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作室模式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中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需要转变,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实战教学模式转变,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首当其冲的破冰利器。文章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源起、现状、优势和整个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从而寻找有效途径去完备这一教学模式,从而适应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需求。
关键词:工作室;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被视为是当前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所以高校对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重视,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得到了全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工作室模式被众多专家所认可,它被认定为是当今最为合适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之一,是打破传统设计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是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源起和现状
现代的艺术设计行业随着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和成熟而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需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艺术设计教育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时代对设计人才的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讨在社会需求的逼迫下势在必行。在众多的纷争和实践中,工作室式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为人们所推崇。
(一)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源起
“工作室”模式来源于1919年创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的“工艺作坊”。在其产生时候的百年之间大部分西方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都采用了这一教学方式对艺术人才进行培养,从而造就了西方世界的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引领着世界的设计行业前行。在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倡导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的结合,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课堂就是工厂,设计作品就是商品,课堂中的设计目的性和综合性增强;同时强调自由创作,以及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交融。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以实践为教学根本,偏重于短期综合性的强化实训,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作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来完成一项具有挑战的设计项目,建立了与实际中的行业运行的相似教学环境,学院就是社会,课堂就是工厂,设计作品能够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学科,实践性较强,所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赛训结合教学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在现今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被广泛被应用。但是单纯的校企合作和竞赛方式教学就是将实际的项目引入课堂,这样虽然有明确教学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设计项目的设计周期中会涉及过多追求切实的经济效益和结果的现象,因而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很多的过程性的环节会被省略和忽视,这样的项目在教学中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就会大大被打了折扣,教学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现今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在尝试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时候并不很彻底,很多在结合学分制在实施,还是建立在考试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性教学模式,但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功效业已为人们做认可,随之制度的完善和工作室教学模式本土化的进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工作室教学模式必将被广泛使用。
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随着学分制的推行,艺术设计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和隔阂已经被打破,建立在学分制基础上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将逐渐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模式,并会逐渐发展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因其将商业实践项目、科研项目以及专业赛事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会逐渐将传统的传授型课堂向自主学习样式的转化,积极自主的学习必将会带来众多积极的因素。
(一)工作室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中排排坐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打通专业的隔阂,注重专业间的群体和学生间个体的交流,彻底激发实践的吸引力,造就课程收获的喜悦感。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固有的特点、各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规划、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组建各种不同的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教学平台,各司其职,各取所需。这样的平台个体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主动交流与渗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学生会主动的去查阅资料、分析相似案例、总结往昔的成与败,不断完善方案的设计、制作;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得到了多角度和多层面的锻炼、其综合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从而构建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成不变会在主动的学习中被打破,各种可能的领域会被触及,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会让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培养。
(二)工作室教学可以有效促进课程创新
主动和被动会造就截然不同的结果,主观能动性会让一成不变的知识在变幻的实际案例中有了新的生命力,积极主动的学习必然会有超出预想的效果,同时也会在主动探寻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在工作室中,各成员的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在相互的阐述和聆听中收获也更加明显,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收获中看到差距,在收获的喜悦中认识到不足,从而会主动的去调整学习方法和研究内容,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也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和设计项目去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是以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组成的团队,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基础和平台,加强了相互间的学习,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各个工作室的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以及项目实施效果中教师也能够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实践效果的差距,自然会在接下来的其他项目中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可以说,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助推器,它会驱动艺术设计教育不断的趋于合理,不断的步入成熟。
(三)工作室教学能有效与企业需求对接
