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对目前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及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与教改实验,以《包装设计》与《设计素描》课程为例,对如何建立基础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榫卯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课题意识,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包装设计;设计素描
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重建主体性教学文化
现代课程理论普遍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问题,课程的来源及目标的确立一般有三个基本因素制约:知识、学生、社会。[1]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任何形态课程的本质是知识。故而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把“基础”视为一段必然的知识授受与技能训练的过程,强调“基础”知识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课程组织是先开设造型基础与设计基础课程,再过渡至专业课程的纵向结构安排。将原本强调感受、创新思维的艺术知识以定论的形式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但却不利于知识的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课程改革也必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唤醒学生发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传播既有知识,更是个人潜能和自我意识的诱发。[2]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生源多为“基础”中等上下程度的学生,在单一的造型基础应试标准衡量下,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与自信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意义。要求教师要围绕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来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质与专业能力,逐步建立学习自信,以达到均衡发展。
二、建立课题意识,创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
1.课程设置及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类是以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为主的造型基础课程,以构成、图案、字体、装饰画等为主的设计基础课程。这种对造型技法、传统图案的侧重带有上世纪我国本土工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目前仍有院校在沿用此课程体系。其中一些院校的基础课程由于缺乏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教学内容和方式仍带有传统再现的绘画式教学痕迹,特别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处于独立封闭的课程环节,教学目的不够清晰,指向性不强。“三大构成”课程沿袭传统的构成理论教学,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脱节,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设计教育和社会的要求。另一类模式是对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以来的国外设计教育模式的借鉴和引入,一方面它反映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特征,课题意识增强。但也存在教学形式机械照搬,课题设计形式大于内容,使原有课程性质模糊的情况。第三类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基础课程为典型代表,教学方式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它对传统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代之以课题化色彩的课程内容。[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课程模块的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设计专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积极的教学探索不仅是对国外当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也是结合国内设计学科发展实际,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对进一步形成完整、规范的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体系与课程模式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课程缺乏联系,设计实践实效性不够
目前不少普通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存在专业基础、主干、实践课程各自处于封闭的环节,缺乏联系,实践课实效性不够的现状。国内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一般分为课内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两部分,课内实践往往是教师将一门课程内容分拆为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两部分,由于教师的教育背景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有从事产品包装设计实践,但分析和评价市场能力的不足导致其对产品设计技能和实践教学缺乏整体的设计。同时由于实习、实践基地较少,学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安排了社会实习实践的课程模块与时间段,但是由于缺乏正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机制,实习评价和考核标准较为空泛,从形式到内容都缺乏明确的定量和实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实践基地对学生仅起到监督作用,学生也仅了解设计相关生产程序和工作流程,缺乏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课形式大于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麦克斯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2017届有近六成(56%)认为: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4]所以,要建立课程间的“榫卯关系”,通过修正课堂教学方式,“课堂课题化→课题模块化→模块榫卯化”,让学生尽早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创业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3.以《包装设计》、《设计素描》课程为例
《包装设计》、《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设计基础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榫卯关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有助于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建立对设计专业的初步认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以灵活的课题训练,如实际的产品包装课题代替原有的同质化、线性化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造型基础平台,建立课程间“榫卯”关系,为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在教学策略观上,修正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建立课题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性思维;四是突破材料、手法的限制,结合当下学生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微课、专题、讨论与课题实践”交叉融合的教学方式更新课程教学;五是修正学生接受方式,建立“自我认知发现→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体验→习作→创作”的自主学习过程。课改后的《包装设计》、《设计素描》课程,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进展与改观:一是以灵活的具体课题训练代替原有的同质化、线性化的教学内容。探索将具体的设计课题尽早合理、适度地融入专业基础教学当中;二是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参与具体包装设计课题的设计,学生主体意识得到激发,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是将教学内容外延扩大,探索以思政元素作为课题的创造性转化。贴近个人生活与个体经验,以课题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视觉化、图形化,教学模式多元化,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把家国情怀自然融入课程;四是将原本带有再现目的的绘画性教学方式弱化,由三维再现转向形式感受与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绘画和设计的关系,将基础训练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逐步建立对形式美的感知;五是结合当下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手机、自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六是由课堂习作到创作体验,学生的专注力提升,通过作品的完整度收获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针对生源结构,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来设计课程,强化课题意识,创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掘个体特质与能力,将传统课堂拓展为一堂体验沟通到收获自信的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1.
[2]李霖.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3]周至禹.其土石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教学作品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28.
[4]麦克斯研究院.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521.
作者:李振宇 单位: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