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内影视行业去编剧化现象及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内影视行业去编剧化现象及原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内影视行业去编剧化现象及原因

摘要:随着现代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于影视娱乐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的需求应运而生,对剧本内容及品质逐渐变得挑剔。由于影视市场历史和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漫画、小说IP兴起,原创剧本大量缺失,编剧作用微乎其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去编剧化现象,并与国外影视市场生产流程进行对比,来探究国内影视行业编剧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影视行业;编剧;IP改编;导演;制片人中心制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影视剧所讲述的故事也越来越挑剔。但由于市场形成历史的影响,影视产业操作繁杂及不确定性导致原创剧本创作较少,加上国内影视产业多以导演或制片人为主,编剧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编剧地位也逐渐降低。剧本是影视剧的核心,将编剧边缘化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究国内去编剧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谋求转变和发展。

二、背景

一段时间里,在大部分观众眼中,一部影片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影片导演是否出名、演员演技是否精湛、制作方技术水平是否高端,剧作内容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因此演员和导演往往能取得较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编剧则曝光度较低,包括薪酬在内的诸多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相较于自古诞生的文学市场,以及受限较少、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市场,影视市场还处于不断探索的生长阶段,因此产生了原创剧本大量缺失的现象,国内IP改编作品占据了影视市场的较大份额,文学及漫画作品影视化成为了影视创作的潮流。但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富有时代特色与文化自信的影视作品作为“定海神针”,一劳永逸的方法并不可取。同时,国内影视行业的运作更倾向于导演凭借个人喜好进行的艺术行为,或制片人根据观众口味进行的产品营销,编剧在一部作品生产中被边缘化,完全遵从导演和制片人的想法,这一问题应当被影视行业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研究意义

去编剧化问题日益严重,是目前影视行业内的一个高危漏洞。通过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推陈出新,引起行业从事人员的反思,鼓励影视作品创新者推动剧本创作的多元化,不断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与积极性的提高。将剧本创作放在首位,推动影视剧内容形式多方面的创新,有助于增加影视文化的思想内涵,将我国影视文化行业标杆提高到新的高度。同时,从业者以高质量的新兴影视故事来宣传构建现代社会生活以及民族文化,可以将更真实丰富的人物角色传递给观众,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

四、国内外影视行业创作体制

(一)美国“编剧为王”的运作机制美国影视业播出制度、编排方式、生产机制、产业运作模式与国内相比都有本质性区别。编剧中心制是区别于很多国家电影业、美剧独有的行业制作规律。美剧的单集导演是不同的,一集美剧可以有很多导演,而掌控全局的人就是美剧片头字幕中特有的职位Creator——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首席核心编剧、故事创意的构思者。Creator会自动成为执行制片人,获得编剧的优先署名权,成为首席编剧。美国电影业的制片人中心制同样重视编剧的地位,编剧甚至能直接参与拍摄制作,美国影视工业环节体系的成熟为编剧提供了空间和“保护伞”。美国编剧的话语权也离不开美国编剧协会的推动,美国编剧协会代表美国在娱乐界及新闻界的电影、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领域的编剧,是美国影视圈的重要组织。编剧们通过该组织和制片公司谈判,维护权益。同时美国编剧高强度、头脑风暴的工作方式使得编剧工作能力迅速提高,代表着美国影视行业最高奖项的奥斯卡奖中也设立了最佳原创剧本奖与最佳改编剧本奖。从编剧本身能力而言,在庞大的美国编剧队伍中,拥有剧本创作硕士学位的编剧的比例很高,编剧都受到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与培养,美国编剧想要从美国电视台层层严筛中脱颖而出,其能力的高低、是否能够写出具有时代性的剧本是重要因素。

