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伴随产生的园林废弃物也随之增加,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等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文章总结分析了当前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园林废弃物;利用现状;栽培基质;有机肥料
园林废弃物是指园林植物在养护、修剪及自然凋零过程中所产生的树枝、草屑、落叶、残花等。园林废弃物富含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逐步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国外等发达国家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较早,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有严禁焚烧、填埋园林废弃物的规定,将枯枝落叶堆肥代替自然土壤[1],目前,美国对园林废弃物的收集、分类等机制趋于完善,堆肥工艺稳步发展[2]。澳大利亚政府也十分重视园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绿色经济产业链,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政策及科技发展的影响,我国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较晚。进入21世纪,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园林废弃物的处理依然沿用比较传统的焚烧、填埋等方式,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较低。随着废弃物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开始积极开展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工作,如2005年北京市修建了植物垃圾处理厂,将园林废弃物制作成植物栽培基质,实现生物资源再利用[3]。广州也于2005年在华南植物园修建了1座堆肥厂,将园林枯枝落叶进行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此后陆续建立了多处绿化废弃物处置场地,将园林废弃物“变废为宝”,通过生态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4]。
1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
1.1有机覆盖物
园林废弃物经过粉碎、发酵腐熟、炭化和堆沤等处理后,覆盖在园林植物土壤表层,具有调节土壤温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避免病虫害入侵、抑制杂草生长及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等功能。与石子、沙子等无机覆盖物相比,有机园林废弃物覆盖可使土壤有更好的透气性和保持土壤温湿度的效果。此外,有机园林废弃物还可有效促进土壤硫元素氧化,降低土壤pH的作用[5]。
1.2有机肥料
园林植物在管护过程中,养护人员为操作方便,长期施用无机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造成土壤板结,病虫害危害严重,严重制约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微生物好氧高温发酵或炭化技术,变废为宝,将园林废弃物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应用于园林植物的日常管护中,可增加土壤疏松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全面、均衡、长效的营养成分,缓解土壤板结和盐渍化问题,促进植物健康生长[6]。此外,园林废弃物来源广,体量大,制作成本较低,相较于化学肥料,可降低养护投入成本。
1.3植物栽培基质
目前,用于园林植物容器育苗的基质以泥炭为主,泥炭属于优良的有机基质,但也是短期内非可再生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已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园林废弃物是园林植物的副产物,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经过好氧高温发酵技术处理后,生产出的有机基质具有保温、保湿、透气、提供营养等特点,能够代替泥炭使用。在园林植物容器育苗中,有效调节了根际环境中的水、气、肥的供给,改善了植物根系土壤环境,有效避免了连作障碍、土传病害及土壤污染等问题,保障了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1.4制作木塑产品
园林废弃物可经过一定处理加工成精致度高的板材。园林修剪过程中产生的较粗树枝可将其加工成板材或依据树枝的形态特征加工或雕刻成工艺品进行销售,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将园林修剪过程中产生的较小树枝或枝干,可将其作为原料制作成纸类、木筷等物品,可达到废弃物再利用的效果,也能提高经济收益。
1.5其他资源化利用方式
园林废弃物多由小树枝、树叶、草本等有机物质组成,而园林绿化中大多数的树种枝叶可进行扦插育苗[7]。扦插作为植物繁殖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少,可缩短育苗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何柳燕[8]研究认为园林废弃物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将其收集后进行粉碎、干燥处理,制成形状规则的固体颗粒燃料,可替代煤炭等传统燃料,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2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对园林废弃物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如国家标准《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范》(GB/T31755-2015)、厦门市政园林局的《厦门市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管理办法》、北京地方标准《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DB11/T1512-2018)等。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各城市之间的园林废弃物情况不同。例如,我国多数城市园林废弃物收集是和垃圾混合在一起,而很少有单独对园林废弃物分类收集的,更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规范。此外,园林废弃物处理作为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环,其管理者应当具有对其收集和处理的义务,例如应对自家庭院、小区、企业园区、公共绿地范围内的园林废弃物收集和管理负有责任,但这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未明确规定。
2.2技术保障及资金支持不足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大、收益低的项目,这也是造成很多地区对园林废弃物的处理仍采用填埋或焚烧方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新型应用处理技术也不断涌现。但由于资金不足,常造成生产的产品性能不稳定,质量较低,导致开发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此外,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一些新技术在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未能进行有效地应用和推广,导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缓慢。
2.3选址及场地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园林废弃物收集处理点选址缺乏规划,在选址前未深入该地区进行详细考察,也没有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园林绿化、运输成本及规模等情况进行全方面考虑,导致一些废弃物处理厂建设在偏远郊区,交通不便,更增加了废弃物的运输成本及处理费用。此外,市区内的公园、企业园区及居民小区附近也缺乏园林植物废弃物临时收集点,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进程受阻。
2.4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认识不足
对园林废弃物,大众对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园林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不仅运输成本较高,还占用大量场地,污染当地生态环境,对周围人群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大量焚烧园林废弃物不仅污染空气,还易引发火灾。因此,当前大众还未充分了解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对其发展存在片面、不清晰的认识。
3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议
3.1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保障园林废弃物利用的顺利开展。明确园林废弃物产生、收运及处理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废弃物要统一分类收集,严厉禁止园林废弃物的焚烧处理,提高废弃物的填埋成本,从废弃物产生到处置整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此外,还需制定有关园林废弃物收运、处理的收费标准及收运、处理单位的资质要求及资质认定的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文件。
3.2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及扶持力度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环保产业,需要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在处理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处理企业扶持。政府可通过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提供免息贷款、提供免费场地和相应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企业顺利运营。
3.3全面统筹布局,科学合理选址
各地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全面统筹布局,从厂址的选择,运输路线等进行多方面比较后制定相应建设规划,遵循“就近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科学化利用。可在县区级建造1~2个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处理中心,并根据区域范围,合理布局废弃物临时收集点,并定期将各临时点废弃物运输到中心统一处理。
3.4加强宣传,提高大众认知度及参与度
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大众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宣传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填埋和焚烧废弃物带来的弊端。介绍和宣传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加工的环保产品及用途,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提高大众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识及参与度。
4结语与展望
目前,我国园林废弃物产生量巨大,如何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园林废弃物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当前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面临的问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研发出更经济、便捷、实用的加工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能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园林绿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改善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朴,丁昭全,张瑛,等.园林废弃物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1):70-72
[2]彭青,陈曦,赵旋.武汉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24):69-70,72
[3]于鑫,孙向阳,徐佳,等.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现状调查及再利用对策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9,39(4):5-7,11
[4]田素平.浅谈呼和浩特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建议[J].内蒙古林业科技,2020,46(1):57-59,62
[5]阚丽艳,奚霄松,何晓颖,等.有机覆盖物对城市园林植物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32(1):79-88
[6]杨晖.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81-182
[7]李智.浅谈新能源发展模式:园林废弃物生产乙醇技术[J].生态经济,2011(11):161-165
[8]何柳燕.浅谈园林废弃物的生态处理及资源化利用[J].南方农业,2019,13(9):56-57
作者:郑冰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文瀛湖风景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