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表达性艺术形式开展健康传播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通过表达性艺术形式开展健康传播的方法,评价健康文化主题活动对于观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改变的促进和精神状态调节的影响,为心理健康科普提供实践经验。方法:设计一场以心理健康传播为主题的健康文化活动,并以某公司职员为研究对象,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LC-90)调研结果显示,实验组观众情绪状态得到显著改变,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很好的提升;满意度问卷调研显示观众对活动整体满意率高,有助于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促进生活方式改变,调节精神状态。结论:将表达性艺术形式运用于健康科普有助于观众知、信、行的改变,较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播方式而言,观众的获得感、参与度、共情力更强。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健康传播;心理健康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列为18个专项行动之一,要求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对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普及实用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提出至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1]。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对公共卫生带来重大影响和考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职业人群来说,面临企业发展前景不稳定、行业充满变数与未知的情况,长时间居家共处又增加了夫妻之间、代际之间的矛盾,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他们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用人文艺术推进职业人群健康传播的实践,将健康科普与人文艺术表现形式创意结合,以系列健康文化主题活动为抓手,探索以融入、参与、互动等形式的立体化宣传手段,打造健康文化传播新模式,让更多科学、通俗、“高颜值”的科普作品走进大众生活[2]。其中,心理健康一直作为中心健康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面对新情况和新需求,在传统讲座、沙龙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表达性艺术形式开展心理健康传播活动,为心理健康科普提供相关实践经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上海某公司职员为研究对象,在其中抽取100人参加中心组织的健康文化主题活动,作为实验组成员;另外随机抽取100人,作为对照组。在活动结束后,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扣除未收回问卷、不合格问卷,实际获得问卷183份,其中实验组98份,对照组85份。
1.2研究方法
1.2.1表达性艺术形式案例的设计。表达,是人类的天性和生存的需求。在人类还没有形成语言和文字之前,透过艺术的形式展现最直接的情感和意念,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表达性艺术正是源自人类这一最原始和真实的能力,在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常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中。心理压力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导致心理压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是缺乏爱的能力所导致的关系问题,这在家庭中尤为突出。【案例】以爱的名义活动流程:1)小提琴独奏:2)《梁祝》序曲;3)配乐朗读:余秋雨《你不懂我,我不怪你……》;4)心理专家访谈:让我如何懂你;5)配乐朗读:黄灿然《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5)心理专家访谈:我该拿你怎么办;6)越剧表演:《梁祝》选段《十八相送》。爱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庭成员的粘合剂,家庭里有父母之爱、子女之爱、亲人之爱,在外有朋友之爱、同事之爱,更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大爱。如何处理父母、夫妻、子女、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地去“爱”是大众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次活动以“爱”为题贯穿全程,用大家所熟悉的经典名曲《梁祝》拉开序幕,让观众即刻沉浸在小提琴独奏所带来委婉动听的场域氛围内;配乐朗诵《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让观众感受到微笑面具背后一张伤感的脸,不同语气“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代表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夫妻、亲人之间也存在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才能有效沟通的问题;《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让人思考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否有对错,爱和压力是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最后与小提琴《梁祝》相呼应,优美动听的越剧《梁祝·十八相送》细腻描绘了祝英台面对前来送行的梁山伯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情,演员展现了八大流派的不同演绎风格,让梁祝十八相送依恋不舍的画面伴随缠绵的旋律在脑海中不停回放,全场观众跟着演员学身段,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理解去表演、表现。活动全程,专家对于“爱”与“沟通”的解读和剖析,与观众共同探讨、分享了如何正确地付出爱、获得爱、珍惜爱,走出“爱”的误区;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夫妻、子女、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和问题,领悟“爱”的真谛;如何表达和管理情绪,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爱”的方式。1.2.2问卷填写。问卷采用手机扫码,电子答卷的形式进行。活动结束后,每位观众在现场扫码、并填写问卷。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去公司办公区域随机选择工作人员填写问卷,这批同事作为活动的对照组。
