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河道景观园林植物应用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河道景观园林植物应用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城市河道景观园林植物应用探讨

摘要:介绍了河道景观的类型,以太原市冶峪河为例,分析了园林植物在河道景观中的作用,以及城市河道绿化中植物树种选择及配置原则。在分析冶峪河河道景观的现状和河道景观树种选择与配置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景观绿化中的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形式。

关键词:太原市冶峪河;河道景观;园林植物;配置形式

良好的城市河道景观是兼具水利、生态、景观功能的绿色廊道。城市河道景观不仅展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品质,还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植物景观是河道景观要素构成的主要部分,做好河道景观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于提升整个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河道景观的类型

1.1刚性护岸景观

刚性护岸主要由块石、混凝土、石笼等材料叠加或砌筑而成。在以往的城市河道治理中经常运用。植物往往种植护岸顶部,或与护岸隔离开。刚性护岸耐用持久,能够保证城市河道行洪、防涝等水利功能,但生态景观效果较差。

1.2柔性护岸景观

柔性护岸通常保持了自然河道的原貌,通过植物固土,或结合生物工程护岸,创造河岸带自然生境[1]。

1.3柔性—刚性结合护岸景观

柔性—刚性结合护岸景观是通过植物护坡和工程措施砌筑护岸结合实现的。在保证河道水利功能的前提下,建立了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植物景观协调了与刚性护岸的关系,提升河道的景观效果。

2园林植物在河道景观中的作用

2.1生态防护功能

根据植物的习性和植物造景原理,乔、灌、草合理配置,构建河道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大力提升河道的生态防护功能,植物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环境、增加城市绿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冶峪河钢筋混凝土护岸以上护坡设计坡度在不大于1∶3范围内,该区域为百年一遇洪水位,通过乔灌草复层种植,大大提升了河道植物的生态功能,增加了城市绿量。同时路侧林带也为周围居住区,在降噪、净化空气方面添加了一道天然屏障。

2.2景观功能

植物景观是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冶峪河在植物造景时,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将植物合理搭配,不仅给河道景观营造出丰富的季相变化,多变的河道林冠线。同时,在路侧林带中,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元素搭配,如坐凳、廊架等,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实现了硬质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互补,从而使河道整体景观得到了大幅提升。经过综合治理后的冶峪河,河道不再是从前杂草丛生的现象,行驶在河道快速路上,给人以树大荫浓、色彩鲜明的观感。路侧林带中,漫步道结合休憩空间,给人提供了交流、休闲娱乐、健身的室外场所。

2.3社会效益

良好的河道景观不仅兼顾水利功能,还应该是城市一道独特的集生态保护、景观欣赏、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风景线。冶峪河的综合治理促进了城区和西山旅游公路的连接,有利于提升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形象及品质,有利于推动周围地产、交通运输、商业等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城市河道绿化中植物树种选择及配置原则

3.1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

河道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经过当地环境长期考验和长势良好的乡土植物。河道护坡绿化不同于普通平地上的公园绿化,在水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植物极易退化。选择抗性强的乡土树种有利于后期的养护管理。冶峪河生态护坡为百年一遇洪水位,植物绿化选择耐旱性较强树种,如金叶复叶槭、白皮松、白蜡、栾树、连翘、木槿、雪柳、紫叶矮樱等。而在堤顶和路侧林带绿化上,树种选择没有那么苛刻,则可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太原当地的乡土树种,如西府海棠、山桃、山杏、红叶碧桃、银杏、国槐、五角枫、金枝槐等。冶峪河生态护坡见图1。

3.2生态和景观效益并举

构建完整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必然要求。在河道植物景观设计时,须乔灌草结合,常绿树和落叶树合理搭配,根据种植区域的不同选择根系深浅及采光不同的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变化,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河道景观。由于河道风大,在冶峪河护坡绿化上,乔木选择白皮松、白蜡、栾树、金叶复叶槭,这些树种是深根性树种,不易于倒伏。同时,运用植物造景原理,将植物组成丰富的植物组团,进而营造出季相鲜明的植物景观,如金叶复叶槭+白皮松+紫叶矮樱+苜蓿,银杏+白皮松+紫叶矮樱+草坪等。

