艺术教育学的学科构成》[J],《山东社会科学》,2014(04)。
[3]徐秋然:《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四川戏剧》,2014(06)。
[4]于玲:《高校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J],《内蒙古艺术》,2014(01)。
[5]田斌:《中国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J],《大舞台》,2013(05)。
作者:刘斌 单位:河南省许昌学院
第五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构建须重视开发地方性“非遗”音乐资源,这不仅符合当地高校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促进地方性“非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非遗”课程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从四个方面:以体验音乐为中心;创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注重音乐与人文的融合;有效利用多媒体科技展开课堂活动,明确了将“非遗”音乐引入公共艺术课堂的相关教学问题。
关键词:音乐“非遗”;公共艺术;课堂教学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非常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载体,富有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开发不但能满足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需要,而且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现实情况。基于西安市社科重点课题“西安民间音乐文化走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将该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发现进行系统整理与总结。通过对参加实验性讲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求该讲座型课程的实效性与认可度;并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和评价,分析目前“非遗”音乐课程的定位及现有高校艺术通识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教学设计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06年3月由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后文简称《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从课程系统入手推动了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的开展。《方案》课程设置不仅涉及音乐、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更明确了:“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特点,所在地域教育等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1]由于,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通过“独特的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方式表现人们的精神心理、文化传统和技能创造”来承载“特定地域和人群中世代相传的艺术性文化成果”。[2]《方案》无疑为这些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资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提供了政策保证。“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关乎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正在消失。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失”。[3]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了“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4]意味着在“非遗”的传承中学校教育占有与民间传承方式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音乐学家樊祖荫教授在“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作用”的讨论中强调:“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门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5,9,11]在陕西省种类繁多的“非遗”第一批保护名录154项中,音乐占12项。然而高校的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体系的影响,学生不自觉地将它划为“先进”的音乐,常将地方性音乐等同于“过时的、传统的、守旧的”音乐。[6]加之多种流行文化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充满听觉想象的音响世界。触手可及的地方性音乐反而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同时,音乐课堂存在地方性音乐教学也经常“不是建立在该音乐所表达的文化传承的结构中”,而是用“西方音乐的本体形式”,即音乐作品的书面形式(按固定音高或曲式结构)来表达,“那些有生命力的音乐被制成了客观的、科学的标本”。[7]这样,地方性音乐的教学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常被默认为是不符合课堂教学需求的。如何整理具有价值的“非遗”音乐内容,全面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程,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带来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将不仅有利于对音乐类“非遗”的保护,更有利于普通高校形成独特的公共教育体系。由于公共艺术课堂指向的是非艺术专业学生,因此,以“非遗”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化建构。应1)对培养目标、计划进行针对性调整,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能兼顾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2)结合课程性质、师资、教学条件等制定“非遗”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计划,通过教学研究探索适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公共艺术课程的核心———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既要提升课程的深度和外延,又要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非遗”的内容,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对于“培养高雅的审美品味,提高人文素养”的功能作用。