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舞舞蹈形态与艺术特征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山西民间舞的形态动作大多以夸张的表现方法为主,其舞蹈风格的别致以及独特的伴奏音乐,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的其具备更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基于此,开展对山西民间舞的舞蹈形态与艺术特征分析,从舞蹈中的动作形态和道具形态中找出山西民间舞独有的逼真性和滑稽性,并未山西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西地区;民间舞;舞蹈形态;艺术特征
在民族的民间舞蹈当中,山西民间舞是最具有汉族人民典型舞蹈特征的舞种。无论是晋南地区的花鼓舞蹈,还是晋中地区的左权小花戏舞蹈亦或是晋北地区的踢鼓子秧歌舞蹈都能够将山西民间的民俗文化、道德伦理以及风尚习俗强烈的表现出来,并且独具黄土高原地区的神韵和风采。因此,山西民间舞极具丰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山西民间舞的表演可以看出,在表演者舞动的过程中充分渗透了陕西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反之也同样影响着山西地区人们的生活。山西是极具民族分化风情的省份,其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十分丰富,由南部地区的质谱到北部地区的豪放,都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舞蹈文化独具的艺术魅力。
一、山西民间舞舞蹈形态分析
1.舞蹈动作形态山西民间舞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舞蹈风格,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将使用道具的动作融入到舞蹈当中。例如山西民间舞中的高山花鼓舞将击鼓的动作融入其中,左权小花戏舞蹈将舞动扇子的动作融入其中。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具的舞蹈动作,在整个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将运用道具的动作贯穿。在花鼓舞当中整个表演过程,表演者都佩戴者腰鼓或腿鼓,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表演者还会将鼓戴在头上,配合乐曲进行表演,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表演者两手手持鼓槌,且通常情况下,表演者手中的鼓槌左手鼓槌较硬且长度较短,而右手的鼓槌较软且长度较长。鼓槌的设计是因为表演者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左手是在不停的进行敲击动作,而右手是配合着舞蹈动作对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敲击。从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形态中可以看出表演者运用道具的动作四贯穿整个舞蹈表演的,因此不仅具有舞蹈的美感同和还具有一定的力度,在大开大合之间完成舞蹈。山西民间舞表演者充分运用去灵活的肢体形态,包含头部、腿部、手部、腰部以及脚部的动作等,体现出山西人民内心的欢快。山西民间舞中的头部动作是整个表演中最显要的动作部分,表演者头部的运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在整个舞蹈当中,头部动作都有伴随,其中包括表演者头部的左右摇摆、上下倾仰以及与身体部分之间的配合,从而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这种头部动作形态的能够成与山西人民的信仰和崇拜以及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山西地区大部分处于平原,因此农耕面积十分宽广,山西人民在每天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调剂劳作的舞蹈形态,在动作形态中处处融合诙谐幽默的动作表现形式。
2.舞蹈道具形态根据舞蹈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舞蹈道具时要结合舞蹈整体形态的运动强度、延伸和制约等综合考虑,图1为山西民间舞中的常用舞蹈道具。在山西民间舞表演中道具起到对舞蹈表演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山西秧歌舞当中红绸的使用贯穿着整个秧歌舞,通过借助红绸充分表达出秧歌舞蹈表演者对舞台的不舍与热爱,通过道具的使用强化了整体舞蹈形态。其次,运用道具的动作还可以进一步强化舞蹈的技巧性和观赏性。例如在山西花鼓舞中常常会有八仙桌道具的出现,表演者在八仙桌上表演各种翻腾的动作,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舞蹈技术功底,提高舞蹈表演整体的观赏性。在山西民间舞中花鼓和鼓槌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道具,同时花鼓即使舞蹈中的表演道具,又能够为整个舞蹈提供伴奏。由上文所述,在山西民间舞中鼓槌由传统的形式改为了左硬右软,左短右长的结构,如图2中所示。在花鼓舞蹈表演中击鼓的动作构成了整个表演的主要部分,在表演者肘关节以及小臂的运动过程中,花鼓和鼓槌起到了强化上肢运动的作用。当敲击花鼓时,花鼓发出的清脆声音会让观看者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从而营造出育种欢庆祥和的氛围。在山西民间舞中高台凳也是常常出现的舞蹈道具之一,如图2所示,当舞蹈进行到高潮时表演者通常会站在一个或过个罗列在一起的高台凳上进行表演,高台凳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山西民间舞表演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在舞蹈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民间舞艺术特征分析
1.山西民间舞的逼真性山西民间舞具有的特点是大多数都是反应日常生活的,表演者通过更多的肢体动作展现生活中的场景,通过夸张的形态体现人物真实的形象。例如在晋北地区的踢鼓子秧歌舞蹈中,表演者生动的展现了山西女子在纫针和缝制衣服时的场景。在整个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主要以双手穿针引线并用三道弯这一十分夸张的表现形式,同时配合着蹲坐,将女子缝纫时的动作逼真的还原并展现给观看者。山西民间舞是通过肢体动作的展示将山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人物刻画以及情感的传递一一实现,从而刻画出更加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更加细腻的情感。山西民间舞的肢体动作包含了无数的夸张形态,但观看着能够在表演过程中看出实际生活的姿态,体现出山西民间舞的逼真性。
2.山西民间舞的滑稽性在山西民间舞中常常包含着山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其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舞蹈中包含了善、恶、美、丑,除去舞蹈中的善和美,山西民间舞中常常会设立更多的丑角,例如媒婆、丑婆等。设立丑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舞蹈表演的需要,同时更能够烘托出整个舞蹈表演的氛围,烘托场景,更加吸引关注的注意,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丑角不仅需要夸张且滑稽的扮相,同时表演者的舞蹈动作也应尽可能的夸张和诙谐。由丑婆的常见扮相可以看出,丑婆的嘴被故意歪放,并且两颗金色的门牙充分暴露在外,通过这样即夸张又具有细节化的处理,不仅可以让观看者准确的定位出表演者所表演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会为观看者带来更多的欢乐。再从丑婆的舞蹈形态看,扮演丑婆的表演者通常是右脚由外侧以弧线的方式向前滑动,双臂弯曲,通过对扮相的夸张丑化以及动作的处理是为了使整体表演更加具有滑稽性,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山西民间舞的舞蹈形态与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山西民间舞与其他民族传统舞蹈相比更具个性化,舞蹈中展现的形态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山西民间舞种类十分丰富且历史悠久。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尽全力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1]娜仁花.民族舞蹈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以新中国成立以来蒙古族舞蹈作品为例[J].内蒙古艺术,2018,37(03):023-027.
[2]乔小云.国家级非遗“山西民间舞蹈”的当代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087-090.
[3]刘青弋,杨婷玉,吴孟洋.反:舞蹈与冲突——“舞蹈研究协会”首届国际学术会议的视野(二)[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004(03):008-022.
作者:高青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