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景观设计绘画艺术形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的绘画艺术中,讲究形式的当属新安画派的渐江,其画面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他的形式美研究可谓是徽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安徽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城市建设也是如此。在城市建设中,建筑景观设计的重心是形式感。众所周知,视觉艺术讲究视觉体验,其形式感乃是第一位的。当代的社会发展趋势,各个艺术门类皆讲究形式美,建筑景观设计也不能例外。在当今众多城市面目如一的大环境下,如何构建具有徽派底蕴的城市成了作为安徽学者的首要思考。徽文化的传承,渐江绘画的形式美能否给安徽建筑景观设计带来些许影响和启示呢?本文以其形式美为切入点,试从渐江绘画的构图、形式、意境三方面对安徽建筑景观设计做一探究。
一、渐江绘画艺术形式之构图
渐江的山水画有着别致的格调,其长期感悟大自然,并由此找到了自己独立的绘画语言。徽州地区的独特自然风貌与其内心达成了某些共鸣,并借用绘画这种手段表达了出来。这样的绘画语言让渐江的作品构图独具空灵,笔墨雅淡,意境深远,体现了独特的构图。纵观绘画作品,渐江绘画追求简笔、淡墨、少有皴擦,讲究线的运用及布局。其构图具有强烈的个人特点,特别是对景的描绘,大部分都以概括的手法来处理。比如自然界中的山峦,画中都被处理成具有简洁线条的几何方块,这些方块的有序叠加,构成了画面疏密的视觉形式。这种大胆的尝试,呈现出一种严谨理性的哲学思想。而建筑景观设计正是需要借鉴传统文化的特征,来促成典型性的视觉,并使之成为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设计佳作,这也是设计人在感悟自然和人文的情愫中,慢慢升华而来。由此可见,建筑景观设计是需要感性的形式和理性的形式共生的。因为它“一是由功能、结构所体现的形式,这是共性的、理性的形式;二是艺术化、装饰化的审美形式,它往往是个性的、感性的形式”。所以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顾名思义,建筑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与大自然在进行着某种默契的结合。建筑景观设计是一种借着大自然的地理优势,通过人为手段、设计,形成更为典型的居住意境。师法渐江先生的概括式构图,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加以借用,是一种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当代设计要想摆脱外来设计的影响,成就中国自己的时代,必须对外来文化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吸收、借鉴,尤其要凸显本民族的特色。当代安徽的一些有识之人和学者等皆想从传统文化中突破。身处古徽州地域的安徽学人,对徽州的研究无疑是最多的,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如何借鉴渐江的形式美,如何让渐江的形式美呈现于设计之中,成了我们的首要困惑。这种困惑在我们研究渐江的绘画之后可以得到一些明悟:渐江的绘画作品取景皆是以黄山、齐云山为基,抽象提炼而来。渐江画黄山之前,黄山并未因画进入公众视野,更别谈对黄山取景入画了,渐江因政治等原因隐于黄山、齐云山生活,并借由当地的地理优势成就了自己,凸显了渐江的艺术品质。当代安徽的建筑景观设计借助这个契机,朝这个方向努力,借用本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构建属于典型性的安徽设计艺术。如以安徽广电新中心大楼为例:安徽广电新中心大楼是典型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案例之一。它在外观上以先秦文化为传承,以中国独有的篆刻形式将秦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字如:小篆、大篆、铭文等篆于其上,其文字内容乃是中国经典的文化名篇及安徽各地的地名之合辑。除去这些因素而言,但从构成上来看,整体建筑与天空合一而观,其再现了渐江绘画的典型构图。建筑上篆文恰如渐江绘画的叠压视觉形式所呈现出的密,与天空的广阔形成的疏,表现了绘画构图的疏密关系。可以说,这一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渐江形式美及其他传统文化的启示,将传统文化与当地的人文内涵和当地风貌较好地结合起来了。
二、渐江绘画艺术形式之形式
与其他山水画家相比,渐氏之画通过笔墨的浓淡,加强虚实的对比,画中景的大小、简化的形状重复叠加的陈式,削弱了明暗的关系,却加强了以线条铸成画面的意义,使渐江先生的作品呈现出现代设计风格定义的画面,使之产生一定的装饰感,这就是简染的形式。如其佳作《山水图》、《林泉图》等具有简约现代之美。先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及时事环境使其绘画呈现简练、空寂燎原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其对绘画素材的选材及个人情感的外露,而建筑景观设计尤其注重这些方向的选择。简染是对风景的一种提炼,一种精神的概括。这样的风格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样它也可以启示着建筑景观设计。设计中的风格形式多样,但只有一种风格,符合人们现在的审美要求,自始至终延续着设计的理念,我们称之为简约设计。简约设计风格是以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思想基础发展而来的,相比现代主义,它更要求功能的重要性,让功能与形式的融合完美性,并可增强空间的吸引力。其根本就是提高功能的目的性。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人们是空间的主体,而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是功能的正确运用,以及空间设施的便利性,空间环境设计即布局空间环境中功能位置,并解决功能的使用问题,在布局和解决中创意是首要设计因素,能使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那就是设计的重要性。从功能主义到现今的简约主义设计发生了些变化,纯净简洁是简约风格的特征。它让建筑景观设计空间更适于人们的使用,让设计元素具有流畅线条和更多功能。让其空间具有结构清晰,设计细节更加明确,色彩更加赏目,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简约的设计,总是要求重新有着宁静致远、经久不衰的气质,不断地力求新颖,避免单调陈旧,并一直寻找着精致的设计细节。多样的色彩和造型,营造出了多元化的设计形式,但与简约相比少了独有的人文气质。反之,简化与设计相统一,能带来新的设计视角。建筑景观设计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致力于把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重新规制于人们的视野中,减少混合多元的因素,从而努力提升设计的内涵即空间和功能。