[8]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性研究框架,根据课题组实际收集整理的西安当地民间“非遗”音乐资源为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共4节(8课时)的讲座课,由一名教师分别在西安两所高校(师范类、非师范类各一所)公共艺术课堂开展试讲,同期进行问卷调研与意见反馈。选定音乐类型包括:西安鼓乐、蓝天普化水会音乐、阎良特技唢呐、周至厚畛子山歌、高陵洞箫艺术、周至殿镇八卦锣鼓。讲座由一名主讲教师主持,并邀请民间音乐传承人承担讲座中音乐演示及部分内容的讲解。讲座调查问卷分A、B卷,各40项五级态度量表,以参与讲座课的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A问卷旨在调查学生选课的动机,设计“在什么情况下会更多参与课程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会积极主动进行课程学习、不愿意参与课程的主要原因、选择音乐课程的主要原因”等问题。B问卷收集学生参与本次讲座课的体验,问题包括“对演讲者的评价、对听讲者自身的评价、讲座内容、学习兴趣、音乐体验、欣赏习惯、学习经历、音乐爱好”八个方面。两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
三、数据分析
A问卷对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有趣、实用”,89%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的教学”来选择课程。而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三种倾向:“希望得到好成绩(87%)、学习让我感到快乐(85%)、希望理解教学内容(83%)”,显示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多来源于“内因”。与之相比,仅有少数学生受外界的动机刺激而更多参与学习,如“在课程的资金投入很多(35%)”和“希望学习表现超过其他同学(43%)”。学生选择音乐课程的原因更多与个体兴趣相关(“有利于个性培养与丰富”83%);其次为知识获得(“课程内容总体感兴趣”、“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都为76%)。同时,35%学生表示:会因“不喜欢该课程及学习内容”而选择不愿参与课程。因此,兴趣动机是影响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决定性内因,而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课程参与持续性的重要因素。B问卷旨在获取学生对系列讲座课程的态度反馈。从课程内容看59%学生表示“能理解讲座内容、61%学生表示在自愿条件下愿意全程听完讲座。大多数学生在讲座之后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出正面评价“讲述内容的要点始终清晰(76%)、能感到不同内容间的关联(78%)、内容与标题、主旨一致(83%)、讲座方式与内容的结合恰当(81%)”。从教学组织方式来看,对于音乐传承人走进课堂的教学模式,83%的学生认为“讲解、演示很有意义”。同时,76%的学生表示:“讲座内容促使我进一步思考”。63%的同学表达了“我有兴趣再次参加同类型讲座或课程”的愿望。可见,学生对音乐“非遗”的课程内容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及期望值,有组织、有计划地课程实施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就音乐欣赏习惯而言,86%的学生表示“我每天都会听音乐”,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对音乐欣赏渠道存在较大差异,与42%学生选择“我曾自费购票观看音乐会、演唱会”相比,83%的学生表示“我喜欢把音乐存在手机、电脑上”。但喜爱音乐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听音乐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调节心情”(79%)。即使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艺术专业学生,仍有65%的学生选择“我在学校选修过音乐类课程”,上述关于“欣赏习惯”的调查数据明显表现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谈及音乐爱好,学生听说过的音乐风格类型占前三位的是“轻音乐(82%)、摇滚(78%)、古典(74%)”。显而易见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也是轻音乐占56%,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排在古典(33%)、摇滚乐(27%)之后列居第四。学生对于“没怎么听过也不愿意去尝试的音乐”表现较集中,42%的学生选择宗教音乐、37%的学生选择戏曲。可见受流行音乐的冲击,加之学校对本土音乐文化渗透不足,学生对此类音乐的认同受到挑战。问卷结果显示:“非遗”音乐授课的形式是否生动,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这些都决定了课程的价值。用学生期待且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将成为吸引他们对“非遗”音乐文化感兴趣的理由。因此探究“非遗”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完善“非遗”音乐内容在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展开方式,是本研究的基点。
四、研究发现
(一)以师生对话为平台展开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不应仅限于对学生进行简单音乐知识理论或技能的“培训”,更不应被视作专业课堂之余的“放松场所”。而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丰富文化体验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将讲授的过程看作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的过程,首先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尤其对于音乐学习者,他们不是简单的存储知识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音乐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在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对话中获取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以此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及评价能力。例如:在周至殿镇八卦锣鼓的讲座中,由周至的鼓乐引申至中国鼓的文化功能,将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化现象,作为传递“鼓励”、“激励”的精神力量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在讲座中引入对音乐价值及音乐本质的讨论,分析音乐是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风土民情、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都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多样的音乐风格,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偏好。由此阐述,音乐不仅唤起人们情感共鸣,产生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通过对此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能主动通过已知的材料探求未知领域的音乐,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去审视不同类型的音乐[10]。
