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影视制作课程发展陷入困境,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探讨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师发展、混合式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微课带来的师生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对合理运用微课,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影视制作;影视制作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
影视制作是一门选修课,课程内容以影视制作基础理论和基本制作技巧为主,重点是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视频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创作方法,并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影视作品创作能力。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作为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中课程地位不高,并不会受到足够重视,教学资源严重缺失,开展实验课面临巨大的挑战。微课是新兴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一经问世便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翻转课堂、慕课、优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推广普及,无处不彰显微课的存在。因而,将微课引入影视制作课程,探索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影视制作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质量,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1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不能兼顾个体差异,无法因材施教影视制作课程既是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学校的公共选修课。作为公共选修课,学生来自各个二级学院,认知基础和实践经验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喜欢拍摄视频、刷抖音、作品,在实践环节轻松自如,掌握较快,有些学生则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实验环节都比较吃力。学生个体间的巨大差异,给教学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有困惑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的主题,教师的教学进度推进了,学生的困惑却在叠加,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形成了两极分化,教学效果令人大失所望。(2)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当今影视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新理念、新技术传播普及之前,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来不及反应和变化,教师也不能做足准备引入新知识,往往采用较为保守的课堂讲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课堂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失去意义。(3)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影视制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需要摄像机、三脚架、灯光组、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昂贵的设备和器材。然而选修课的定位,使这些最基础的教学条件落空,何谈影视实验室,虚拟演播系统等专业设备与资源,设备条件的匮乏导致大量学生不能参与实践环节,甚至出现连摄像机都没摸过的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4)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这一矛盾不利于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在“蒙版与遮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蒙版”、“遮罩”是难以掌握的抽象概念,二者的诸多相似与关联加深了概念辨识的难度,短暂的概念学习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案例应用环节,而学生思维依旧纠缠于概念辨识与区分,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了脱节。
2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由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率先提出使用的,此前已经存在一些使用微课的教学实践,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形态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对微课概念的理解,存在“课程”说、“教学活动”说、“教学资源”说,笔者认同教学资源的说法,也认为“微课”是一种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而开发制作的短小的视频资源[1]。其实在国内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这一思想的雏形,源于学界对电视教材的实践反思。教育技术工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制作了大量教学电视节目,形成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电视教材制作队伍。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教材不能进入课堂[2]。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追踪调查发现,电视教材利用率仅为0.046%,很低。提出了对一般教学片应当发展小片(约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3]。由此可见,短而精的影像教材开发思想由来已久,微课以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为翅膀,传承和发展了这个思想,呈现出“微”、“小”、“精”的显著特点。“微”是指视频的时长较短,一般是5~8分钟,通常不超过10分钟,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多线程处理事务,学习行为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学习时间被切割的零零散散,对视频的耐受力往往不超过10分钟,这是决定微课与可汗学院视频时长的主要依据。播放时长的特征,决定了微课其他的属性,首先它比较“小”,一方面指的是微课视频文件的容量小,近年来视频编码技术不断发展,压缩比大、图像清晰的视频技术越来越成熟,文件容量呈现出大幅缩小的趋势,出现了几十兆的微课视频,甚至可以用微信互传,适应了网络播放视频的带宽和速度;“小”的另一方面是指微课的选题小,因为时间短,所以不可能像传统的随堂录像一样展开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往往只能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某个主题或某个学习环节展开。所谓“精”,是指微课的设计非常精致,构思非常巧妙,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特点。以课时为时长的教学视频,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设置教学场景,讲解课程内容,学生有大量时间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而微课内则行不通,以秒为单位设计视频,每一个场景或片段设计的丝丝入扣,处处体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特点[4]。
3微课在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起源于国外,引入国内后被受到热捧,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没有出现大量本土化问题。翻转课堂概念,学术界观点基本一致,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5]。在影视制作课程中,大量实验无法在实验室开展,代之以教师课堂演示,学生不能亲自操作,没有亲身体验,观看演示过程不容易跟上节奏,课后忘得一干二净,尤其是使用Premiere、AE讲解操作过程,学生感到非常复杂,一个步骤错误,完全不能进行之后的操作,而学生上课时往往羞于提问和质疑,教师头痛不已。使用微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改善情况。翻转课堂后,学生在课堂之外随处自主学习,暂停播放视频进行思考,可以后退、前进、跳转、重新播放,毫无惧色反复观看视频,逐步掌握实验或者上机操作,直到完全熟练为止。进入课堂后,学生几乎都站在同样的基础上,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探究的学习,进行知识内化和拓展活动,例如教师不会再纠结于Premiere的演示操作有没有被学生掌握,而是展开讨论软件应用策略的等进阶主题,体现了翻转课堂两个重要作用:第一,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6]。(2)教师发展影视制作课程师资贫乏,师资队伍数量不够,作为公共选修课,得不到教务处重视,作为专业选修课,得不到二级学院重视,不少实验课教学甚至由上理论课的教师兼任,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矛盾,阻碍了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通过观看其他老师的微课,向同行学习,有利于教师开拓视野,弥补自身不足。开发制作微课,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一定的教学思想作指导,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可在微课中体会到同行的教学经验。除了其他同事的微课视频,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广泛搜索同行微课,中国大学慕课、优课UOOC、网易云课堂等运行着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源,以微课视频为核心,其中与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课程教师以自由的身份加入课程,在综合讨论区交流切磋的同伴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行,在课堂讨论区了解不同学习者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专业技能。在教师实践社群中,教师之间彼此通过微课,分享的不仅是彼此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各自的教学智慧[7]。教师关注其他老师的课程内容和动态,也有利于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影视制作专业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对过时的影视技术感兴趣。目前Adobe系列软件已经推出了2019版本,如果在教学中继续使用2015或者2017就极不适应;三维动画的建模和渲染不一定使用大型三维软件,在AE中使用E3D也可相当出色的完成工作,对这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是闭门造车式的教学备课难以实现的,观看微课,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才能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3)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认为,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各有利弊,前者的优点正是后者的缺点,反之亦然。于是提出,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8]。影视制作课程课时数较少而学习内容较多,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需求,通过网络获取在线课程资源,无疑有利于化解教学矛盾。广泛的互联网提供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如前所述中国大学慕课、优课UOOC、网易云课堂、智慧树等课程平台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微课课程资源,可供学生自由注册与学习。教师自己制作系列微课,上传至校园网课程中心可供学生在线学习,人机操作界面精巧设计以辅助教学,使教学结构发生改变。教师课堂上梳理教学信息,讲解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或者由学生做一些陈述、展示、汇报。课后,网站上设计同步的活动,提供拓展资源、作业、设置讨论区,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都可以在上面交流发问。线上的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承接关系,一是面授的教学会决定课后网络学习的活动和任务,二是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规划。学生活动、看视频、作业、测评、讨论和发帖等在线学习行为常常会成为课堂教学点评和讨论的对象,这种压力之下,学生更会审慎专注的进行在线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李康.对“微课”现象的理论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7(11):3-7.
[2]周君达.关于目前电视教材编导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1984(02):41-46.
[3]万明高.论高校电教教材的地位、特点和设计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1993(02):23-26.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5]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9):18.
[6]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7):5-16.
[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3-14.
[8]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作者:李强 吴东醒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