3.3经济实用性原则

由于河道治理一般绿化面积较大,在不影响水利行洪,提高景观效果的前提下,要节约苗木成本,同时选择抗性强的植物,尽量减少后期养护管理的费用,做到经济实用。

4城市河道绿化中植物配置形式

4.1堤顶植物配置形式

堤顶是河道车流量比较集中的区域,是植物景观呈现出层次及线性的绿色廊道。为保持道路景观的协调有序,植物配置常采取规则式栽植的形式。冶峪河2m宽的堤顶绿化带,以国槐为基调树种,运用国槐+紫叶矮樱+金叶榆篱,国槐+山杏(红叶碧桃)+胶东卫矛篱,国槐+塔桧+西府海棠+金叶榆篱等多种组合形式,行列式循环栽植于道路两侧。

4.2生态护坡植物配置形

河道护坡是水域向陆域的自然过渡带[4]。往往采取自然式片植的形式。既要求植物有强大的固土能力,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又需要美化环境,营造大气磅礴的植物景观。冶峪河生态护坡为百年一遇洪水位,在接近堤顶的位置选择片植常绿树和大乔,到坡脚依次种植花灌木、花篱,林下满铺地被。这样,既不影响行洪截面积,又能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冶峪河护坡上选择的主要树种有金叶复叶槭、白皮松、金叶白蜡、栾树、连翘、木槿、雪柳、紫叶矮樱、天目琼花篱、苜蓿等。

4.3路侧林带植物配置形式

冶峪河路侧林带为可进入时林带,以植物景观为主,结合漫步道和休闲空间。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植物造景时运用自然式的栽植形式,模拟自然,给游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植物配置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建立丰富的植物组团。主要运用的植物有银杏、白蜡、金枝槐、白皮松、红叶碧桃、紫叶矮樱、紫叶李、日本晚樱、丁香、西府海棠、金叶榆球、五角枫球、胶东卫矛篱、金叶榆篱等。

5冶峪河河道景观的现状及植物配置不足

冶峪河,西起西山,东至汾河,全长约6.9km,是太原市防洪意义重大的季节性河道。在保证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解决了排污等问题后,河道综合治理时采取了钢筋混凝土直立护岸结合植物护坡的方式。冶峪河河道为复式断面,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绿化的范围包括堤顶绿化和护坡绿化、抢险路侧林带绿化。路侧林带为可进入式,旨在为周围住户及行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室外场所。护坡上同种植物片植的规模小,特别是彩叶树种,营造出的植物景观不够壮观,局部地域显得凌乱;后期养护管理难,植物品种上选择了一些整形篱类和球类,为后期养护管理带来了不便。

6改进建议

河道治理也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渠化,直立式挡土墙结合单一树种的河道形式已经不能被人们所接纳。1)城市河道景观在植物造景上,必须根据河道断面的具体形式,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定位、立地环境及占地面积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树种及其配置模式。河道濒临居住区近时,植物配置可采取组团式或疏林地被形式进行精心打造;如河道行洪意义重大或远离市区时,植物配置可采取片植或列植的形式,营造大气磅礴的植物景观效果。2)在植物配置模式确定后,首先要确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其次合理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增加彩叶树种的运用,丰富城市景观的色彩。3)城市河道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需考虑近期和远期的植物效果,合理设计植物株行距。4)在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上,要结合实地后期的养护管理,做到经济美观实用。

参考文献:

[1]王晨.城市河道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以永定河门城湖为例[J].北京园林,2014(3):14-20.

[2]朱晓国.城市河岸带植物配置研究与探讨———以旅顺龙河流域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3]丁思思,倪琪.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调查研究———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J].华中建筑,2012(7):121-123.

[4]丁淼.坝河生态护岸的景观建设[J].北京水务,2009(S1):52-54.

作者:张慧君单位:太原市文瀛公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