(二)以音乐体验为中心围绕教学
音乐需要通过自身体验而获得感悟,纯粹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理解。本次系列讲座课的调查结果也说明:参与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产生更多积极的认同。“非遗”音乐的传承多为即兴的口传心授。以往的教学过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确的音”,而忽略“即兴演奏是一种音乐进行思维的基本方式”。[9]然而若将课堂进行单纯依照书面记谱衡量,以西方音乐为唯一参照物,这将与地方性音乐“传承”的方式是不相符的,公共艺术课堂应该包容“不同的声音”、分享“不同的观点”,以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厚畛子山歌的传承人吴松军先生,在讲座中演唱二十多首不同内容、风格的山歌,形象地将厚畛子山歌南北荟萃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这样近距离的“听”山歌,“学”山歌,使学生还能接触到音乐本体之外的其他东西,提高了参与度。高陵洞箫的传承人胡永汉先生现场展示了高陵洞箫极具特色的“双音代唱”、“喉音”的吹奏技巧,这样的技艺如果作为音乐概念仅依靠文字去解释,学生将无法体会洞箫音乐丰富的表现力。结合讲座之后调查问卷反映的结果:83%的学生认为艺术家的讲解演示十分有必要。因此,创造真实的学习场景,学生将容易获得与音乐相关的若干亲身体验。当然,鉴于“技能的掌握并不能代表知识传授的方法与技巧”,且传承人由于尚不了解高校教学的具体情境,很难设计完整的教学内容,本讲座课并未将传承人置于课程的完全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及教学经验引导课程的发展方向,弥补以往过度依靠教师自己进行演唱、演奏“原汁原味”的地方音乐而造成的低效率教学。课程的设计应涉及理论、欣赏、技巧,且改变“单一性”,强调“差异性”,形成注重以“体验与参与”为基点的公共艺术课程观念。
(三)音乐与人文融合升华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求个别学生掌握演唱或演奏的技能,而是要让更多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非遗”音乐的传承不应局限于“教”与“学”,“欣赏”也是一种传承方式,若没有观众,“非遗”自然会渐渐消失,因此它们的价值是对等的。“非遗”音乐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它的地域性,它是深受当地文化影响并存在于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因此,“欣赏”还应包括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文化理解”。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田水会音乐,它反映着蓝田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价值。只有对其文化的深入理解,才能感受到音乐最真实的面貌,音乐才有被理解的可能。
(四)音乐与多媒体科技结合拓展教学
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周至殿镇八卦锣鼓及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均属于百人综合节目。其中的大型乐器是无法在课堂进行演示的,就可以用播放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同时播放视频也成为课堂中无法还原真实演出场景最好的替代方式。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加直接生动地学习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可以播放蓝田水会音乐坐乐、行乐的视频资料,来体会音乐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主奏乐器带来的音乐风格的变化。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形成,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若能结合教学方法并考虑学习者的因素,将对引导学生学习动机,产生注意起到重要作用。在多媒体的内容选择上教师还应去探求视觉文化给学生所传达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观,将课程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与兴趣方向扩展。例如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击缶而歌》,作为周至殿镇八卦锣鼓讲授的一部分。既介绍与鼓同源的“缶”,又再次强调“缶”与“鼓”“激励”、“鼓舞”的相同文化功能。震撼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加强学生对鼓乐内涵及外延的深刻理解。多媒体技术也成为课后拓展的有效途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目前欣赏音乐渠道多是从网络获得,因此若能借助网络平台,利用课后的资源,将其成为课堂活动的必要部分,是符合学生音乐参与习惯的更好方式。
五、结语
针对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一般停留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及对技艺的养成,缺乏对地方性音乐的重视与有效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现状。本课题力图探求适合非专业音乐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筛选、组织并建立完整的教学课件,是完成“非遗”音乐课程的重要任务。在这里,不应将课程狭隘地理解为某一技能或某一学科:任何一项与之相关的活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课堂活动的目的将直接导致学习结果。教师不仅仅是传达知识者而是应协助学生进入音乐的实践世界。因此,“非遗”音乐课程的设计应以“音乐”为线索1)学习相关的音乐理论、2)了解特定音乐文化、3)参与音乐,并开展讨论、表演等创造性活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非是给定的教学顺序,而是需要教师设计自己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具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鉴于音乐“非遗”的种类繁多,且地域性特点鲜明,本文仅对“非遗”音乐内容进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作为先导性研究,前期调查已获得西安市两所高校253名学生的数据。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追踪调查、并进一步扩大实验对象与范围,以深入研究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不同音乐学习习惯的学生,音乐理解力、表达力等方面鲜明的个体差异。而针对地方特色的“非遗”音乐,发挥高校教育的平台,探索更为有效的传承方式与教学模式是今后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
[2]王艳.论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文艺争鸣,2012(3):145-146.