其艺术化的处理呈现新的简洁性与持久性。这样的实用淳朴简约主义与渐江先生的作品所提倡的顺其自然,没有过多的绘画修饰的繁琐不谋而合。简约设计风格在看似简单的外衣下,却拥有了饱满而丰富的内涵和一股清新纯朴的气息。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遵从自然,崇尚淡泊、闲雅、宁静的生活情趣。儒家曾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出自《礼记•郊特牲》)等美学理念与设计思想表达一种朴素纯净之美,反对过度的奢华单一的形式,强调实用的设计,并与之其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些理念对我国的艺术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有着重大地影响,同时也是和现代简约主义相呼应。设计的最终形式是化简物质性的关联,从而进入新的生活状态中,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建筑景观设计,让其隐藏于现代的装饰材料里,力求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原则,成了设计的亮点之一。安徽地域这方面的经典建筑景观设计比较少有,而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当属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虽然它是苏州的建筑,但它以安徽建筑特有形式黑瓦白墙为设计原点,在我们研究安徽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以“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体现新博物馆设计思想。他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以概括的设计手法来处理,能达到符合现代设计审美的价值取向。从造型上看,苏州博物馆设计中,三角形的突出运用,作为设计中突出的结构特点和造型元素,充分体现在建筑的设计之中。苏州博物馆整体建筑中几何形的坡顶造型表达了错落有致的江南建筑特征。从色彩上新馆还保留了江南建筑传统的粉墙黛瓦色彩,建筑的屋顶用了菱形的深灰色的花岗石片。深灰色花岗石的屋面和墙体边饰,和白墙搭配,为粉墙黛瓦的建筑江南特点有了一种新的诠释。从结构上新苏博建筑用了钢结构取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最终体现了建筑的简洁和明快特征。这一例,说明传统的元素与当地人文及地理风貌完美结合后,必将有新的代表性的建筑流传于世。对于安徽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来说,缺少这样经典设计,这种经典型的建筑如何在未来的设计中出现,并以特色而突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渐江绘画艺术形式之意境
渐江画面意境深远,表现出了美。“石影溪流落照初,明晨为尔布庵庐”,就是一种感性认识,它通过个人的情感流露,生活的联想和个人的见解等审美活动,来收获一定的内涵美。在先生的画作中山不只是一片有形的景,而是拥有无限似有限、有限似无限之景。意境的营造也是设计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意境基本上还是由于借取形式的各种平衡互补性结构所致,期间既存在冲突张力,也在此过程中得以精淬化,从而表现出更富于秩序与形象性的形式感。”建筑景观设计力求“富于秩序与形象性的形式感”。“要求感情的纯粹性,强调非对象性、非物质化、非欲望化,真实只有在纯粹观照中才能照面”。在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中自古以来设计师常把思想道德立于自然景物,自然拟人化是园林景观造物的基本概念。如安徽省博物馆新馆是现代感和意境美一体的徽派建筑。其现代感表现在:建筑的形式,以商周纹样为基础。青铜纹理的材质介入形成了外墙的设计,其形式并不花哨,但其文化内涵却明确传达了出来,这些看似平淡但又彰显文化的设计值得我们去鼓励发扬,这是当代安徽设计少有的出彩建筑。意境美表现在:关键的空间关节点处有静谧池水、掩映的竹海、精雕细刻的廊营造了具有安徽文化渊源的意境美。中国人偏爱竹子,自然景物中竹子一直被定格成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不挠的坚硬品质更有清高贞坚人格魅力。这样的竹子的内涵大意,就是意境美形成的条件,也是景观意境美形成的基础。景观设计中竹景观的应用,与形形色色的人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和设计概念有关,主要从三个方面设计园林景观,首先从竹景观整体的造型形式出发,如色彩、线条、纹理、乃至声音和味道等造型美的条件,向受众者展示着美的内容,体会着的美的质感。其次是观者或设计师依照本身的经验、文化、情感等因素,结合联想思维方式及情感表达心理活动,融合竹景观的意义,发掘意境的创造美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们去领略设计者融入的意境美。竹子所表达自然纯朴的意境,不管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总是能表达一种诗情画意的内涵。现代公园中竹子不仅传承了古典园林,还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游和憩玩耍相结合。如:北京紫竹院公园筠石苑,营造出了以传统造园手法融合现代空间布局的设计,它融入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因地制宜。以现代造景设计手法表现空间,观者散步于景点中,园中小路两旁的翠竹让观者欣赏的景色若隐若现,忽明忽暗,饶有情趣。筠石苑中的建筑与竹林景观结合显得清雅别致,营造出了南国竹乡的意境。最后是从观者的角度呈现一种理解和感悟。品味和体验着人生哲理和艺术的品质。北京筠石苑这样的经典之作,恰是值得我们安徽借鉴的。当代安徽城市建设一如既往的发展,城市中高楼陆续矗立起来,这中间经典的建筑并不多,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且城市建筑基本相互模仿,难有特色。在这样的发展中,我们寄希望于设计者从传统文化出发,建造出中国特色的城市。由此我们更希望渐江绘画艺术形式以及它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经由我们当代艺术借鉴和传承。中国的建筑景观设计需要从传统的艺术中去创新,而这正是先生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安徽的视觉艺术一直在摸索中前行,秉承这样的艺术精神,未来的出路则可谓“柳暗花明”。传承不可或缺,创新亦不可少,那二者兼顾下安徽的建筑景观设计未来会有怎样经典式的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肖康 李超峰 单位:巢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