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摘要:绿化和园林苗木是国土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重要而特殊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是有生命的生产资料,苗木的生产、运输、储藏、交易和使用等过程,决定着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决定着国土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的成败,决定着新业态花海文旅、中藏药种植发展前景,关系到林农的增收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回顾了青海绿化及园林苗木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意见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青海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对策

实现绿水青山、美丽城镇的美好生态环境,不能缺少绿化美化,不能缺少绿化苗木物质基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阵地,肩负着绿化国土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任,肩负着引导林木种苗业发展的职责。高质量高效益健康可持续发展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对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对于实现农民增收脱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青海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以上,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低,高寒干燥,植物生长期短,自然条件严酷,森林覆盖率仅7.5%,湿地面积全国第一,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责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为保护好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安全生态屏障做出积极贡献。回顾青海生态保护和绿化苗木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1949—1985年,解放后到改革开放期间,在国家的支持下,构建了全省国有苗圃基础和框架,尤其是奠定了青海东部地区国有苗圃基础。第二阶段改革发展阶段1986—2000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国有和集体苗圃也推行了责任承包、差额补贴等改革,个体育苗有了萌芽,全省育苗面积产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全省有苗圃962处,每年新育苗面积550公顷,培育各类苗木2.3亿株,苗木主要供应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第三阶段苗木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生态保护与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启动实施,全省苗木需求大量增加,国家加大投资国有苗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个体育苗大量发展,苗木产量和市场空前发展。据统计数据,截止2020年底,青海有各类苗圃2000多处,面积9213公顷,其中国有苗圃1567公顷,集体苗圃193公顷,个体苗圃7454公顷,种子生产基地有5400公顷,年均可提供各类苗木9.63亿株,产值达到50亿元,目前出现了祁连云杉、青杨、丁香等苗木结构性过剩。

二、青海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存在的问题

总结青海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历史经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总体规划研究实施能力较弱,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区域发展布局、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苗木产业市场发育不良、苗木供应结构和需求不匹配,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够,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仍是弱项;国有苗圃骨干体系带领作用发挥不够、技术人才骨干缺乏;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弱,本土优良品种、地理标志认定推广应用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乏力,植物新品种引种、育种基础研究落后;苗木质量控制、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控、政策性育苗保险、贷款融资能力较弱;对外合作交流不充分。

三、青海高原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对策

(一)建立实施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青海苗木整体发展方向与战略研究较弱,系统性整体性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导致了苗木发展的盲目性,苗木市场体系发育不高,出现了苗木销路不畅或滞销,挫伤了企业和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建议要以科学系统的思维,建立一系列科学、统一、权威的苗木标准体系与指导性的主裁区主裁品种质量标准,建立整体发展战略与规划。落实国家种子法和政策性育苗保险制度,制定地方鼓励苗木发展政策和相关立法,做好规划和实施等顶层设计,完善应用苗木生产供应技术标准化体系,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苗木发展政策,研究新业态花海文旅经济、中藏药材种植苗木发展新问题。以市场和需求链倒逼生产和供应链,建立苗木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和小型贷款等机制,育苗预定生产机制,完善招标投标机制等,创新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青海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化发展体制机制,实现青海苗木发展“乡土化、良种化、信息化、容器化、标准化”五化目标。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青海高原地理位置原因,虽然国家对原有国有苗圃进行投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在苗木生产运输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研究应用落后,苗木发展本底基数不是清楚。建议开展生产、资源和市场等基础调查研究,加强绿化园林苗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开展种质资源调查,苗木生产、市场等调查,建立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尽快健全苗木生产和市场指导服务体系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平台,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技术骨干培养和人才引进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青海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着苗木产业发展晚、起步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全省有林业苗木方面的技术人员170人,技术人才缺乏是发展滞后的核心问题。建议重视本地育苗队伍建设,利用和培育本地技术人员发挥基础作用,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实施人才计划,继续落实东部援助西部计划,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产学研推繁紧密协作,破解人才发展瓶颈,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重视本地优良品种选育和认定基础工作由于青海独特的高原气候与地理位置,孕育一些特有的植物种类,如青海云杉、紫果云杉、青杄、小叶杨、桦树、丁香等,尤其有一些野生花卉植物,例如金(银)露梅、龙胆花、绿绒蒿、雪莲花、千里香杜鹃等,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落实,绿化美好需要大量的绿植花卉植物,但是目前开展野生花卉植物驯化、培育的较少,对新业态花海及花文化主题公园发展趋势,及本土花卉栽培研究和应用较少,形成大量外来园林绿化苗木涌入,不适宜的苗木引种甚至会造成人力财力损失,严重时会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建议将本土野生花卉、道地中藏药种质资源调查纳入全省树种种质资源调查规划实施,开展野生花卉、中藏药野生驯化和育苗试验等基础研究,加大本土优良品种、地理标志认定推广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制定实施外来树种、花卉和中药材苗木引进种植试验指导意见,突出地方特色,让高质量高效益城乡绿化美化苗木产业有较大发展。

(五)加大技术交流与对外合作青海省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愈发重视,青海高原地区苗木的质量也在与日递增。青海高原地区绿化园林苗木产业在与省内外的交流中有一定封闭性,举办大型的苗木花卉展览的次数一年中屈指可数,缺乏区域性苗木交易市场或有影响的信息平台。建议政府搭台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苗木产业发展网站和苗木信息平台,做好服务,将最新生产与种植的苗木信息公布社会,收集外界的意见与反馈,不断地调整绿化园林苗木的生产与发展方向,紧跟市场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水青山美好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大力开展国土绿化,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吸收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保护好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可以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绿化园林重要的物质基础的苗木事业会发展得更好,我们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会维护得更加健康,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杨晓东,苏雪痕.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5(4):134-137.

[2]韩宏.青海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9(2):106-107.

[3]荣庆华,张利平.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108-108.

[4]田恩梅,杨统胜.原优势产业露地蔬菜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湟中县为例[J].青海农林科技,2019(1):56-58.

[5]李克伦,严生德.青海省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长江蔬菜,2008(20):84-86.

[6]刁治民,吴保锋,熊亚,等.青海高寒牧区土壤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J].青海草业,2005(4):26-31,40.

作者:杨小刚 张鹏 张敏欣 单位:青海省干旱浅山造林试验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