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师徒制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启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技艺传授是在父子之间,后由于生产需要逐渐扩大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帮工。传统师徒制中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私人关系,也是一种被视为仅次于直系亲属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且往往会维持一生。师徒关系一般非常亲密,徒弟视师如父,师傅视徒如子,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之说。这种“情感效应“对技能的传受和学徒人格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古代的手艺或技能是谋生的手段,不能大富大贵但能够安身立命。一个人有一门手艺就可以立足于社会,养家糊口,因此在古代有“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的民间说法。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常以“师父”而称,用三纲五常中的父子关系进行比拟。这种关系不但维系了非血缘关系的亲缘情感,而且也是封建社会稳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社会架构。古代也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说法,正是师傅不想被饿死,所以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法来维持师与徒的关系。这不是封建社会的权威规定,而是民间约定俗成的道德。当有一天这种情感被打破,徒弟要利用师傅传授的技能另起“炉灶”谋生时,二者的角色亦随之转变,由“父子”关系变成平等的对话人,在同一行业领域竞争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他们是利益的相关体,同时又是竞争对手。[1]
古代师徒制教育是精英化教育。首先,师傅授业的时间比现代教育时间长。现代大学本科教育为四年,职业中专教育为二至三年,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而古代的学徒制教育没有学制要求,学徒能否独立作业由师傅根据他的实践能力而定。短则四五年,长则七八年。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师傅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带徒弟,在工作中传授技艺和经验,侧重锻炼学徒的实践能力,是典型的实践教育。其次,师徒关系是师与徒双向选择的结果。师傅选徒弟往往从帮工中选择,在经过长期观察后根据品行拟定徒弟人选,这期间师傅要客观评价每个人的道德品行,以“做事先做人”的标准进行考量,同时也包括对徒弟业务素质的考核。徒弟拜师后先给师傅打杂,什么活都得干,包括伺候师父的起居生活,这时徒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付得起辛苦,方能得到师傅的认可。师傅之所以成为师傅,其源于自身具备行业“精艺”,或者是独门绝技,才能有人向其拜师学艺。再次,徒弟的数量少而精。一门手艺尤其是独门绝技,一个师傅往往只带一个徒弟。即便是在收徒较多的武馆中,师傅也只是亲自传授一两个人,其余大部分徒弟往往是由这一两个人代师授艺。这样做的目的其一是可以把手艺很系统的传下去。其二是不扩大外传,避免师傅没有饭吃。但在“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下,有些手艺最后可能失传。
师徒制教育在古代是非强权规定下的教育体制,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教学形式,更是适合于封建社会架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也是高校教育有益的补充,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里隐含着教育追责体系的构建,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责任,这在当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唐代韩愈《师说》一文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与师的关系,从中不难看出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和品格。所以师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艺,而且也要具备高尚得到的情操,才能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正所谓“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师徒制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同样适用与现代社会,只不过在现代教育大背景下用新的方式延续着,可以说师徒制教育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
现代的艺术设计不是改革开放前的工艺美术,也不是简单的装饰和美化,它是一种文化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是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创造手段,是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衔接的桥梁。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它将个人的设计概念放到社会实际中需求实现,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其中“艺术”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核心,设计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形式被注入人文精神,以此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设计”是指实现产品艺术化的技术关键,更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的技术核心。没有艺术的产品会失去文化审美功能,没有技术地产品会失去其实用价值,艺术与技术是艺术设计的两大支撑点。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作为一门学科有理论、实践和发展三个核心层面,即“理论的艺术设计学”、“实践的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艺术设计学”三者共同构成艺术设计学的整体。[2]三、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及实验室建设不到位,师资业务水平较差,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教育管理与专业性质相冲突等诸多问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现状
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源于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我国起步较晚,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模仿期,80年代的觉醒期,90年代以后的发展期。90年代中期以前,各高校没有统一的专业名字,而且教学内容多延续工艺美术课程。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从形式上统一了专业名字,教学内容作了较大调整与修改。90年末高校开始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在各高校相继开办,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并且随着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师资队伍出现较大缺口。这种情况下,首先,一些从事绘画的教师通过短期课程进修充实到设计教学队伍,他们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专业教学上设计理念和意识有一定局限性。其次,大量高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教学领域,他们从高校到高校,大部分人没有更多的实践能力支撑教学,甚至从没有接触过设计项目,完全凭借上学时所学课堂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首先要紧跟时代,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把握社会前沿动向,培养超前的设计意识。其次,鼓励教师开办自己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承接项目设计,用项目驱动教学,既能锻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使教学真正做到与社会需求接轨。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历来就是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尤其高校扩招以后,艺术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左右下由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一对一”变成“一对多”,适应于师徒制教育的艺术教育形势被打破,师承关系逐渐被淡化。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门课程结课后人都认不全,缺乏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影响了对学生品德与能力的培养。陈丹青认为,师生与师徒仅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师徒制的优越性,一是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二是德性与人性相加。徒弟在学到艺术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而后者却是当今学院教育完全缺失的一环。目前,艺术专业学生大部分是趋于考学的压力转而学艺术,真正从内心爱好者不多,导致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根据现行教育体制,教师既有传授知识的义务又有课堂管理的责任,教师对学生行使的是监导权。学校通过学生对教师评价了解其教学效果,使教师处于被监督位置。这种评价制度把教师同学校的矛盾转嫁为与学生的矛盾,导致师生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给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了无形的隔阂。因此,现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使教师处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尴尬位置。
