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箱庭疗法的东方文化艺术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箱庭疗法的东方文化艺术形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为箱庭疗法的创始人,朵拉•卡尔夫本人对东方的道教、佛教文化都有颇深的造诣,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体现。随着箱庭疗法在日本和中国的发展与传播,进一步地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佛教中禅的意味,道教的无为思想,中国古代意会胜于言传的思维传统以及诸多传统的东方艺术形式都与箱庭疗法的理念方法息息相关。可以说,箱庭疗法本就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箱庭疗法;东方文化;艺术

一、佛教与箱庭疗法的契合

佛教中禅的意味在箱庭疗法中有着很好的体现。禅中并无信仰道义,而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自发,是使世人得以转换体验世界方式的途径,是对目前状态的一种唤醒,它具有“脱离经文直接传递”、“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探求人自身本质”的特点。“观世音”、“观自在”,所述说的便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所观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以此达到所谓大解脱境,旨在强调修行者当靠自身的悟道和智慧来离苦得乐,而非借于佛法佛理之便。与之相对,箱庭疗法所倚靠即是来访者自我治愈的力量,终究佛只是解粘去缚,箱庭治疗师也只是从旁陪伴,提供一个适合来访者自我成长的内外环境。张日昇认为,箱庭治疗师的人性观、世界观是否自在要胜过其技术的娴熟,治疗师所具有的最有效的治愈资源是人文关怀、明心见性、世事洞明的人生境界。

二、道教思想在箱庭中的体现

无为即指顺乎自然、无为而化,尊重事物本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人亦如此。在箱庭疗法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治疗师,来访者也会执着于某处或某件玩具的摆放有何意义,希望治疗师能够一次性地指出本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治疗师此时若不能创造一个适当的缓冲,便会陷入到急切对箱庭进行清晰解释分析的焦虑中,最终无法实现疗愈的目的。然无为并非不为,诚如老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无为而有为”,箱庭治疗师要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空间,既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理空间。在治疗中治疗师除了是一个“静默的见证者”,同时也要能够“明白”来访者,使来访者能够实现创造性的回归——一种自我治愈力量实现的表现形式,亦即对心理创伤的修复。此外,道教的炼金术思想与箱庭疗法的治疗假设也有所照应。炼金术被视为经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的过程,象征了炼金术士的灵魂经历死亡、复活达到完善,故所炼之丹可作延年益寿用;而卡尔夫认为箱庭疗法中自性的确立就是一种转化的过程,她认为,箱庭可以使来访者自性的心象通过玩具表现出来,随之箱庭创作者的外在行为也会发生改变,使自性中的负面能量得以消解转化,即经历“转化—超越—自性实现”的过程。可以说,箱庭体验的过程就是自性化的过程,是体验主体自我心理分析的过程,也是转化的过程。来访者需要让无意识的原型意识化,通过摆放玩具,构建箱庭,实现对深层无意识结构的积极重构,实现自我疗愈的潜能。

三、东方传统艺术对箱庭疗法的观照

东方传统艺术强调辞以情发,强调创作心境的虚静,在正善、中和的境界中达到审美意象的无限,而其根本之处在于“意会”,这在诗词绘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箱庭疗法中来访者构建箱庭作品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要使自性的心象、无意识的想象在箱庭中、在玩具的摆放间得以具象化,需要的便是由心而发,而治疗师想要建构一种和谐良好的咨访关系,实现对来访者及作品的理解把握,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显然此处的心并非心理,而是心灵——一种可以实现自我整合的身心结构,而所谓的意会,也正是通过心灵对整个身心的整合,把握对内外世界的经验感受而获得的一种独特超然的情感体验。在箱庭疗法中,治疗师能够清晰知晓玩具及摆放空间的象征意义十分重要,这是理解和把握箱庭作品的基础,但最为根本的却是对整体箱庭作品意境、对来访者情感感受的关注与体验。除了以上所述,园林、盆景等艺术不论在形式还是内涵上与箱庭疗法间更是如出一辙,园林可说是放大版的箱庭也不为过,张日昇认为,园林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艺术瑰宝,更是文人士大夫人格整合、精神独立和心性自由的物化形式,已经成为东方人心中人生态度的一种原型。在箱庭疗法中就经常出现不同形式的园林主题创作,正如园林可以体现出建造者、居住者甚至观赏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箱庭的创作,对箱庭作品理解和分析也是来访者对当下心境的呈现,是对来访者期望实现内心整合的愿望的澄清。在箱庭疗法的过程中,来访者的心灵重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箱庭之中,玩具和沙和沙箱都不仅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更是承载来访者和治疗师丰富内心世界的载体。绘画、园林、盆景,虽是有限的空间,却能让人体验到无限的虚空之美。身处园林中,若只眼中有景,充其量只是感官的愉悦,想要深刻体验到创作者的心境和景致之中蕴含的别样意境,则非“物我两忘”、“物我相交”的境界而不可得。诚如在箱庭疗法中,只有来访者和治疗师都将整个身心融入箱庭,箱庭作品方有可能呈现来访者意识、潜意识层面的所有内容,治疗师方能体验到来访者对经验世界的真实感受,并最终真正实现心理的转化和治愈,使来访者的人格得以整合,自性得以确立。

作者:张毅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