[3]田青.保护民族文化留住精神家园.人民网,2006年2月16日.
[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巴黎,2003年10月17日:第二页.第二条(三).
[5]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1):10-13.
[6]邸晓嫣.走出阴影回归本土放眼世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新世纪的使命[J].人民音乐,2004(7):49-51.
[7]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9.
[8]雷默.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杨琼,刘红柱,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57).
[9]詹一虹,周雨城.中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4-27+57.
[10]杨丹.学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学视角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26-130+135..
[11]裴一林,邓宝珍.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57-60.
作者:牛珺 杨阳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第六篇:高校艺术教育价值与影响
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承载的历史悠久璀璨,是代代炎黄子孙的智慧精华。笔者主要介绍了现代艺术教育中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所在及民间传统艺术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民族自豪感的增强提供有力支撑。
一、现代艺术教育中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所在
1.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承继对象。当前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知识、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等传统文化都趋于一种需迫切得到年轻一辈认同与热爱,从而避免由于传承人的缺失而在期待、无奈与叹息中最终变成历史的尘埃,湮没于岁月的喧嚣中。将民间传统艺术有机结合到现代艺术教育中,不仅能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深入与普及,还能使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意蕴和道德理念得以继承与发展,强化师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与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有力手段。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引入风格淳朴的民间传统艺术,其本质并非让学生片面、生硬地追求与模仿艺术形象上的原始与荒蛮,而是通过强化这一方面的学习来实现对其内涵的理解和精髓的升华,借以充实自我艺术创造,使民间传统艺术在创新中与现代意识发生碰撞,达到审美层面上的互补和统一,焕发非一般的光彩。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延续。民间传统艺术在历史车轮碾过后,雄健的底蕴越发显现出来了,其将思想理性有机融合到鲜活的艺术形象中,用以宣扬正面历史人物形象、进行道德教育。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价值理想,决定着民间传统艺术家肩负着启蒙教育的责任,而民间传统艺术那一股“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与亲和力,不时启迪着人们的道德理念、人生价值和审美情趣,这便是民间传统艺术隐于艺术形象下的潜在价值,也是现代艺术教育中得以突围的亮点所在。
二、民间传统艺术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1.教育模式--灵活创新。为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程的高度结合,可一面组建以兴趣爱好为基点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剪纸、陶艺等民间传统技艺,再将这些学习成果带入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互相促进学习,拓展课堂范围;另一面还可邀请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人走入课堂,为学生演示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讲述技艺的发展历程,也可借机向学生传达一些民间传统艺术正面临失传的现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投身于传统艺术事业。此外,还可尽量挖掘本地民间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来感染学生,增加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2.教育思路--广泛拓展。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成就了高校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足不出户也可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元素与文字一起带入高校美术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引入入胜,同理,民间传统艺术的形成过程、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等也都能在一方屏幕上得以生动呈现。不难发现,生活的周遭尽是可以取材的传统艺术素材,民间传统艺术的气息早已弥漫大街小巷,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只要用心发现,有意识搜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唾手可得,当艺术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台,紧密结合到生活点滴中,才能真正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引导作用,才能在生活这一不竭源泉的滋养下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焕发更为绚丽的光彩,这对高校艺术教育思路拓展大有裨益。
3.教育理念--打破传统。高校艺术教育理念上长期诟病的问题一方在于现代意识的全面侵袭下使得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有所荒废,难以发现源于民间艺术的精妙之处;另一方则在于部分教师潜意识对西方艺术形式高雅的盲目膜拜,认为本土文化落后于时展,满是陈腐、鄙陋。由此,当前促进民间传统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首要任务便是打破传统,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全面、深入了解民间传统艺术,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谭淑骞 单位:韩国水原大学
第七篇: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三层次课程构建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呈现出日趋强化的态势,但在现实中艺术教育依然是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缺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在现有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三层次结构,对其指导思想、基本架构、具体构建和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体系
