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立高等艺术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立高等艺术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立高等艺术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探析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建立相对较晚而发展迅猛。目前大部分综合类院校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对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应用措施,以及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但是迄今为止,各个阶段的学习评价仍旧是以试卷考核模式为主,注重学习量的方面,而忽视了学习质的方面。当前我国艺术学科的过程性评价在高校的开展与成功案例甚是稀缺,缺乏细化标准和评价功能、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立体结构过程性评价系统。虽有些艺术课程也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讨论和制作等考核模式,但在评价标准方面无法细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应用这些考核模式的积极性。因此,打破单一的考核模式,设计一套反映艺术学科特色的过程性评价模式以此来体现学习的连贯性与科学性是亟待需要解决的。本篇文章基于心理学认知发展和教育学动机发展理论,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一套新型过程性评价的标准体系框架,以来增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丰富考核的多样化。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高等艺术教育;成绩;理论框架;大学生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要求“高等教育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全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过于注重教学管理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管理的“过程”。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晚,然而发展迅猛。首先,大部分综合类院校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对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应用措施。其次,一部分院校、院系重新完善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并且制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来有效的监控高校的教育质量。此外,各省、市、地区根据自己的学院情况和本身的地域特色,制定了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细则,来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来注重教育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和产出性评价,例如有些科研团队建立了“相对性学分绩点评价体系”等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欧•桑迪提出了现代人才评价的原理,其中特别强调将过去那种单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的测评转化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合作性、过程性评价。概括起来说,在西方高等教育中,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从课程开始即使学生对考核模式有清楚的了解;第二,课程考核模式多样化,如小组讨论、演讲、报告、文章、试卷等;第三,考核呈现连续性,确保各个阶段都能有明确的考核目标;第四,各种考核模式都有明确和细化的考核标准,从而保证公平性。此外,学校以院系为单位通常还会给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把平时作业结果、日常表现、实践活动、品德发扬、科研发明以及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评语和评价等都列入个人档案中,来记录和管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整体性表现,从而给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改进传统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的“终结性”,大力推进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性”评价,对于推进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效能。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清晰、导向性的目标。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中,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互交叉和融合,那么要求学校必须对教育目标进行细化与量化,以便于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遵循整体素质教育的推行战略。在评价的主体和客体间的互动,能及时地反应学生在学习中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引导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正确发展。第二,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有利于突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周期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特点。把“过程性”的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制定与实施可以对学生各个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引导。而且,还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等各方面内容,实现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多样化。以学生为本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建设还要通过合理的设置权重比例,以此对高校教学管理评价标准更加客观、合理,增强对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体验性的激发和引导。第三,有利于健全艺术教育领域中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与评价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个阶段和年龄段的学习评价只是注重学习量的方面,而忽视了学习质的方面,以课程考核模式试卷为主。其次,当前国内艺术学学科的过程性评价在高校的开展与成功案例甚是稀缺,缺乏细化标准和评价功能、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立体结构过程性评价系统。

二、实证调研的量性分析

(一)问卷统计中考核的方式、比例和排列次序

高校艺术教育科目的类型主要有学校(学院)的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实践课四个主要的部分组成。本篇文章基于这四种类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实证方法进行调查和采访研究。来自全国6所不同的综合类、艺术类149名同学参加了问卷调查,18名同学和19名高校教师接受了采访。问卷包括50道题,经测试题目的有效性达到87.1%。经过数据分析发现,高校艺术考核的形式以表演/表现/设计作品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口头汇报和平时表现比例偏低。在问卷中有8中类型对考核意见重要性的统计,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反馈,排在第一重要性的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其次是师生对考核结果的探讨;第三重要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刺激。在调查中,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反馈频率进行了调查统计,可以发现大三的学生在意见反馈中频率比例较高,同时,第三的学生又是很少或者几乎不提意见反馈的群体。