1.3使用工具
本次调研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活动满意度调研两份问卷。现场观众(实验组)填写两份问卷,随机抽样的同事(对照组)仅填写症状自评问卷。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通过10个因子来了解测试者的心理健康程度。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睡眠和饮食等)。活动满意度问卷从活动形式、知识获得、个人改变等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估,评分采取5级评分标准,1为低分,5为满分(即最为满意)。针对测试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性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恐怖因子上得分也低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饮食和睡眠等)等因子上,两组没有显著的差异。
2.2实验组观众满意度评分
观众整体满意度较高,对活动总体评价满意率达到92.85%;对活动的内容安排的满意率达到92.86%;观众对活动形式的满意率达到92.79%;90.72%的观众认为活动现场互动好。健康文化活动的开展很好地促进了观众健康,主要体现在对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改变和精神状态调节等3个方面。第一,对观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97.96%的观众认为通过活动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其中56.12%的市民认为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41.84%的市民认为“有一点提高”,认为“无提高”的观众比例只占2.04%。第二,对观众生活方式的改变,94%的观众认为通过活动已认识到自身的生活方式需要作进一步的改变,其中33.67%的观众认为自身的生活方式“应大改变”,60.20%的观众认为应“改变一点”,认为“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观众比例只占6.12%。第三,对观众精神状态的调节,89.69%的观众认为通过活动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了,其中45.36%的观众认为通过活动自己的心情变得“很好”,44.33%的观众认为通过活动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了,反映心情变得更不好的观众比例为0。由此可见,将表达式艺术形式运用于健康科普有助于观众知、信、行的改变。
3讨论
3.1表达性艺术形式健康传播的效果
科学的普及与传播是一门艺术,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3]。医学科普不仅要原创、权威,还要有趣、生动、好玩,吸引受众,使医学科普好听、好看、好记、好传播,让医学知识流行起来[4]。表达性艺术形式的健康传播可以达成这一点。首先,艺术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也能够表达情绪。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无法排解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不懂如何表达情绪、释放情绪。在本次健康文化活动中,通过戏曲、音乐、朗诵、角色扮演表达手段,使得实验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情绪状况得到改善。其次,艺术可以深入地了解自己,帮助理解自身的动机和潜在的欲望。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及行动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是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event),而引起人们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和想法B(belief)[5]。通过表达性艺术形式的健康传播,让观众在参与和体验中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疗愈。最后,艺术可以激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如展板、宣传册、讲座、培训等形式单调、枯燥,缺少艺术性;互联网飞速发展,“小屏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的普及,信息触达的便利性增加,但是信息源和信息本身真伪难辨,缺少互动和参与的问题依然存在。表达性艺术形式的健康传播则让受众既有权威专家的正向引导,又可以通过参与获得真实体验。由此可见,将表达性艺术形式运用于健康科普有助于观众知、信、行的改变,较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播方式而言,观众的获得感、参与度、共情力更强。3.2表达性艺术形式健康传播的展望首先,表达性艺术形式健康传播的本土化。表达性艺术疗法在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我国引起关注,是一门综合艺术创作、心理治疗的跨学科研究,在健康传播方面,必须要考虑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受众参与并且获益。其次,表达性艺术形式健康传播需要分层次、多维度普及。表达性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心理改变意义与艺术本身的特征有关,艺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将精神转换成一种具体的客观的产物,是内在心灵的外在展现。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对艺术内容的要求不一样,需求也有显著差异,应当分层次、多维度地设计和实施。最后,表达性艺术形式健康传播目前多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今后可以进一步探索将其运用到其他健康科普领域,并与其他健康传播方式相结合,让人文艺术和医学科普有序融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的通知:沪健促委[2019]4号[EB/OL].(2019-09-10)[2019-09-10].
[2]黄晓兰,李圆圆,李宁.用人文艺术推进职业人群健康传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9,22(5):355.
[3]郑永春.关于鼓励青年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建议[J].科普创作通讯,2016(2):21-24.
[4]王彤,丰睿捷.健康科普的“五个创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12(5):504-506.
[5]郑荔丹.基于情绪ABC理论的大学生培养理性信念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7(7):184.
作者:李圆圆 冷晓琼 程海铭 单位: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