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我国应试教育在思维与意识领域的支配性后果,体现为学生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教条式记忆、对传统与权威的虔诚性信仰、对概念范畴的习惯性接受,从来就缺少对现有知识体系的反思与批判意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缺失,这是与党的十七大以来积极推行的“创新型国家”理念相违背的,也必将制约我国民族复兴的进程。因此,专业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反传统、反中心的批判反思意识,只有在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创新性接受中学生才能丰富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要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从而赋予科学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为人类观照外在的客观世界提供心灵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化价值观念,或者为人类的心灵世界提供净化与升华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如果说科技是艺术设计必不可少的手段与方法,那么人文与艺术则是艺术设计的目的与终极追求,或者说人类价值的生成与诉求规定着艺术设计的终极指向,这也是当今人性日益异化的科技主导时代下的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本质性规定。当前,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即过分强调作为手法与方法的科技课程设置,而忽视作为人文终极价值与终极指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如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课程,基本上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没有设置这类课程。须知,科技始终只是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手段,诚然,这并不是要否定科技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而人文才是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这种重手段而轻目的的课程体系最终使得学生的创作灵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就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原创性创新与继发性创新。原创性创新对于人类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来说具有革命性支配力量与根本性推动力量,但立于这种金字塔尖的人才对于人类来说,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因而人类现实生活需要的和可能的创新大多只是继发性创新。继发性创新更多的是剪贴、嫁接、分化、重合、变形、陌生化等人文观念与价值的复合重生,但如果没有哲学认识与反映世界的方法论指导、没有美学心灵化对象世界的多元化审美观念、没有文化接受与文化消费的心理学资源、没有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呈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又如何能实现剪贴、嫁接、分化、重合、变形、陌生化等人文观念与价值的复合重生呢?又如何实现艺术设计中作为目的性规定的人文内涵呢?因此,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作为“宽基础”的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是其继发性创新的心灵源泉与智力资源。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建立“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该承认,目前中国各高校在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但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停留在“校内模拟实践”上,或者是建立了业务对口的松散型校外实训基地。诚然,这对于单一的纯粹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与以识记背诵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对“岗位对接的零距离就业”所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来说,这些仍只是实践教学的改良,而不是实践教学的革命。一是因为岗位对接所要求的实际工作千变万化,校内教学素材只来源于教材和教师有限的经验,不可能真正做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零距离岗位对接”;二是各专业的性质与特点千差万别,有些专业的规范化、模式化倾向明显,比如财务会计、法律专业等,有些专业的实际工作具体性、特殊性、个案性比较明显,排斥与否认规范化、模式化的程序性操作,这主要是“创意类”的专业如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艺术设计、广告文案等专业。这些“创意类”专业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的创意性、创新性与创造性,也特别强调实际工作的个案性与特殊性。而“模拟化的课内实践”与松散型业务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即跟着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说科技手段与方法所要求的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硬实力,那么人文价值所要求的创意性、创新性、创造性则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具体性、特殊性、个案性的人才市场特征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学校必须建立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体制,即“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而不是建立“模拟仿真式”校内实训基地和业务对口的松散型校外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向实践应用一线、人才市场一线,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市场化运作与产业化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要构建“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系部成立独立核算的“艺术设计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对外承接艺术设计业务,由客户考核评价并接受中标的学生设计方案,并按智力成果形式给予报酬;二是与社会上的艺术设计公司建立“外包式”的项目合作方式,即市场上的艺术设计公司将其承担的艺术设计项目“外包”给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给予指导),由市场中的艺术设计公司考核评价并接受中标的学生设计方案,并按智力成果形式给予报酬(包括教师),这样才能将学生推向创意、创新的实践一线,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与校内“课程实训、专业见习”形成阶梯式、交叉式、立体式、金字塔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与市场融合、实训与生产融通的“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意类”专业人才的灵魂与核心,也是“创意类”专业人才的特征与本质。只有培养学生反传统、反中心的反思批判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只有建立“宽基础”的课程体系,才能丰富学生创新精神的智力资源;只有强化“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罗云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