(二)过程性评价的框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总结到一个基本过程性评价的模型,如图四,高校中的艺术科目根据学科特点和授课对象,老师通常自行制定相对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指南、教案等相关的教学材料。教师在每一节课进行不同知识点的聚焦、提炼甚至是围绕一个或者某几个知识点和内容进行阐述与讲授,艺术类科目除了教师的示范教授外,教师需要亲自指导学生的技能科目,如弹、唱、跳、演、画、制作等更加具体的技能练习。其次是学生的自主练习过程,那么建立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中间就是如何让过程性评价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并获取最科学的考核方案与标准。首先,具体课程目标的准备工作在帮助教师组织教学经验并评价其成功性上起一个重要作用。这种评价不仅只是教师观察自下而上学生是否明显表现出了期望的行为类型。通常他们需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表现的机会,这就使我们必须考虑不同形式的评价问题。要强调的第一点是教师对评价技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学生专业技能的影响,特别在专业技能课、实践课中经常是通过表演或者作品展示来进行打分。其次,对于试卷对文章的主要替换方式,至少在认知领域上,是被称作客观性测验的方法,它的每一个题目都有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建构这样一个考核的原则是:(1)对于教师希望评价的不同课程的目标,列出这些课程所要求的学生行为的清单。这些行为包括了被测验的全部范围。根据这些课程的内容列出我们期望的能在学生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和理解(或其他事物)。(2)根据上面这一点,排列出所有要测董的问题的相对重要性。这可以指导在建构测验的题目时,每个项目上题目数的多少。(3)最后,准备测验题目。一些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家认为如果在多重选择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就会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在问题和不正确的反应之间的心理联结。爲避免这一现象,人们有时就建议应只留下问题内容本身,而不再附加上可能的答案。读者又会看到,这种提问的形式将是对回忆的测验,而以多重选择形式呈现问题时是对再认的测验。对此所提出的普遍的反对意见是,这种测验形式比写文章类型的测验形式在建构测验上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三、总结

评价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诊断、改进、引导和激励。教师希望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知道甚么,他们为什么不知道(比如,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是什么),他们的错误概念和错误的理解是甚么。没有诊断的评价其价值是有限的,事实上如果给学生提供了较低的分数和反面的评语但却不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结果,以及在以后该做些甚么来改善这种情况,那么这种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都是个体代表,因此在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指导之前应把他们作为个体来研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还存在需要填补的空白。人类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对其测量和评价的工作也具有很大困难。事实上正是这种复杂性才使心理学的研究更让人感到魅力无穷。艺术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改变,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开始了方言看世界的旅程,从最初的西方教学方式直指人心的站韩,慢慢扩展到对整个艺术教育领域的探究,研究范畴进一步拓展,整个高等艺术教育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高校艺术教育过程性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和考核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担负起考核艺术修养、人格培养的重大任务,成功的艺术工作者课给予多元情感体验,从而使人拥有更为丰富的艺术人生。在整个艺术教育的栽培中,教师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才真正体现出“百年树人”的意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教高》〔2007〕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金刚,郭荣艳.高等教育过程性相对评价体系的探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杨柳.过程性评价在高校音乐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研究,2010(5).

[5]Bennett,R.E.1999.“UsingNewTechnologytoImproveAssessment.”EducationalMeasurementIssuesandPractice18(3):5–12.

[6]Black,P,andD.Wiliam.1998.“AssessmentandClassroomLearning.”AssessmentinEducation:Principles,Policy&Practice5(1):7–74.

[7]Carrillo-de-la-Peña,M.,E.Baillès,X.Caseras,ÀlvarMartínez,G.Ortet,andJ.Pérez.2009.“FormativeAssessmentandAcademicAchievementinPre-graduateStudentsofHealthSciences.”AdvancesinHealthSciencesEducation14(1):61–67.

[8]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2001.LearningtoLearn:TheWayForwardinCurriculum.HongKong:ThePrintingDepartment.

[9]唐志强,赵鹏程,李化树.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10]Li,J.2009.“LearningtoSelf-perfect:ChineseBeliefsaboutLearning.”InRevisitingtheChineseLearner:ChangingContexts,ChangingEducation,editedbyK.K.ChanandN.Rao,35–70.Dordrecht:Springer.

作者:苏燕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