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剪纸的艺术形式及其文化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剪纸的艺术形式及其文化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剪纸的艺术形式及其文化研讨

本文作者:韩丽萍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民间剪纸根植于中国广大的民众之中,承载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民间剪纸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下流传至今。今天,那些民间的剪纸能手们依然保存着那些祖传熏样,所以民间剪纸既带有程式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民俗观念的文化因子。民间剪纸是我国传统哲学、美学与民俗的结晶,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打动和吸引着人民。

一、民间剪纸的造型语言

它的基本材料是纸张,主要的工具是剪刀;民间剪纸是通过剪刻的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造型语言是点、线、面。每一种艺术都有它的局限性,正是自身的这种局限性成就了它独特的形式特征。民间剪纸由于受材料和工具的限制,不便于表现过于复杂的画面和物体的体积透视,因而促成了民间剪纸平面化的构成形式。

(一)平面感造型

民间剪纸采用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以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为目的。民间剪纸艺人的视点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变换着观察点,以不同的观察点观看到的事物都可以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民间剪纸在造型中不讲究透视,只有二维的平面观念,所有的物象都在一个平面上,在表现远近、虚实关系时,一般都采用上下、大小的表达顺序。

(二)抽象与概括

民间剪纸在表现物象时,因为要把所有的物体放在一个平面上,所以为了比较容易的完成形象的塑造,民间剪纸艺人都会对复杂的现实对象进行简化概括和抽象变形,使画面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传神。民间剪纸中简括的线条,疏密有致、空间得当,装饰意味浓厚,使整幅画面富有韵味和美感。

1.夸张的运用

民间剪纸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和毫无目的的。民间剪纸艺人的造型观并不是对客观物体的真实表现,他们在评价一幅剪纸作品时关注的并不是像不像而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山东高密剪纸巧手齐秀梅说:“你想,要是剪一头牛,像真的牛一样,贴在窗上多吓人。”所以,民间剪纸艺人在塑造物象时,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所表现的物体进行夸张变形。

2.变异的运用

民间剪纸的造型不受客观规律的约束,是劳动者自我主观的创造体。民间剪纸艺人对此称为是自己心里发出的,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非常强烈,随心所欲地对物象进行各种反常态的变异,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祷。在我们看来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在民间剪纸艺人那里是合情合理的。他们的物象造型是凭借主观经验来表现的。

在他们的剪纸世界里,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让我们不禁感叹民间劳动人民的博大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树上既可以长树叶也可以长鸟儿,女娃娃的身上出现飞鸟,这些看似荒诞的现象,在他们那里只要是圆满的、称心的就可以表现在剪纸上,此可谓中国民间朴素的“立体派”和“未来主义”。

(三)象征与意蕴

中国民间剪纸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象造型观,其意是思想观念,其象是事物形象。意象是思想过程与视觉过程创造的共同体,是观念和感情的表述形态。这种造型观念深受中国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民间剪纸艺人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创造形象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以意写形,将自己主观的情感表达寄予在意象化的形态上。民间剪纸的意象造型多采用象征、借喻、比拟的艺术手法,将质朴的审美理想与情感寄托交织在意象化的图形中。中国当时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为民间剪纸造型观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困顿的生活、生命的脆弱、地域的封闭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民间剪纸成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把祈求平安幸福、延绵长寿、生活富足的朴素愿望呈现在剪纸图形中,看似简单的民间剪纸充满了劳动人民醇厚的创作思想。

二、民间剪纸的装饰特点

民间剪纸由于受材料的局限,反而促成了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式样,多以线与块来塑造形象,形成富有韵律、意趣生动的特点。民间剪纸中有多种装饰纹样的出现,如锯齿纹、月牙纹等,增添了剪纸画面的装饰韵味,超越了剪纸的平面化特点。民间剪纸的装饰一般是在抓住外形大轮廓特征的基础上,在轮廓内进行随意装饰,以加强剪纸的艺术效果。