(二)韩国编剧中心制的运作机制多年来,“韩剧热”在中国持续发酵。韩国影视业同样是编剧中心制。电视电影编剧化进程很早就在韩国拉开了序幕,直到如今仍在不断完善[1]。不管是剧本围读会还是拍摄现场,编剧总会对场内的演员提出需求。不仅如此,从服化道到片场细节的布置、演员的抉择都会经过编剧的首肯。韩国电视剧制作过程中演员和导演的影响力最多只占30%,剩下的70%全部交给了编剧。最近登上微博热搜的韩剧StartUp(《启动了》),因为主角人设、事业线感情线混乱,编剧朴慧莲背负了不少骂名。事实上,朴慧莲在韩国一直以天才编剧著称,出道以来的作品评分都是在8以上,且一直具备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代表作《当你沉睡时》在播出当晚收视率高达7.2%和9.2%。其开播之后,热度一直蔓延至国内,豆瓣评分高达9.2分,相关话题更是迅速登上国内的微博热搜。“悬疑剧情+特异功能+现实映射+浪漫爱情”的剧情搭配,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社会对同类现象的反思。实力派演员李钟硕加上国民初恋裴秀智的颜值与演技双重担纲,恰到好处的配乐,让这部电视剧在聚焦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不失电视剧原本的艺术性。尤其是剧中男女主角“虐狗式”的爱情,将韩剧的传统优势发挥得淋漓极致。2013年《听见你的声音》,2014年《匹诺曹》,到2017年《当你沉睡时》,这三部剧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可以看出这位编剧对于现实的洞察能力以及描述故事的野心。如朴慧莲一样可以称为手艺人的编剧,在韩国还有很多,他们各有所长,如主打家庭剧、关注民族情感的金牌编剧金秀贤,代表作品《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主打奇幻穿越爱情剧的编剧宋载正,代表作品《W两个世界》等。韩国编剧的权威地位,使得导演和演员都不能擅自修改剧本,在电视剧确定编写、确定剧名、播出、营销推广的每个环节,编剧都有足够的话语权。StartUp堪称朴惠莲编剧生涯的滑铁卢,由此可以看出,观众会将一部作品的好坏直接归因在编剧身上。对于韩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来说,编剧资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演员和导演,韩国公认的三大娱乐公司绿蛇、三禾、PAN娱乐均实行编剧中心制。而韩剧“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更是强化放大了编剧的作用,随着电视剧的播出,编剧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剧情加以调整,使得故事情节更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三)中国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过渡的影视制作机制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的转型时期,处于产业化进程摸索时期的中国电视剧编剧的生存环境显得格外严峻。在诞生于法国新浪潮的导演中心制下,编剧创造力受限,同时,导演成为创作核心,人们的视线便集中在了导演身上,编剧的话语权被削弱。好莱坞电影制作运转从而诞生了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为延续影片的高票房,也为了保底利润,影片内容走向了情节的堆砌重复,进而造就了类型片。中国还没完全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过渡,中国不成熟的影视工业导致许多影片“主题先行”。“主题先行”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因为某一题材十分卖座,编剧们就前赴后继地扎堆去写;投资方看中某一个题材,认为其有价值,让编剧去写。投资人和制片方过度追求利益,束缚了编剧的思想,同时编剧的创造能力也被禁锢,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编剧创作的自发性和艺术性削弱,故事情节逐渐固定模式化。另外,中国编剧门槛低,行业内编剧的能力也参差不齐。编剧想象力匮乏在中国影视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情节的不严谨性、对白的不协调与不现实,都暴露出中国编剧自身能力的缺乏问题[2]。

五、编剧边缘化的表现及恶果

(一)编剧被放置于边缘,无话语权不论是前几年的导演中心制,还是近些年发展出的制片人中心制,中国导演和制片人甚至演员的地位都在编剧之上,国内媒体、主要创作者、制作单位、整个影视行业以及公众对编剧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导演可以依据自我理解对剧本进行改编及再创作(极有可能偏离编剧自身想法)、投资方受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也能随意删改剧情、演员为自己的形象塑造也可擅自修改剧本、增加或删减戏份。后期制作宣发,编剧无人问津,更甚者还有的被随意剥夺或淡化署名权。在国内影片奖项设置中,编剧类奖项经常不受重视。在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凭《旺角黑夜》获最佳编剧奖的尔冬升站在领奖台感慨万千:“第一个奖就颁编剧,可见编剧地位有多低。”

(二)国内编剧收入低、待遇差我国编剧边缘化使得我国编剧待遇与国外有天壤之别,沸沸扬扬的天价片酬就能证实这一点。

(三)国内“IP翻拍热”、原创剧本缺失小说、漫画的故事性与创意性相较于传统剧本都更高,并有大量读者基础,自带流量话题与热度,出于对资本和利益的考虑,国内制作公司更乐于投资一些“可以看得见利益”的翻拍剧,原创剧本市场占比逐渐变少。

(四)缺少对专业编剧的培养,编剧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中国编剧门槛低,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编剧都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且缺乏生活体验和工匠精神。

(五)编剧权利难以保障,相关法律及政策仍有漏洞长期以来,国内影视剧编剧被侵权引发的著作权官司屡有发生。关于“抄袭”“融梗”“借鉴”这3个创作意义上的学术词汇的定义并不明晰,汲汲营营的编剧为了自身利益和市场效益钻著作权法的空子,这大大打击了编剧创作的热情,对于著作权法也是一种挑衅。

六、结语

随着对去编剧化现象的深入研究,大众对于影视剧剧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升编剧能力和地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郑作海.编剧话语权:从创作到利益[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8):245.

[2]寻茹茹.论优化中国电视剧创意产业的根本之举:确立编剧中心制[J].文教资料,2015(14):76-77+163.

作者:林予诺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