在我国,艺术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喜有忧。如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虽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却存在着教育教学效率方面的诸多问题。调查表明:有90%的大学生认为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有必要的,但对目前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的满意度却不足一半;有64%的人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数量和结构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亟须完善和改进。而构建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至少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的总体育人目标要求和艺术教育的本质内涵;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大多数人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要结合各学校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的具体环境条件。通过广泛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面对的受众群体(即学生)是非常广泛和多样的,既有基本没有艺术相关知识的,也有从小受过严格培训且基础很强的艺术特长生。基于此调查,针对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需求,特别是教育部2006年以来关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方针与改革导向,本文提出面向效率提升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一、课程体系具体结构
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为参考,提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层次结构,即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通识课;第二层次,针对学生广泛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的丰富的选修课程体系;第三层次,面向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文艺骨干开展的精深课程。
二、课程体系内容特点
(一)艺术教育通识课的构建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其一是让所有学生通过对人类艺术发展历程的了解,感受各种艺术形式中蕴含的美学要素与创造智慧,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其二是对人类艺术发展的全局观与重要历史节点及代表人物的介绍,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为综合性和历史性;其三是世界性和民族性,面向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通识课的重点不是某一艺术形式和种类的全面介绍,而是对各主要艺术形式与品种的画龙点睛和启蒙开塞。鉴于这些特点,这门课程只能是概论性的,可以叫艺术欣赏概论,也可以叫艺术修养概论。主要内容包括:1.音乐。音乐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它可以通过人的歌喉把音乐、文学、语言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座多彩的艺术美的殿堂,使人在为之振奋、感动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愉悦和感受。2.舞蹈。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称之为“艺术之母”,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发展。3.书法。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4.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二)艺术选修课的设计理念与构成
艺术选修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具体的艺术教育形式达到实施美育之目的。丰富多彩而又针对性强的艺术选修课能满足喜爱艺术或对艺术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大学生拓展艺术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改革经验,本文建议开设的艺术选修课程如下:1.西方音乐简史。教学目的旨在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2.中国音乐简史。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3.西方音乐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以及音乐欣赏评鉴的能力,是声乐演唱艺术课程的理论基础。4.影视视听艺术与媒介表达。教学目的在于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影视文本以多元的视角观察世界、分析社会、理解人生。5.音乐剧欣赏。课程通过对音乐文史类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欣赏丰富多彩的经典音乐剧的同时,有步骤地感知、触摸艺术,在欣赏艺术作品中获得艺术提升。6.舞蹈。教学目的通过对舞蹈概念的介绍和舞蹈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7.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学习感知,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味中国音乐背后的历史人文。
(三)艺术精深课的特点与内容
艺术精深课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拓展延伸,它的特点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注重专业的深度,类似于艺术专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艺术精深课的课外实践主要体现在学生艺术团展演和各类文艺晚会。艺术精深课程培养了大学生专业的音乐演唱、演奏能力,对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结语
构建科学规范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考虑到受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大部分没有艺术基础的普通学生,他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艺术知识,需要学会欣赏艺术给人带来的美,这就需要把艺术课作为一种文化普及类课程进行通识性教育,使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其审美能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提升艺术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完整体现艺术教育内涵、实现艺术教育“育人”目的的重要改革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怡,温皓杰,杜世纯,傅泽田.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2]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体艺[2014]1号,2014-1-10.
作者:刘志民 刘春迪 王怡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