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园林绘画中的空间转换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园林绘画中的空间转换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园林绘画中的空间转换分析

摘要:园林绘画以其实用性功能,将园林中的景物构成以一种近乎游园的方式组织起来,引领观者在画中观赏园林。画家利用这些视觉要素调整绘画方式,顺应园林景致,再现自然空间。

关键词:园林绘画;方位意识;空间特征;空间展现

园林绘画通常被视为再现性艺术,受园主所托,为园主而作,应归为功能性的绘画。由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的评判标准在于观者能否读取图画传递的信息。它是一件园主用以展示的“工具”,能够引起观者的赞叹或共鸣。园主一般会在游园之前或之后向众人展示画作,画中的景致近似于游园的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求园林绘画中的构成要素具备空间方位的可辨性。

一、园林绘画的方位空间

中国园林创造是通过林亭丘壑、模拟自然而几临幻境,是一种“第二自然”,而“自然”以物化的形态呈现,是可观、可游、可赏的,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感官。所谓“第二自然”,是为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实现人生理想的方式。这个特殊的群体参与造园,因其精神思想、文化修养、书画造诣等,使中国园林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有关园林的研究文献很多,而绘画的优势在于采用了一种直观的、视觉化的方式,可以补文字之不足。当然,文字也能够补绘画之不足,不过由于此前的园林研究对于文字部分的挖掘已相对充分,因而使绘画的意义愈显重大。历来造园与绘画同理,经营位置、空间布局、疏密对比、曲折尽致。园林本身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园林绘画更是将园林中的山石、水体、建筑抽离出来,以“移天缩地”的技巧造一方“壶中天地”。园林绘画大多描绘文人士大夫的隐逸之所,这种包含实用功能的绘画,以图像向观者传递园林的实景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园林绘画可被视作再现性艺术。与“功能性绘画”这一性质相应的是制作园林绘画的常规模式。“园图”长于再现,用以描绘园林面貌,更直接地向观者展示园内各景观要素的配置,而空间布局是造园与绘画首要斟酌的因素。传世的园林绘画大多出自名家之笔,既是山水艺术杰作,又是考证名园的重要史料。许多历史名园屡次易主,经历多次重修,一些名园甚至已不复存在,园林绘画成为还原名园初貌、考证历史演变的最直观的图像资料。借助绘画及相关文献,才能对中国传统园林有更深入的研究。“凡园皆画”,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主张以画理治园,许多造园家亦是画家,身份多有重叠。他们买地造园,自作规划,并为友人代庖,在实践中将画与园相结合,以有限之景造无尽之境。从身份入手,以图像考证,配以园记、园诗,将园林绘画作为视觉记录与美学融合再创造,可以更好地还原园林风貌,这是它们可用作园林复原研究材料的关键。绘画可以帮助今人认识古代园林,而从园林的视角,也有助于对绘画的解读。

二、园林绘画的空间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天地山川是其崇拜的主要对象,因此园林的主题和内容总是与山水有关。当人类跨入文明社会后,秦汉苑囿的“一池三山”表现的是人们对灵山神海的向往之情,而历代文人对自然山水更是情有独钟。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意在模仿自然,巍峨的山峰、奔流的江河、辽阔的平原、浩渺的湖海、幽深的洞壑、广袤中华大地上的锦绣山河都是园林模拟的原型,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大自然形态万千、变化多端,古典园林不可能在有限的地域空间、物质条件下对大自然原样照搬,而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自然中某一构成要素加以突出表现,在不悖于“客观”的条件下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高度概括、典型化的自然空间。园林中的山水并不是自然山水的复制品,而是同绘画一样,基于自然、再现自然又高于自然。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动机或目的看,不同的园林类型模拟的具体内容不同。不同的自然山水再现,又因造园者身份、地位、情趣爱好、经济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一些社会因素,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从而给园林艺术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外在影响。当这种外在影响与园林艺术本身的内在特性相结合,并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使会逐渐衍生出隐藏在物质建构背后的社会心理、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绘画与园林的关系,在于视觉记录与美的创造,是对园林风貌的一种图像记录。山水画的发展是决定园林发展的一个因素,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园林的空间布局同样是园林绘画关注的重点。园林绘画是园主用以展示园林的作品,引导观者在画中游赏园林,让人们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园林绘画尤其带有明显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空间特征。

