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虚拟现实影视叙事特性的引导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虚拟现实影视叙事特性的引导体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虚拟现实影视叙事特性的引导体系

提要: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下简称VR)影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被认可,如何利用VR技术更好地进行影视创作成为前沿影视人面对的巨大挑战。本文从影视艺术本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VR影视基于镜头的叙事语言特性,从视觉、音效、交互三个方面研究和梳理VR影视叙事语言中的引导体系的构成和方式。

关键词:VR影视叙事语言引导体系

一、影视艺术的新星:VR影视

一代代影视人都孜孜不倦地追求极致的视听体验,从而更好地讲述故事,表达创作内涵。从无声黑白电影到彩色有声电影,再到数字特效时代,影视艺术视听表现力的不断丰富,让观众更深刻地进入创作者所创造的时间与空间中,更好地沉浸在作品内容之中。而现在,VR技术的兴起,其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特质,为影视创作者们在视听体验领域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将VR技术与影视艺术结合是前沿影视人必然的命题。其实,VR影视的身世和3D电影很类似,他们都是视听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由传统的影视艺术衍生出来的新表现形式。3D电影在被影视艺术接受和认可的道路上可谓曲折不已。3D电影刚问世时,并不被广大电影人看好,很多艺术家认为,3D电影只是杂技式的猎奇体验,并不能算是电影艺术。在创作者坚持不懈的探索下,21世纪初3D电影终于大放异彩,《阿凡达》甚至成为了“让观众重回电影院”的电影。(3)而随后大量非理性资本的涌入,3D技术被过多地用在营造噱头和无谓炫技方面,使3D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这一现象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诟病,3D电影在短暂的火热后又遭受冷遇。但这并不代表3D电影是昙花一现,3D电影逼真的视听体验对于影视创作具有深刻意义,加以善用必然能创作精彩的作品,例如近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寻梦环游记》等都是极佳的例子。再看VR影视,它受到的待遇比3D电影诞生之初要好得多。自2012年以来,包括圣丹斯电影节、翠贝卡电影节等越来越多的主流电影节都开始进行VR作品的展映。(4)2017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率先在一级电影节中开设了VR竞赛单元,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优秀VR影视作品进行评选。作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向来对电影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有高度敏锐性,这一次针对VR影视作品直接开辟了竞赛单元,足以看出影视领域对VR影视的重视和认可。VR影视借助VR技术头一次真正意义上打破了“第四面墙”的限制,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创作者构建的虚拟环境中,有极强的临场感和参与感。并且,VR技术的交互性也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段及表现形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不论是观众还是创作者都对VR影视未来的走向抱有极其乐观的态度,将其视作影视艺术的一颗新星。当然,在这样乐观热情的氛围中,也有一些资深的电影人对VR影视持观望和质疑的态度。现阶段人们对VR影视的热情主要源于对VR观影方式的强烈好奇心。目前的VR影视作品大多致力于展现VR观影的另类体验,以实验性的短片为主,相比于新奇的VR观影体验,内容叙事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然而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和叙事艺术的结合体,如果说视听体验是影视艺术的血肉,那么内容叙事就是影视艺术的灵魂。过度依赖技术带来的视听盛宴,而忽视影视艺术的本质,那么技术只能沦为编织噱头的小把戏,3D电影曲折的发展历程是最好的印证。对于VR影视乐观和质疑的态度都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应热情地拥抱和迎接VR技术带来的影视新纪元,同时也应认识到VR影视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尚处于初创阶段,怎样利用VR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是当代影视人的重要议题。正如翠贝卡电影节VR技术总监罗兰•哈蒙德(LorenHammonds)所说,VR影视的发展已经从展示VR能做什么的阶段过渡到了让观众接受VR内容的阶段,VR影视的创作应当更关注故事,寻求恰当的方式利用技术来服务叙事。(5)

