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雕塑教学中艺术设计思维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与国画、油画、版画相比,雕塑更接近于艺术设计。当代很多视觉艺术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雕塑与艺术设计之间充满了互渗与融合,雕塑的概念已经宽泛到立体的形态艺术了,而艺术设计中又存在大量的三维形态设计。雕塑与艺术设计之间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因此雕塑与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必然有很多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传统泥塑写生课程无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意思维、形态构成能力,引入艺术设计思维和方法之后,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以此思维训练为目标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和体系包含三大构成、图形创意、形式基础训练等内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学习西方艺术教育模式,走出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走向设计产业市场。雕塑教学也应该如此,要走出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性的教学,通过艺术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形态构造能力、抽象审美能力、创意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现代雕塑综合设计能力。
一、雕塑基础教学中的形式基础训练
雕塑是三维立体的艺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以三维形式存在的,依据自然生长规律形成的自然形式,显示着功能性的一面,有着强大的作用与和谐的形式美感。在雕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知周围世界中存在的形式表现,并观察这些形式表现的多样性,从中发现形式美的秩序和规律,汲取灵感,“师造化”,并且学会用点线面、形色质等元素提取、抽象和重组这些自然形式,形成独立的有意味的形式,并寻求形式所具有的精神力量。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突破以往写生课程中被动描摹的状态,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创造,从而完成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包豪斯、风格派等推崇具有普遍美学意义的纯形式,以几何抽象的形式为基本语式,追求纯粹的视觉完美的理念,创立了新的形式主义,发展了现代的视觉艺术价值观,在雕塑教学中加入现代艺术大师作品形式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从具象形态到抽象形态的转变过程,认识点、线、面、体纯几何形态的形式构成,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毕加索不同时期关于牛的绘画、马蒂斯的裸女背面浮雕等作品,很好地呈现了形态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值得学生学习。这一点笔者总结为“师古人”。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包括局部与整体、重点与焦点、尺度与比例、对称与平衡、重复与相似、放射与聚集、渐变与特异、节奏与韵律、简约与繁复、分解与重组、运动与静止、空间与平面等。这些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感受和体会后总结而成的,然而现实的形式美感的表现总是比法则更为丰富多样。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形式美感,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影响着其艺术作品的个性化呈现。
二、三大构成在雕塑教学中的实施
日本学者归纳的三大构成教学将包豪斯对视觉形式语言的认识分析与基础教学的方法加以系统化、程式化,以便于传授和掌握。我国内地的三大构成教学20世纪80年代由香港传入,在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大构成教学旨在训练学生把握抽象形式关系,排除物象形象的干扰,将组织形式单纯化,运用纯粹点、线、面的抽象几何形态组织作品,突出形式的组织规律。目前三大构成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个部分,雕塑专业学生不能只涉足立体构成,因为现代意义上的雕塑非常多元,所以雕塑专业学生同样需要把握平面和色彩的造型规律。三大构成教学的目的不是追求单纯的作业效果,而是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视觉形式原理,在敏锐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中寻找个性化的形式表现方法。以往写实雕塑中的体量、体积、空间、团块、重心等造型要素,在现代的抽象构成雕塑中或者是失去了意义,变得不再重要,或者是产生了新的意义,有了新的审美标准。因此,教师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应该根据现代雕塑的审美特征为学生重新诠释这些造型要素。如,贾科梅蒂塑造的瘦长的人形抛弃了以往雕塑审美中的体量感、团块感和体积感,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颤动的诗意气质。又如,亨利•摩尔雕塑中的“空洞”就是对以往雕塑审美中空间概念的延伸,具有空间的审美意义。在雕塑教学中,学生除了要转换对传统体量、空间等造型要素的认识,对体量和形体进行分解和概括之外,还不能把立体构成雕塑简单地理解为纯粹几何形体依据某种渐变秩序形成的排列组合,而应认清构成的含义和本质,处理好形体的虚与实、凹与凸、断与续、自然形态与几何形态的关系,特别是三维空间的运动、各局部之间的构成连接等关系。现代雕塑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运用立体的观念,把凹凸、复杂变化的形体转折面概括成较大形体上的倾向面,换句话说,就是整合归纳了琐碎的表面形体结构,使形象趋于简洁与纯净。
三、用图形创意方法培养学生的雕塑创意思维
雕塑作为一种三维形态,不仅对形态造型有要求,而且需要有内涵,能传达给观者思想和观念,引发观者的联想,打动观者的心灵。如果说形式基础训练和三大构成针对的是雕塑教学中的形态问题,那么图形创意方法应该主要针对雕塑教学中的内涵问题。前者让雕塑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更具有趣味性和更符合现代审美,后者则让雕塑作品更具有主题和内涵性,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或触及观者的内心,让观者印象深刻。图形创意的思维和方法对于现代雕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其体现在:内容上的创意构思对雕塑传达思想、升华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式上的奇思妙想对突出形象、吸引眼球、加深印象等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含义是指寻求独创性意念构想,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在雕塑创作中同样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寻求独创性意念构想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因为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有创意和新意,引发人们对作品的关注,并留下深刻印象。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并产生了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尽管图形创意是二维平面的,但本质上是由创造性思维所指导的,这种创造性思维完全可以指导三维艺术创意。那么在雕塑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针对雕塑的三维特性研究图形创意的立体呈现方式。笔者归纳之后认为上述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包括联想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在雕塑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优秀雕塑实例,给学生具体讲述这些创意思维,并设置课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创造性思维指导下的图形创意方法有很多,针对三维形态的创意构思方法,笔者归纳为以下七项:共生、异影、置换、同构、矛盾、聚集、双关。此七项的含义与二维图形创意的含义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其形态是三维实体,而非平面图形。如,矛盾空间这一项,在三维实体中只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看才能成立,从其他角度则没有可看性,这反而带给观者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新奇感。综上所述,现代思维和现代审美主导下的“大美术”“大设计”,已经让各艺术学科之间的边界模糊、概念泛化,也让雕塑与艺术设计越来越近。当前的雕塑教学应该以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目标,以三大构成、图形创意、形式基础训练为突破口,适当压缩泥塑写生的课程比重,让学生由被动地描摹转为主动地创造,培养学生的抽象审美能力、形态创造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审美的雕塑人才。
作者:付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