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企业项目化教学策略与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艺术设计企业项目化教学策略与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企业项目化教学策略与方案

摘要:文章致力于探索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企业项目化教学的思路与方法,立足本专业特点,提出项目化课程内容与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具体改革方案,以深化校企结合为目的,融入企业项目、企业专家进课堂、信息化教学等途径,融合企业“项目工作室制”,促成“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江苏省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为依托,结合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从“项目化课程内容改革”“项目化教学过程改革”两个方面进行思路与方案的阐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企业项目化;工作室制;混合式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开展校企合作双轨教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教育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但纵观教学过程,仍然“融入项目易,深入项目难”存在无视企业项目制作流程,缺乏企业项目规范认知,缺失成果企业评价与转换环节等现象。因此,项目化教学只将企业项目引入,未将企业思路乃至企业文化引入,导致仅有表皮没有骨肉。

1企业项目化课程内容改革

1.1企业实践内容引导课程内容

项目化教学“始终以训练学生掌握从事有关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为目标指向”,因此课程内容需要对应企业需求,装饰设计行业项目设计与制作大致分为以下7个流程,流程间逻辑如图1所示。由上图可见:7个流程包含:(1)项目洽谈;(2)意向图绘制;(3)方案确定;(4)项目报价;(5)图纸深化;(6)施工对接;(7)项目验收。其中1~4为方案确定阶段,了解客户意图(需求与预算),签订设计协议(合同)并缴纳定金,制作方案意向图(平面图与效果图),确定方案报价。第5为深化阶段,根据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绘制内容包括平顶系统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6~7是项目施工与验收阶段,设计师与施工方对接,保证效果与质量,业主验房检查质量问题,无误后并交付尾款。1~4阶段需要的专业技能共包含:项目洽谈能力、设计能力、意向图制作能力(CAD、SU/3DSMAX/酷家乐、PS/AI等软件操作能力)、报价能力(装饰材料、人工、管理费报价等)。5阶段需要的专业技能主要为CAD软件操作能力、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的认知能力,以及施工图纸规范制图能力。6~7阶段需要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的认知能力,施工图纸识图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建筑施工规范认知能力等。将上述能力总结归纳为:洽谈、设计、软件绘图、报价、装饰构造与工艺、识图、管理、规范(制图与施工)。如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明显对“设计”与“规范”的强调不足,对“洽谈”能力的训练缺失。相对于开设相关课程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在现有课程中,逐步的、梯度式地融入设计、规范与洽谈训练环节,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1.2融合企业体现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一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基于企业专业技能要求,满足企业实践需要。现将本专业课程按照教学梯度划分为:“设计基础类课程”“设计规范类课程”与“设计实践类课程”,三者内容要点概括如图2所示。设计基础课程提升设计审美能力,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力,但同时也要注重“空间感与尺度感”的培养;软件类课程提升设计表达能力,并需要继续“催化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培养,设计表达的目的是优化设计;以装饰材料构造、施工制图、施工管理、建筑安全工程(消防)、施工预算等设计规范类课程,提升设计规范与施工跟进能力,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规范制图、规范施工、规范设计意识,“规范”是建筑装饰行业的生命线,发扬创造与严谨的工匠精神,并始终强化该意识。以设计实践类课程提升设计实操水平,值得提倡的是,在课程中适当“引入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教学”等,结合“企业项目制作与管理模式”,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洽谈模拟、师生项目制作与交流(学徒制)、交易模拟、企业专家设计点评、现实成交案例分析、学生优秀作品成果转换等,将“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转换成“以学为主”,培养学生的项目制作能力并拓展眼界,让学生讲起来、说起来,除了说给老师,同时也说给“企业专家”与“业主或虚拟业主”,提前了解企业现状与自我的优劣处。融合企业项目,配合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模拟企业洽谈、设计、制作、交易等流程,不仅使项目进课堂,更重要的是将管理进课堂和企业文化进课堂。

2项目化教学过程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针对室内装饰行业开展技能与素质培养,从设计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基础、装饰色彩,到设计实践类课程诸如住宅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课程,都有着极强的项目化需求。