(一)装饰纹样

1.剪纸剪刻自然形成的特点——锯齿纹和月牙纹

民间剪纸本身的材料特点和制作工具的运用产生了剪纸特有的装饰语言,锯齿纹和月牙纹就是剪纸刀法在运用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装饰纹样。锯齿纹是在剪刻的过程中,由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产生的,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和刚柔等变化,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物象的质感、量感和结构等,如树叶、动物鬓毛、禽鸟羽毛、人物胡须等。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其他不同物象特征。这两种刀法运用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法与质感”。

2.远古传承的古老纹饰

民间剪纸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艺术,蕴涵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从民间剪纸的许多纹样中,我们能够发觉巫史文化图腾崇拜的痕迹,能够看到中国的本源艺术。民间剪纸中有大量的远古流传下来的象征纹饰——抽象的几何纹饰与象征吉祥且意象化的动植物纹样。如:几何纹饰——万字、方胜、盘长、孔钱纹、云纹、雷纹;意象化的动植物纹样——龙纹、凤鸟纹、虎纹、卷草纹。

(二)装饰纹样的运用

1.程式化运用

民间剪纸在体现物象造型圆满完整、硕大丰满的同时,也注重装饰美。为表现物象的特征,使塑造的形象更生动,画面效果更和谐,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形成民间剪纸独特的装饰韵味。民间剪纸的装饰带有程式化的特点,如表现动物、鸟类身上的羽毛时多用锯齿纹,月牙儿纹主要用来表现衣服的衣纹,塑造物象时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会用到。

2.表达的需要

民间剪纸主观意象的造型观使剪纸具有了耐人寻味的装饰特点。民间剪纸艺人为了追求画面的圆满,完成自己主观意愿的表达,通常都具有“慧眼可透视”的功力,把现实中看不见的事物刻画出来。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大花猫吃进肚子的小老鼠,可以直接看到母亲孕育在肚子里的婴儿等等。

三、民间剪纸的空间构图

亚里士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民间剪纸的构图思维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限制,剪纸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形象合理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画面。出于民间质朴求全的审美心理,民间剪纸艺人随时随地追求造型构图的完整性,使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饱满,且强调可视化效果。所以,他们一般采用对称均衡式、重叠式的构图方式。

(一)对称式

民间剪纸的构图方式多为对称式,采用一条较为明显的中轴线,它两边的元素呈对称式布局,且完全等同。完全对称式和非完全对称式的构图方式给人带来和谐、稳定感。或许在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下会觉得保守、缺乏活力,但在当时,对称式是广大人民求全心理的一种表达。如图1安徽阜阳的“瓶花对鸟”。这幅剪纸中就采用了完全的对称式构图,中轴线的两边是完全可以重合的。对称式剪纸的剪制手法是先对折,剪完后展开,就是一幅完整的对称式剪纸。还有一种不是完全的对称式构图,在能看出轴线的同时,在构图的内部做少许的变动,但还是会保留大的对称式样。

(二)重叠式构图

重叠式构图也可以称为均衡式构图,构图中没有明显轴线,其中的图形元素是按均衡的方式排列,均衡式构图形式灵活,富有动态,主要强调给人视觉上的平衡感。民间剪纸中没有前景后景之分,所有的物象都是按剪纸艺人的主观创造,层层叠起,互不遮挡,表里如一,所有的物象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如图2民间剪纸“元宵挂红灯”,它的构图采用的是重叠式构图,所有的物象都是以层层垒高来表现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各个图形元素均衡地排列,产生连贯、对比的效果。虽然有反视觉常规,但在民间剪纸艺人那里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四、结语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拥有丰富的民族视觉文化语言资源,积淀着深厚的民俗心理和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传统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语言形式和具有原始艺术韵味的民俗符号是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对剪纸艺术及其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地分析,将其更好的借鉴到现代设计中,以丰富现代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让现代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