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东西方风格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东西方风格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东西方风格浅析

【摘要】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审美风格上。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融入东西方风格,论文从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入手,进一步探讨东西方风格在设计倾向上的异同,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传承创新进行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艺术;工程设计;东西方风格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和谐之美,是东方美学风格的重要体现,而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美学风格,奇特与创新是最主要的特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融入东西方风格,取其精华而自用,去其糟粕,大胆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同时,通过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打造独特的中国东方风格。

2东西方风格融合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东西方风格相融合的审美已经渗透在我国建筑工程、园林景观、装修装饰等环境艺术设计中。东西方融合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具有新中式、多元化的特点,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环境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还使其更具现代科技感[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不少融入东西方风格的优秀案例,以下具体分析。

2.1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著名的设计单位,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工程设计方案中坚持东方建筑简、静、清、雅的内外空间设计风格,在建筑功能、造型上采取了现代西方设计理念,特别是功能设备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作为千禧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工程,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08×105m2,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31169m2,约29%的覆盖率,容积率0.68,在兼顾巨大体量的建筑实用主义同时,还兼具了浪漫主义玲珑体统、优美独特的东方造型气质,其外观和室内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在总体布局设计上,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很好地结合了紫金山西麓的玄武湖东岸风景,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使内部人员将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而且极大地延伸了展览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功能展览中心的优势,在建筑的构造上,还采取了东低西高的不规则弧形。我国的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注重风水格局,强调人与客观环境的有机结合和精神寄托。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城市名片性建筑,在建筑东立面的设计中采用了扬起的挑蓬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不规则棚顶和弧形屋面华而不实的弊病,部分墙面的设计选择了剔透晶莹的透明弧形装饰架和全透型玻璃,结合南向入口的卵形台阶等造型,整体协调,改变了以往矩形建筑设计的单一性。不仅如此,该结构设计还合理地利用了太阳能光源,提高了工程照明、采光等方面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能源,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虽然距离建成至今已超过20年,但其融汇东西,贯穿古今的造型、结构和外内设计都称得上是中国21世纪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2四川北路公园环境景观设计

四川北路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428号,其占地4.24×104m2,是开放式绿地,处于地段繁华的商业街。该公园的景观设计坚持着天人合一,传统文脉与地域水脉的东方理念,同时又突出了“新世纪彩虹”现代主题。在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下,各个小品、花镜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移步异景,千姿百态的意境美学风格,还处处体现了布局空间的现代化导向作用,提高了公园的服务性和科学性。花池、孤赏石、花架、桥、廊、亭,不仅为游人提供了赏景观色的艺术美学体验,还可以休憩、避雨,体现出西方公园的休闲与娱乐功能,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如图3所示。

3东西方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异同

3.1文化艺术美学

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的形成,与长期的社会生产形式离不开关系。我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一直以来都遭受着其他文明的冲击,在冲击与融合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纳海百川、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美学并没有因外来文明的冲击而灭亡,反而通过自身强大的内化力量,在包容中逐渐进步发展[2]。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文化,西欧和北美文化是典型的外求性文化。在这种文化历史下,西方世界强调征服与战胜,注重事物的差异性。这2种不同的文化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是互补且相互影响渗透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对东西方园林的设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西方园林整体追求非自然的物质形式,强调人工式和几何式布局,追求色彩与情感的契合、结构与拼接的协调、形体与符号的变异,有着结构重复,抽象且简单化的特点。而中国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追求精神内涵的意蕴与自然的。以苏州园林为例,游人可感受到山水、动静、花草、亭榭的相得益彰,如图4所示。

3.2宗教信仰观念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文化是影响东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宗教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对客观环境的观念。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大多数西方人信奉的宗教,对其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造就了其特殊的审美观念。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科学,西方国家的宗教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自然灾害、霍乱疾病和战争的影响下,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缓慢,基督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精神寄托,对中世纪欧洲影响很大。西方大体量、超尺度的建筑设计体现着追求时间永恒与造物主崇高的信仰观念。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格物”思想以及与客观世界和谐相处的规律学说,形成了高深智慧的五行风水学,这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的住宅园林设计中,还体现在现代中国的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和空间布局等许多方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理想,以期环境设计艺术能更好地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3]。

3.3哲学精神思想

受地理自然环境、生存条件、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影响,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精神思想,这些哲学思想造就了不同的东西方审美机制和美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侧重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务实,重视对人的现实生活指导,其核心在超脱现实,到达理想彼岸。西方哲学重视对自然客观环境的思考,侧重于去认识世界和自然的本质与规律,以此来改造世界、征服自然。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中庸”“和”等哲学思想影响,在建筑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存在守旧与和谐的心理,在结构造型上多体现舒缓、敦厚、静穆、庄重、均衡的美感。因此,差异、残缺、对比、突兀的创新变革型风格很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体现。西方古典哲学与美学艺术虽然也追求和谐,但这仅体现在结构的复制性或形式美这一层次,在西方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牢牢地烙印在西方环境艺术设计中。因此,可以发现西方艺术设计往往伴随着叛道离经和向传统挑战,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尤其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这种具有创新性、批判性且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尤其明显。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借鉴了这样的审美风格,逐渐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设计美学风格。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1科学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宝贵文献资源,特别是对建筑设计来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有选择性地科学传承,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错误的神秘超自然风水观念、盲目神化、封建迷信等。同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通过仔细分析研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其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并优化整合展现,以中国风创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理念,同时,还要避免故步自封和全盘照抄的思想,也要积极探索在西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积极引进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将其“中国化”,以此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时代内涵。

4.2尊重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强调“和而不同”。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审美范畴和美学风格也会有很大不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要尊重这些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还要重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与传承。例如,在湘西古城的土家族,有着浓厚且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人员在设计中融合应用这些民族风格元素时,应在尊重的基础上,注意不要触碰其禁忌和避讳,才能更好地在环境设计中完美融合体现民族艺术,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5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方的审美风格受社会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设计风格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在建筑、景观和装修的设计中必须要合理地体现东西方文化,在环境设计中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和精华。作为设计人员,不仅要科学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还要注意取长补短、勇于创新,打造现代中国的特色环境艺术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周永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再开发的思考[J].西部皮革,2021,43(2):87-88.

[2]杜丽娜.解析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J].艺术品鉴,2020(9):226-227.

[3]王贵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30):110-111.

作者:王一鸣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