二、VR影视基于镜头的叙事语言特性

VR影视继承传统影视的基因,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性,要合理运用VR技术来进行创作,自然首先需要从VR影视的特性着手。VR影视区别于传统影视的一大特质是镜头的不同。传统影视中,叙事是通过一个固定比例的长方形取景框来进行的,不论是4:3、16:9还是2.35:1的宽银幕,观众都是从取景框中透过摄像机的镜头来观看影视内容;而VR影视中,观众的视域完全沉浸在作品内容中,取景框的概念不复存在。沉浸于360°全景式的虚拟空间中,观众甚至意识不到摄像机的存在,或者说观众本身就充当了摄像机的角色。镜头的本质区别,使VR影视的叙事语言与传统影视有了很大差异。在视觉体验方面,传统影视的画面由银幕承载,因此图像内容主要处于观众的正视差区,观众始终意识到自己是从一块二维银幕上观看故事。虽然一些电影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或通过表演让银幕内角色与观众产生交流的方式来增强代入感,3D电影中也常利用延伸到负视差区的特效来增加临场感,例如飞向观众的子弹引得观众纷纷惊叫躲避,但观众始终是身为戏外的观察者,并不能真正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而VR影视的视觉信息则是占据了观众所有的视差区,营造一种高度拟真的360°立体全景空间环境,让观众以为自己就是身处在这个场景之中,成为舞台的一员,真正意义上打破了“第四面墙”。VR影视这种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为创作者提出了两大挑战。其一是考虑观众对空间建立认知的过程。当VR影视每一次镜头转换、即整个空间转换时,观众需要一个过程面对新的空间建立“我在哪、我是谁、我在看什么”的认知。创作者必须合理地给予观众缓冲或过渡,才能保证良好的叙事,否则很容易造成观众的迷惘感。其二则是要避免观众产生晕动症(motionsickness)。晕动症是常常伴随VR而来的副作用。当人眼看到的运动与前庭神经系统感觉到的运动不相符时会产生眩晕、恶心等反应。观众在观看传统影视时有现实环境作为参照系,很容易接受取景框中高速的运镜或镜头转切;而在VR观影时参照系是镜头与环境,镜头的运动直接决定观众的运动感。创作者在运用镜头来完成艺术表达的同时,还必须寻求巧妙恰当的镜头运动方来式避免观众产生晕动症,以营造良好的观影舒适感。在镜头掌控权方面,传统影视镜头的控制权属于导演,观众完全被动地从取景框中“窥探”导演编排的故事;而VR影视中,观众本身便充当了摄像机的角色,那么镜头控制权的很大一部分会让渡于观众。VR虽然为观众构建了一个360°全景环境,但叙事必然存在一个“主舞台”,当观众在观看VR影视时,很可能因为视线一时的离开,就错过了故事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叙事思路的清晰、叙事的完整性,引导观众把视域放在“主舞台”上是创作者的责任,创作者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光影色彩、特效、表演、交互等从视听、认知上引领观众,将观众的视线牢牢抓住,以更好地进行叙事。

