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

摘要:在评剧表演艺术中创新就是生命,如果没有进行创新,评剧的表演艺术就不会得到发展,同时也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艺术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评剧艺术表演丰富多彩,文本主要阐述评剧表演中的民本意识及评剧表演艺术形式,分析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创新,并且进行全方位、系列化和深层次的论述。

关键词:评剧;表演;艺术形式

一、引言

在我国戏曲中,重要的剧种就是评剧,评剧的表演艺术,在整个评剧艺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美学进行研究,评剧的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具有美学的文化底蕴,并有理性思辨和意识实践的重要价值。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评剧的艺术表演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度越来越高,人们在评剧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评剧表演的重要因素就是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展现出勃勃生机的特点。

二、评剧表演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要想彰显出评剧表演艺术魅力,就应该对评剧进行创新,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创新的目标。创新是一些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评剧表演艺术的生命。评剧的表演和所有艺术创作的产生是一样的,但是与其他的艺术相比较,评剧技术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智力支撑就是对评剧的创新,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评剧的表演形式主要是站在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表演,能够有效地展现出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评剧的表演主要内容就是能够反映出百姓命运,例如在《杨三姐告状》《窦娥冤》等,通过剧中演员的丰富表演,展现出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能够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气息,采用这样方式,才能够引起群众的注意。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评剧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要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进行创新,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创新,同时必须要结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对艺术进行创新,结合新形势和新的特点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求。

三、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展现特征

(一)写意性

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把评剧带入一种注重舞美的误区,有很多的戏剧演员把大量的时间、经历和费用投入到舞台设置上。而真正能在舞台绽放魅力,就是舞台上演员扎实的唱功、华美的剧本。评剧,还是要靠演员的唱、念、做、打,通过这些真功夫征服观众,这样才能让评剧深入人心、不断发展。评剧艺术能够体现出写意性,对于写意性的主要表现在于美学设计。写意性不仅能够展现出戏曲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针对戏曲表演家来说,写意作为一种表演技巧,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烦琐性,其结合社会的发展潮流,体现出戏曲的魅力。因此,评剧作为一种戏曲艺术,最不能缺少的是写意性。在评剧中会涉及到很多的人物细节和各种情节,但是对人物的情感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演员要合理地安排剧本情节,要让观众接受,这才是评剧写意性的一大特色。

(二)草根性

评剧具有草根性,评剧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评剧需要融合乡俗等民族特征,有很多的民族特色都是通过评剧展现出来的。评剧主要表现的对象是工农阶级,其实这一点与东北二人转有很多相似之处。评剧主要是展现贫苦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这个主题为宗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表现当代人民的生活,通过评剧的展示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评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依然具有草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性

评剧的表演基础来源于河北,在20世纪评剧在东北比较流行,在中国各地不断传承发展。因此,评剧的主要基础表演文化来源于北方的文化,表演的气息是非常浓厚的。给人一种比较豪迈和雄浑的直观感受,贴近黄河文化和黑土文化,明显地突出了北方文化的地区特征。在小二黑结婚节目的表演中,具有浓厚的北方特色,主要展示了山西地区的文化。随着评剧的发展,也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剧目,使以往风格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评剧从业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打磨剧目入手,不断下功夫。例如:赵树理奉命进入辽县进行调查,主要讲述了一对男女自由恋爱却被父母阻挠,造成男主角色被打死的悲剧,剧情的情节背景主要是山西民风,台词和动作都能展现出明显的地区特色,为民众展现出一种反对封建思想和提倡婚姻自由的作品。

四、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创新措施

(一)与时代相结合

评剧表演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段是生活化,不仅贴近生活,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评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中,要与本剧的总体风格相匹配。提到河北地方剧种,必然提到评剧,必然提到尚丽华,这是文艺界的共识。从书中我们可以一览尚丽华荡气回肠的艺术人生。评剧越来越接近群众的生活,贴近群众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评剧程式化表现形式比较生活化,不仅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还深受观众喜爱。评剧的表现艺术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展现出评剧的创新,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创作和提炼,作为演员,要在生活中和舞台上不断进行融入和发挥。

(二)与精神时代结合

评剧的表演与艺术创作具有紧密的关系,相互影响,评剧是一项比较高级的精神活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活动的智力支持离不开创新,在本质上来说科学和艺术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这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技术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说,更需要艺术家生动形象地展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与技术相结合

明确评剧表演艺术创新必要性之后,对技术的创新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在评剧表演的过程中,要了解评剧的文化历史,还要考虑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固定规范的程式化,在评剧表演艺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评剧表演艺术的传统基础。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也离不开创新。例如:《赵锦棠》是由《朱痕记》整理改编而成。扮相俊美,嗓音亮丽,塑造的赵锦棠端庄大方。剧中展现赵锦棠的娇美、凄美、贫贱不移之美,剧中赵锦棠之夫朱春登由国家一级演员剧文林饰演,他唱功了得,与曾昭娟配合默契。饰演其他角色的国家一级演员夏霞、郑春林以及国家二级演员李丽华都为全剧增色不少。

(四)树立系统化创新理念

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化工程,具有鲜明的复杂性,这复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风格和特点上,具体表现在环节上。作为一名表演者,应该掌握唱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创新,树立高度的系统化创新理念。对于创新,结合雄厚的文化实力和广博的艺术为依托,不仅精于评剧表演艺术,还能对文学进行深造。由此可见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评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艺术的特点和美学精神,有效地展现出评剧在表演中的写意性、草根性、地域性。保证良好的群众基础,其实群众就是评剧艺术的生命力。目前,有很多的评剧逐渐消失,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不断的创新下,才能继承评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评剧在未来再次受到人们喜爱。

参考文献:

[1]杨春利.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J].戏剧之家,2018(01):37.

[2]李跃进.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管窥[J].戏剧之家,2015(12):14.

[3]任宏恩,贾利娟.试论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J].戏剧之家,2015(06):19.

[4]石瑛.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11).

[5]陆亚伟.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6).

[6]邢珍珠.评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J].剧作家,2011(04).

[7]张一驰.评剧青衣表演艺术谈[J].戏剧之家,2014(16).

[8]李厦.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J].戏剧之家,2016(05).

[9]周斌.评剧花旦和青衣的表演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7(12).

[10]程丽.浅析评剧表演的艺术魅力[J].戏剧之家,2016(15).

[11]赵彤.评剧花脸表演艺术浅识[J].戏剧文学,2004(05).

[12]郭荷菊.评剧花旦和青衣的表演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6

作者:包剑 单位:阜新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