三、园林绘画的空间序列

园林绘画的空间展现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总体与局部的处理,先从整体出发,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清代蒋骥说:“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若从碎处积成大山,必至失势。”[1]因此,绘画创作意在笔先,然后进行绘制。先确定园林山水地形,再布置建筑道路,然后拟绘树木花卉。整体布局,循序渐进,使园林风貌不至于在画面中割裂。园林绘画的静态空间布局是以线条组合的形式表现的,园中建筑的立面、平面、内外檐等都是如此。大片的墙面表现的是大疏,门窗、梁架、栏杆、挂落又极为密致。园林植物可疏可密,属于中性因素,在中国绘画中被称为灰色空间,介于疏密之间。中国绘画以墨为基调,所谓墨分五色,即没有光影的对比与衬托,不像西方油画注重色彩的冷暖关系和明暗、虚实对比。当园林空间由于画幅所限被分隔,画家就需要以不同范式绘制出园林的节奏与韵律,使画面衔接跌宕起伏、承起开合。园林绘画的动态空间布局是从一个局部演进到另一个局部,这种动态布局的规律称为“取势”。清代沈宗骞云:“时有春夏秋冬自然之开合以成岁,画亦有起讫先后自然之开合以成局。若夫区分缕析,开合之中复有开合……则知作画道理,自大段落以至一树一石,莫不各有生发收拾,而后可谓笔墨能与造化通矣。有所承接而来,有所脱卸而去,显然而不晦,秩然而有序,其于画道庶几矣……‘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也。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又即思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2]画幅的“开”与“收”是园林空间的“起”与“结”,林木有断有续,林冠有起有伏,建筑时隐时现,空间自然有结聚有澹荡,宾主判然。画论中讨论的空间布局理论,指景物与水面的位置安排,地形山脉道路的起伏曲折、建筑树木水流的断续隐现等方面。虽是画论,但所论景物与园林之景完全相同。所以,陈从周讲:“不知中国画理画论,无以言中国园林。画究经营位置,造园言布局,叠山求文理,画石讲皴法。山水画重脉络气势,园林尤重此端,前者坐观,后者入游。所谓立体画本,而晦明风雨,四时朝夕,其变化之多,更多于画本。至范山模水,各有所自。”[3]园林与山水画同根并生,相互生发。因此,中国造园史上的许多造园名家多精通画艺,能以画论叠山置景。扬州片石山房的假山为明代画家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明代北京的勺园、湛园、漫园三园的园主为米芾后裔,即当时的知名画家米万钟。清代“三山五园”之一的畅春园由山水画家叶洮规划设计,叠山名家张然叠石。画家不仅亲自参与造园活动,而且其作品也常常成为堆山叠石的构图蓝本。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造景直接取景于五代画家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苏州狮子林是模仿倪瓒的《狮子林图》。中国古典园林是集观赏、游乐、休息、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的审美心理。因此,相对应的园林绘画是内敛的风景,尽者景之美可收眼底,不尽者景外有景。言不尽意,弦外有音是园林绘画的一大特征,它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园林绘画以欲扬先抑的空间处理,展现深层不露的“壶中天地”,表达含蓄深远的环境意象,是凝聚在建筑、山水、植物这些物质符号上的“精神现象活动”①。注:该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中的区域方位意识形态研究”(2019SJA0130)资助。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613.

[2](清)沈宗骞.中国画论丛书:芥舟学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35.

[3]陈从周.讲园林[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8.

作者:王小柠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