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课堂与企业、市场的衔接。工作室教学让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工作”能直接应用于市场上、企业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生产”中,直接参与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能有效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了解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顺利就业、不断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转换成为社会生产者的身份。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是根据偏好有选择的进入某个项目工作室的,以兴趣作为基础的学习是会有积极的效果,能够让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能够有激烈的辩论,深入的思考,参与程度极高,进而能够弥补个体缺陷,强调团体综合能力。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注重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团队内部的协作意识也会不断加强。团队间是协作关系也是竞争对手,这样和谐的竞争氛围能够推动团队的整体进步,发挥出个体所没有的整体优势,优势的建立也有利于对市场的占领,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会更强。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活动,项目的推进也是教学进行的过程,教学中会根据项目开展的需求去补充教学内容,教与用,用与学达到良好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互动的情景下完成项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刻。对工作室的带队老师而言,带领学生参与项目会让老师倍感压力,学生的作品也会让老师大开眼界。这种主动的学、深入的教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会去思考一些问题,去解决一些问题,并去总结这些方法和经验的得失和优劣。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师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在不断的完善供需关系,在应变的过程中寻求到和市场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让教学不在圈养在学校的课堂,而是为生存而存在,为学生将来身份的转化打下基础。
三、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
工作室教学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场所、教学计划、教学团队以及参与的学生。将原有的教室改为工作室,把课堂教学与项目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教学团队选择合适的项目,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需求相符合。
(一)课程模块设置
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何时进入工作室,进入工作室后课程该如何设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规划。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一般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模块是会被规划成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教学内容会强调专业基础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部分;第二个时期是侧重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为理论的准备期;第三个时期主要注重以专题设计和独立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开始了专题研究和执行能力的训练,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第四个时期是综合能力的全面应用和检测时期,专业实践和毕业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四时期教学中前两阶段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明显不适合进入工作室教学模式,还是应该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在后两阶段中才适宜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四个时期中,第三阶段作为转型时期,可以让教学团队带学生进入虚拟项目工作室来学习专业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最后一个周期则应该根据学生兴趣和偏好进入实际项目工作室进行学习,同时完成诸多项目和毕业创作。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规律,还要突出精心组织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实践型设计人才为培养目标。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的不断碰撞与交融,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也会更频繁,其划分也会更加细化和完善。
(二)教学团队组建
工作室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比较全面的,教师不再只教授一两门专业课程,而是要对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全方位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当然这样的“全才”的教师在各院校中普遍缺乏,我们可以采用“双师制”,外聘教师来弥补。本校设计教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外聘优秀设计人才负责技术传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这样的教学团队既有系统化的教学理论,又有行业经验的引导,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完美对接。
(三)教学管理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教学团队根据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安排,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教学管理可以分为三级:院系对教学工作室进行常规教学管理,可以通过学生的满意度、社会评价等指标来考核工作室,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工作室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工作实行是工作室负责人的首要任务,同时还可以为工作室匹配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品德培养的专职班主任老师。由学生推选出认真负责、专业优先的学生来担任工作室学生团队负责人,协调教学管理,工作室的勤务工作。对固定的教学场所管理。项目的设计与完善,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以及资料的存放、共享都离不开这一场所。它可以在原有教室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除了固有的桌椅之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用于设计表现的计算机,以及相关设备打印输出设备,并提供一些工具用于学生设计模型的制作。工作室应储备相关的专业图书和资料,以便于师生查阅和学习研究。综合复杂的教学场所需要在工作室课程进行前制定工作室场所管理细则,包括工作室使用的纪律要求、设备资料管理细则等,并约束大家遵循,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教学中“项目”的导入
实例工程的时间与课程设置时间不能完全对应。所以可以采用实际项目、科研项目和参赛结合的方式,以整合的模式运行工作室教学。有项目的时候做项目,有比赛参加赛事,再者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为目的的科研项目做补充的教学内容。实际工程的导入。作室模式教学中的主体,实际项目极具市场性,能够加强课堂与企业的横向联系,让学生的角色不仅是听课,更多的是去操作,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准设计师的身份去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以有效的促动实际生产为设计目的。科研项目的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到科研性的项目课题之中,按照学生特长组成团队,完成科研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术性,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高度,为学生将来的专业细化提供磨练平台。“训赛结合”项目导入。现今我国正大力推广教学中的技能大赛,在这一形势下,工作室项目教学可以引入“赛事”为训练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于工作室这一平台,引入各省市级以及国家级竞赛。通过学生团队来参加比赛,让学生相互协作,发挥个人特长,同时相互学习,完成竞赛项目,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主旨就是建设实践式的教学,也是现在所提倡的实践型大学构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能够在工作室式的教学模式中有效的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有效的模拟和参与到“项目”中,可以让学生迅速提高其综合实力。但是,目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仍不成熟,还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的完善,从而不断推进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完备,从而让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在学校的学习中得到真正提高,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唐芃.学科竞赛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2014,(11)152.
[3]尹大中.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伟,苏丹.对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72.
[5]傅欣.以导师工作室课题研究为主导的毕业设计教学[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03):97.
[6]吴兴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4,(27):175.
作者:李长福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