三、VR影视叙事的关键环节:引导体系

VR影视的镜头特性,决定了VR叙事的策略,既要确保观众有良好的空间认知,避免晕动症,还要兼顾镜头语言的流畅,以达到完整和谐的叙事效果。在这个原则上,建立基于叙事内容的引导体系是一个重要手段。VR影视中所谓的引导体系,主要由视觉引导,音效引导,交互引导三个方面构成,它们贯穿作品创作的始终,相互联系组合形成一个服务于叙事和内容的引导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视听表现手法引领观众准确、流畅、舒适地观览影片。视觉引导在目前的VR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考虑到观众的场景认知过程,创作者在故事的建置阶段往往循序渐进地展开视觉内容。例如《亨利》(Henry),开场时观众只能从漆黑的空间中看到片名,随即淡入出现一连串亨利的相框,并伴随旁白讲述故事的背景。当场景进一步展开,原来观众看到的是亨利家中的照片墙,观众自然明白了自己身处亨利的小屋内。通过循序渐进的视觉信息的引导,让观众在观察认识中接受空间环境,有很好的建置效果。这种技巧在VR影视场景的转切环节效果十分出色。但这样的引导方式往往节奏缓慢,不利于高潮阶段的快节奏叙事。根据影片内容创作的视觉特效也有较为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科幻类影片,利用华丽的视觉特效来刻画在宇宙中时空穿梭的过程;或心理悬疑类影片,利用抽象的视觉特效切换于精神和现实层面。视觉特效引导是VR影视场景转切和叙事节奏交替的润滑剂,可以作为循序渐进视觉引导手段的补充。同时,VR影视中的特效往往还兼具缓解观众晕动感的功效,例如与运动速度相应的粒子、流体类的虚拟特效,或者驾车追逐中车灯的光带轨迹特效、空中高速飞行时云雾扰动特效,这些特效可以为观众建立运动参照系,在镜头运动中建立速度感,减轻观众的晕动感。这一点也是视觉引导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通过视觉引导可以有效地将观众的视线锁定在“主舞台”上。主要的手段一是通过表演呈现的视觉效果来抓住观众注意力,例如当角色注视或用手指一个方向,观众也会忍不住朝那个方向看,或人群蜂拥朝某个方向奔逃躲避时,观众会朝反方向去查看引起恐慌的原因;二是通过光影、特效直接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例如暗色调场景中以高明度突出“主舞台”,或者以有指向性的视觉特效来牵动观众将视线转移向“主舞台”。在音效引导方面,VR影视可以和3D音效(或称空间音效SpatialSound)技术完美结合。多声道、多方位的音效呈现使VR影视中视觉、听觉的空间拟真体验发挥到极致,为VR影视的引导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例如《家在若兰寺》中由某个方向的脚步声来提示重要角色的出场,吸引观众将视线移向“舞台”;《迷失》(Lost)中由远而近的沉重响动吸引观众看向机器人走来的方向;当内、外反拍的镜头技巧难以在VR影视中施展时,多个角色的对话剧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3D音效来弥补。和传统影视一样,音效对于情节的推进和节奏的把控同样在VR影视中效果显著,例如《深海潜航》(OceanDescent)中,观众扮演一位执行深海探查任务的潜航员,潜水过程中一直和后勤人员通过无线电对话交流,剧情的推进一直伴随角色的交谈,提示观众情节的走向,包括珊瑚美景、发现沉船残骸、遭遇鲨鱼袭击等,氛围音效也随情节张弛变化,使观众深刻地与角色、故事保持共鸣,有极佳的观影体验。交互性是VR技术的核心属性之一,对于影视艺术来说是一种新颖的创作手段,为叙事引导提供了多元的方式。例如《迷失》《亨利》中大量采用了观众视线凝视推进剧情的交互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当观众看向特定的区域时剧情才进一步展开,使叙事的节奏由观众掌控,亦保证观众不会因视线的游离而错过故事情节;《破碎之夜》(BrokenNight)提供了多条故事线,以一个观众可主导的情节点来决定观众进入哪一条故事线,让观众有极强的主观参与体验。VR影视中的交互设计不仅提供了调控叙事节奏的工具以及多线式剧情的叙事方式,其输出-反馈的人机交互机制创造并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预期,给作品带来极强的沉浸感、参与感,有效地使观众专注于“主舞台”演绎的叙事内容。通过交互引导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这一点在游戏里发挥得很极致。但VR影视的创作者在运用交互时非常谨慎,因为当影视创作面对交互设计时,创作者们难免踌躇于一个问题:是游戏还是影视?技术的飞跃和艺术形式的多元,使游戏与影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游戏与影视的本质区别在于,游戏的核心是通过玩法机制来创造娱乐体验,影视的核心在于通过叙事来完成艺术表达,也就是说VR影视中的交互设计应服务于叙事,正如《破碎之夜》的联合导演塔•扎伯斯基(TalZubalsky)强调的,故事中的交互设计是为了增加观众的情感体验,增强浸入性,并不是将故事线的掌控权完全交给观众。引导体系是VR影视叙事语言的重要一环,然而单一的引导方式会造成叙事节奏的单调枯燥、叙事效果欠佳,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刻意突兀的引导内容会破坏叙事的流畅,让观众出戏。所以应当结合作品本身的艺术风格、叙事内涵从视觉、音效、交互等方面多元地构建引导,才能营造丰富的视听表达。例如手绘风格的《亲爱的安杰丽卡》(DearAngelica)通过运动的色块及线条视觉元素来引导叙事;《拾梦老人》(TheDreamCollector)通过三维动画特效来转切场景等,《深海潜航》结合故事情节利用旁白、音效引导叙事,都是采用了与风格和内容相契合的方式来建立引导体系,使观众有良好的观影体验。

结语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也随之丰富多元,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来营造非常的观影体验、创作打动人心的故事则是影视艺术亘古不变的目标。VR影视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为前沿影视人开辟了一片广阔的艺术天地。VR影视因其独特的镜头特性,在视听语言上与传统影视有很大区别,合理地建立引导体系是营造动人的视听表达、流畅的叙事、良好的观影体验的重要一环。随着人们孜孜不倦地推进技术发展、投入艺术探索,VR影视引导体系的构成和方式必然会更加多样高效,使VR影视的魅力大放异彩。另外,除了本文分析的VR影视叙事语言中的引导体系,创作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探索,例如VR影视的美学特征、传播媒介、电影心理学等等。客观地认识VR影视的特性,与时俱进地调整创作理念,保持活跃的创意思维,是当代影视人打开影视新纪元大门的钥匙。

作者:代钰洪 杨磊 单位:成都大学中国 成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