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论文

一以英国为主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英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第一,以学生个性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注重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道德素养。第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即形象思维能力,形态简化和抽取能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考能力,以及绘画功底、设计软件技术、模型制作和动手操作能力,文字语言的阐述和表达能力等。第三,在专业素质方面,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和设计专业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英国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采用分阶段大班→小班→小组单元式模块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即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以及小组讨论式等。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2)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体验项目的整个设计流程,感受抽象的设计概念变为现实的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将设计概念实物化的能力。

(3)采用跨界培养教学模式。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学生不应该过早精通某一门学科,而涉猎多学科的“通才”将来会有更广阔的择业空间[5]。因此,英国高校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交叉。鼓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按照个人喜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选择跨专业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学到交叉学科、多种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跨界培养教学模式,有利于设计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更有利于多专业、多学科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体系英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是以德育为教学基调,以学生和老师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为评判界限,已建立完善的评判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评判标准。具体来说,英国利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由3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30%~40%,以考核学生出勤率为主;二是最终作品及答辩成绩占20%;三是完成设计作品过程及工作量的成绩占50%~60%。这种考核评价标准强调的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重视过程考核的优势体现在:学生通过设计准备、灵感构思、调查、筛选、表现、制作、再修改、再构思的反复过程,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原创动力,避免了抄袭剽窃他人或者现有设计作品的学术不端情况的出现;其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调查方法,研究手段,翻阅大量的资料书刊,对学生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设计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再次,过程考核提高了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设计过程中对不断涌现的问题的设计执行能力,为学生的设计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

(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的不符

在教育全球化的世界环境背景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均围绕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艺术设计行业,根据行业相关岗位需求而设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多层次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更迭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一直落后于同时期设计行业的领域扩展和技术革新速度,与企事业的人才需求错位,不符合社会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出现了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的现状。

(二)教学模式单一且课程设置不科学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创始之日迄今,在迷茫中摸索了三十载却仍然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既没有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也没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一面铺天盖地空喊高歌产学研和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一面跟随西方世界的教育强国将高等教育迅速产业化,主次颠倒地将经济价值列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过度细分设计学科内专业,设置局限的专业课程框死了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忽视设计学科各专业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除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与现实社会的行业发展和就业需要脱节外,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由此导致学生甚至教师的抄袭、剽窃、作弊等学术道德败坏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已经形成设计专业默许的潜规则。

(三)长期忽视师资建设

扩招犹如一夜之间拔苗助长,各艺术设计高校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师资匮乏问题,不惜“乱投医、广纳员”,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毫无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师从绘画、工艺美术、工程、机械、材料等专业改行成为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如此以来,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就逐渐演变成就了由各学科散沙课拼凑出的缺乏课程特色,与设计行业脱节的泛滥专业。综上所述,要把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建成世界一流的专业,就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经验。

作者:闫胜男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