(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争议,与市场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在课程安排上过于繁杂,学生缺乏掌握单门科目必须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单科课程课时较短,学生刚刚开始有一点点感悟,对课程产生兴趣时,课程已经结束。其次,授课内容陈旧,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导致的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近年来,各院校虽不同程度地调整办学理念,使专业课程设置面向社会与市场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平台接轨或兼容,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市场需求的距离,但还存在一定差距。再次,重技巧轻理论,太强调课程的技能训练与操作,停留在技术层面较多,缺少理论支撑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引申文化的培养。正如尹定邦教授所说:“国外有的学校理论课时超过50%,它是学科,不是术科,术科就是整天练操作手段,那不就是设计匠人吗?这里面我就想到为什么我们出来的人做设计劳工,人家出来的都是设计师,设计制造者”。
师徒制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师徒制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很长时期内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对我国美术教育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师徒制模式的理论探讨和企业与学校推行师徒制的成功案例分析,我们认为师徒制教育模式的优异绩效可以解决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许多瓶颈和突出问题,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在设计教育中十分重要,是在很好地把握了艺术设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教学,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关系已转换为师徒关系,营造师生间良性互动,亦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这是艺术设计教育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前提。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用10年时间,收集九万个学生写的关于他们心中喜欢怎样的老师的调查报告。据此,他概括出一个好教师需要具备十二种素质:1.友善的态度;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3.耐心;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行;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2.有办法。由此可见,教师素质是一个全方位人格的体现。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胜任教师职业。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并非单独指艺术设计的水平。具体应体现在:1.为人师表的素质;2.教学态度的素质;3.教学能力的素质;4.实践能力的素质;5.科研能力的素质;6.良好的课堂形象的塑造。
(二)工作室教学有利因材施教
建立工作室制,有利于教师脱离旧有教学模式的羁绊。教学的本质在于自由。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注重个性化发展,教师应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不断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艺术化,把显性的、形式化的模式消解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之中。建立工作室制,有利于教师让默会知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实现转移。这种默会知识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设计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做到“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3]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实践才能获取默会知识,很难通过语言表述、多媒体演示等方法获得。因此,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老师指导学生去体验、去实践显得非常重要。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佐藤学认为,实践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大众知识的固有领域,叫做“实践性知识”,要有效地传递“实践性知识”,不仅要求“知识”,而且要求“经验”,这种传承具有根据接受者的个性特点和成熟度加以解读、吸取的性质。[4]教学的实际进程都不可能全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差异性和各自特性的个体,是充满变化的、充满个性的人,学生接受能力的状况变化以及环境信息的变化都会给教师以预期之外的巨大影响。教师就要根据以上情况因时、因势、因材施教。所以说,工作室教学更能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是可以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效果的教学模式。
(三)工作室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工作室教学主要采取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力条件。工作室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趣味性的训练将成为工作室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工作室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工作室里可以根据专题进行设计思维的创意训练,可以自由交流,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支配权,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增强不同年级间的经验交流,培养团体协作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工作室教学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课程建设
建立工作室制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建立工作室制将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零距离对接,促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理念的更新。工作室的意义在于将学生所学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转化成设计实践,转化成企业的创新产品,转化成市场效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项目研发课题应该成为工作室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工作室从事的应该是设计实践创作,是和企业生产的沟通,是和他人的合作。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中心是设计过程的锻炼,它是将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5]其次,建立工作室制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与革新。工作室教学模式淡化了“班级、课程”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实践项目,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被特别强化。再次,工作室制可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工作室制作为一次全新的探索,通过与学分制的接轨,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化课程结构的功能。最后,通过对外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可以很好地增强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产、学、研进一步结合,对专业发展,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具有很好的帮助。(本文作者:刘进成、韩波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