2.1结合团队式与学徒式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结合企业实践不难发现,设计项目制作常采取“阶段式分工协作”的模式,设计师负责项目洽谈与方案设计,由助理与深化设计师负责深化细节,完成制图工作,参与施工现场对接与交底等。过程中是以设计师为主要设计成员或是组长,其他成员作为学徒穿插其中,以一对二、一对三等模式,构成学徒式模式。同时为模拟企业实践,需要在教学过程引入团队与学徒的概念。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现代学徒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学徒制基于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要培训基地,通过引入企业专家与企业项目,促成教师、学生、企业、项目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需求、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对接,以及产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资源共享与时间安排等问题,现代学徒制很难大面积地铺展到每一位同学。因此需要结合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教学项目工作室,成为学校与企业的中间介质。工作室的教学管理以“项目收集——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为依据,集思广益地聚合学生优秀设计作品,由专业教师牵头,企业专家配合教学,学生团队自主学习与创新,企业依据产业需要予以转化,将企业深入教学,也将教学服务企业。

2.2配合工作室模式进行“梯度”项目化教学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为例,其总体教学过程通常是“理论讲练——分项目制作——总项目制作——课程总结”,其中单个项目的教学过程通常是“任务布置——项目实操——评价——修改”,由于该专业项目具有工程量大、制作周期长、团队协作难度大的特点,分项目过多则容易冲淡主题,广而不深,但反之单一总项目制作又容易精而不全。参考企业项目图纸制作流程:“意向图(平面布置图与意向效果图)——深化图(平顶系统图与效果图)——正式施工图”。意向图的前期汇报性文件,主要包含项目调研、项目现状分析、设计意向布局与效果展示、大概预算范围等信息,是设计的初步设想,通常与PPT/PDF格式文件整理成册,业界又被称为“蓝图”,是体现设计者设计能力与素质的重要依据,业主通过意向图能较快获得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并根据自己的意图与设计师进行交流。若将该意向图阶段与上述教学过程结合,并融入学徒制与工作室理念,形成如下项目化的教学过程:“任务布置——绘制意向图(包含‘意向手绘图与意向电子图’)——汇报与评价(企业专家+教师+业主或虚拟业主,模拟一对多的协作模式与交易过程)——修改——绘制完整图纸(CAD平顶系统+立面图+详图)——再评价(企业专家+教师,针对建筑与制图规范)——再修改”,整体框架“由易到难”“由简入繁”,不再一蹴而就,形成梯度项目化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依据企业项目制作流程,将传统的项目实操划分为两个阶段:意向图阶段与完整图纸阶段,在意向图阶段引入“企业专家与业主(或虚拟业主)”参与教学活动,并适当开展“交易模拟”与“洽谈模拟”,在实现企业项目进课堂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管理乃至于企业思路进课堂,引领学徒制与工作室制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2.3融合信息技术的企业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

上述项目化教学过程在执行过程中会发现“企业专家与项目的引入受空间与时间限制较大”。企业专家时间少,校企合作基地空间不足以容纳百人以上的学生共同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便利化与多元化,上述教学过程中企业专家与业主的引入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远程在线连线,达到快捷高效的目的,组成“教师、学生、业主、企业专家”四方的信息化会谈过程,将传统课堂引入信息化的多元交流模式,构成信息化的企业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线上平台充分融入课上与课下(包括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课上开展教学与实操活动,而课下开展线上平台教学,主要运用教学、交流、会议、评价等功能,解决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此构成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多轨并进的“企业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

3总结

企业项目化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实践的,团队协作,创造创新的“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让企业项目更有效地进入课堂,离不开教学工作者对市场乃至企业的深入了解,由企业需求引领教学实践,以工作室制与企业参与制推进产教融合,以信息技术使项目化教学预想落到实处,拒绝“形式主义”与“表似里非”,将教学改革惠及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曾筱.西华大学环艺专业“工学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2016(11):60-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2020-6-29].

作者:张金威 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