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欣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实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欣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实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欣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实现

【内容摘要】艺术欣赏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上的同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以及功能上的互补性为二者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诸如音乐、体育、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的欣赏,满足受教育对象的需求,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艺术欣赏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审美能力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颂扬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艺术欣赏,不仅要在不同艺术形式中享受美的声音、语言、形体、图像,更是要通过审美活动,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使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

一、艺术欣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对象的同一性

艺术欣赏受众非常宽泛,不同年龄、阶层的人都有对美的追求的权利,都有对艺术的自我解读。人民文艺为人民,如果艺术产品只是少数人赏玩的特权,文艺就将失去创造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枯萎。新时代的文艺产品一定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声音、图形、动态的表达形式讴歌人性、人生,传递主流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和培育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和影响的范围涵盖全体民众。艺术欣赏的范围广与多层次并不冲突,每个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但因为自身艺术修养和能力的禀赋,同一艺术产品对个人的感受和意义不同,表现出艺术欣赏的层次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同样因家庭环境、个人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有着不同的需要,接受的效果也带有层次性。

(二)目标的一致性

一切人类活动都是基于一定目标的,艺术产品一经形成,总是凝聚着制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渗透制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不可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艺术家或者是艺术产品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思想性,在于其与受众思想交流迸发的共鸣与新知。艺术产品的呈现不是为了禁锢、约束人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受众自由、自觉、创造性地汲取人类文化的营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责任正是引导和教化民众,帮助民众获得“真、善、美”的认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价值正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人自身,朝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前进。

(三)功能的互动性

艺术欣赏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思维对艺术产品进行理念提炼的过程。无论哪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没有串联古今人类情感延续的张力,没有对家国情怀的提炼,没有对现实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精神索引,是无法与欣赏者达到共鸣、获得人们的认同的。艺术欣赏正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美的氛围里,接受先进的文化、思想观念,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艺术欣赏者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提升广大受众的认知领悟水平;也可以帮助创作者认清历史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将个人的艺术天赋和创作与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结合起来,创作出传世佳作。

二、艺术欣赏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要形式

艺术欣赏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物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表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主体往往通过感性认知、艺术体悟、丰富想象和理解,笺释对客体对象产生自我的认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艺术欣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要通过京剧、话剧、交响音乐会等各种艺术形式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高雅的艺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让大学生在审美的享受中提升人格、陶冶情操,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一)音乐作品欣赏

真正不朽的音乐作品总是用声音反映人们热爱祖国、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反映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梦想赴汤蹈火的青春热情。音乐欣赏正是在美妙旋律带动下直击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体育运动欣赏

智力和体力是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更是人超越和挑战自我,捍卫个人、集体和国家荣誉的精神与美的动作、形体和韵律的完美结合。体育运动欣赏让大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氛围中,感受健与美的愉悦,激发顽强拼搏的决心。

(三)舞蹈艺术欣赏

舞蹈艺术是动与静、快与慢、形与神的完美再现,极富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的优美舞姿,是舞者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未来的情感表达,可以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丰富观众的内心情感世界。

(四)绘画艺术欣赏

绘画艺术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在一个平面上通过表现人物、社会生活、自然之美,再现了一个艺术空间。欣赏绘画可以诱发人们的情感审美,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向往和赞美,以及对丑的憎恨与唾弃;可以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感受垂直线带来的挺拔、庄严与高昂,水平线带来的开阔、平静与悠然,以及曲线带来的舒展、灵动与轻快。

(五)影视艺术欣赏

戏剧、电影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突出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通过故事矛盾情节的发展,传递、揭示道理、观点和思想。欣赏这类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宽广的思考空间和学习交流的方式,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创造性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三、艺术欣赏中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实现

(一)艺术欣赏中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内涵

如果说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皆有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艺术欣赏也必然存在利益。利益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利益也是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客体的存在发展及其属性满足主体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欣赏内容的属性对欣赏者需要的满足与发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确立的,是变化的、发展的。艺术欣赏的过程,利益并不存在于欣赏者,也不属于艺术产品本身,而只能在欣赏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得到体现和反映。其次,规定艺术欣赏中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关系性质的是欣赏者利益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和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艺术欣赏与以核心利益为利润的商业活动存在巨大的利益差别,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体现艺术的价值,又要着眼于人自身的发展。具体到艺术欣赏,欣赏者主要获得的是精神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其是指欣赏者在艺术欣赏中接受观念、体验文化生活等认知、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潜能、素质的激发与发展等心理、情感方面的利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还可以得到创造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利益。

(二)艺术欣赏中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类型

1.价值观念利益

文艺作品体现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追求,成为艺术作品特有的属性和特征。欣赏者正是通过与这些思想、价值产生情感共鸣,而在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穿梭,享受艺术特有的魅力。也就是说,受众一旦从情感上认同并接受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就会萌发一种可以长久保持并付诸行动的内在意向,并在认知和行动上继续保持对理想信念和价值的追求。

2.精神享受利益

人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统一体,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平衡终将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文艺作品纯粹性、思想性和崇高性的属性,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和精神,使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安然、充实。如此,在艺术欣赏中受众可以获得弥足珍贵的精神利益。

3.审美利益

文艺家以审美的标准将现实生活素材按照艺术形式进行加工,使艺术产品具有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特性。艺术产品的这些属性,决定了欣赏艺术产品审美能力的高低之分。有人因为外在美获得了美的享受;有人因为悟出文艺作品思想深层的“道”,引起心灵共振和思想共鸣而获得较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三)艺术欣赏中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实现的策略

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全员教育,专业课教师自然包括艺术类教师,其也是育人的主体。艺术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教师从育人的角度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积极将符合教育对象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道德品质,通过艺术教育传递至教育对象并帮助其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教师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审美的规律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审美主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安排设置丰富的艺术类选修课,内容上注重艺术性、思想性与政治性三者有机统一,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感悟力。思想政治教育还应鼓励教育对象进行艺术创造,并开拓第二艺术课堂。优秀社团的发展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育对象的创作热情、实践热情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得到释放。学生正是在零距离地接触艺术、参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展示了自我、培养了艺术能力,获得了精神上的进步。如围绕重大节日、特殊纪念日开展爱国书法展、文艺汇演、运动会等,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陈娜,骆郁廷.以文化人:文艺思想的核心[J].思想教育研究,2017(8).

[2]连那.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

[3]杨双.艺术欣赏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刘岩冬.浅析音乐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艺术教育,2016(12).

[5]宋宸仪.浅析艺术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应用[J].艺术教育,2017(17).

作者:赵政 周芳 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