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摘要:伴随着录音和影像技术的革新,影视动画中声画关系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声音从一开始的对画面的补充渐渐变为影视动画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影视动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声画关系的发展和声画关系的几种结合形式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影视动画;声画关系

一、从动画影史看声画关系的发展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之际,电影艺术中还不存在声音的概念。虽然当时已出现留声机这种可以录制和播放声音的设备,但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并没有找到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有效手段。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作“默片时代”。由于缺乏声音作为有效的辅助叙述手段,当时的电影演员的表演都比较夸张,经常会运用到面部的表情特写,这也正是20世纪初喜剧电影风靡的原因。不过当时的电影放映时也不是完全静默的,无论是在剧院或音乐厅,还是后来出现的电影院,大都配备有音乐家或乐队在现场伴奏,但配乐的功能仅仅是为了烘托气氛,同时掩盖老式放映机运转时发出的噪声,并没法做到与影片画面真正结合。这时的声音相对于画面既不具备叙事功能也没有表达作用。直到1927年10月6日,美国的华纳兄弟拍摄并了故事片《爵士歌手》,里面首次出现了男主角讲话的声音,拉开了有声电影时代来临的序幕。这也激励了前来参与这场首映式的沃尔特•迪士尼,他一回到工作室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给动画配上声音。1928年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采用将声画同步记录于胶片上的形式,利用音乐来配合角色夸张的动作表演,使声音作为画面的一种补充手段,将声音和画面真正地结合了起来。当声音进入动画不再成为难题,动画艺术家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声画结合的不同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先锋艺术家纷纷涌入影像的创作领域,创造出不少具有实验性质的动画短片。如奥斯卡•费钦格将抽象几何图形与音乐相结合,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几何图形以规律的方式组合和变化。这也使得声音不再仅仅是画面的附庸,而是可以与其相互结合与呼应,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与纯粹。这些先锋艺术家对于声画关系的探索也影响了之后一批实验动画的先锋如诺曼•麦克拉伦等。同一时期的迪士尼公司则更加偏重于动画中声音的叙事性,所有声音都有目的地为画面而存在,声音不但可以交代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为观众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拓宽更广阔的空间,这也渐渐成为了当时商业动画的标准。1940年迪士尼公司在动画《幻想曲》中使用光学声迹胶片进行多音轨录制,并于放映现场增加了左右两个声道的扬声器,首次营造出了立体声的效果。立体声的出现使得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大大提高,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幻想曲》中,迪士尼还尝试用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和节奏的舒缓来引导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剧情展开,使动画电影和古典音乐达成了完美地结合。这颠覆了商业动画中声音必须服从于画面的刻板印象,对于后世的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影视动画中的声画结合形式

动画中的声音由语音,音乐和音效三元素构成。在影视动画创作中我们可以把声画结合形式大致归结为以下三种:

1.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即声音与画面的运动,节奏或情绪基调相吻合,画面中的影像和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和消失,由于现实生活中声音是依附于物体而产生的,人的视听也是一致的。因此它可以用来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借以烘托和渲染主题。声画同步是影视动画作品中运用最多的声画结合形式。在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动画《猫和老鼠》中,对白在声音中所占的比重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夸张的音效,简单而又直接地配合着画面的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活跃气氛效果,也使得猫和老鼠这一对卡通形象深受当时动画所面向的低幼年龄层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在《猫儿协奏曲》这集中,汤姆演奏的正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改编版,动画不仅在某些段落上高度还原了原曲,甚至连汤姆在钢琴上弹奏的手型和对应的键位都和现实中完全一致。可以想象在那个没有先进录音设备和合成器的年代,动画师、配音师和乐手花费了怎样的精力才能完成这样一部声画完美同步的高质量作品。

2.声画并行

声画并行是指声音和画面依照自己的逻辑各自展开,互不干扰,但两者间又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声音可以伴随着画面的情节,但又不具体地反映其内容,两者通常在情境或意境上呈相互补充的平行关系。声画并行的组合方式常被用来加强画面所表达的意境、倾向或含义。新海诚的动画《她和她的猫》中以一只公猫的视角展开,描述了它与女主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度过的平淡又略带伤感的日子,从头到尾都是猫在讲述,伴随旁白的画面出现的很多都是毫无联系的场景。当母猫咪咪向它告白时,画面上出现的是伫立的高架桥,围栏和警示标语。这一方面从猫的视角反映了其所见到的景象,一方面也暗示出它对于成人世界的向往及一种难以触碰的距离感。

3.声画对立

声画对位是指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氛围或节奏等方面恰好是对立的,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对立、错位、差异,反而更有力地成为一种鲜明的对照,使画面想要表达的内涵更为深刻。它可以用欢快的声效来反衬出角色内心的悲伤,还可以用柔美或诙谐的音乐来匹配暴力的场面,从而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反差与心灵的震颤。在动画《高达雷霆宙域战线》第一集开头,本是严肃紧张的星际战斗画面却配上了由小号演奏的略带滑稽色彩的爵士乐,这也暗示了联邦军先遣小队的自负与战术上的无序,最终难逃全灭的结局。

三、结语

技术的进步与理念的革新为我们研究新的声画结合形式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探索出新的声画结合形式,更好地发挥出动画作品的艺术性,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金桥.动画音乐与音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付龙,张岳.声音设计与制作--CG影像与动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董安安.影视动画声音制作[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作者:苏靖轩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